第792章 朱厚照做好人(83)(2 / 2)

畫商見拉斐爾誠心購畫,他沒拿一般的作品糊弄人,而是拿了自己手頭上性價比比較高的幾幅聖母相。

“……拉斐爾先生,這幅畫可是藝術家畫的。你看看這個色彩、這個線條,哦,後麵的風景畫得跟真的一樣!”畫商的語氣十分孵浮誇,他不斷誇讚自己收購得來的畫作,“……拉斐爾先生,如果你不喜歡這幅畫,那請您再看看我手裡的另一幅吧。同樣是聖母、聖嬰的主題,同樣是畫裡出現了康乃馨花朵,藝術家的處理方法完全不一樣。”

桌子上擺著兩張不一樣風格的畫,皆是《手持康乃馨的聖母》。

左邊的那一副畫,聖母的頭發是大波浪,而右邊的那一副畫,聖母的頭發是直的。

左邊的那一副畫,聖母衣著華麗,而右邊的那一副畫,聖母的衣著比較簡樸。

而相同的地方則是,聖母的手裡皆拿著一支康乃馨花朵。哦,還有那個露出小xx的不穿衣服男嬰。

拉斐爾睜大眼睛,問:“你們搞藝術的,畫畫還能抄襲彆人的主意?怎麼都畫得差不多,一個個都是聖母、聖嬰、還有女人手裡拿著的康乃馨!”

“拉斐爾先生,這不是抄襲,你這是在汙蔑我們藝術家的品德!”畫商的臉色漲得發紫,“都是聖母畫像,怎麼你畫得,彆人就畫不得?你如果沒有誠意賣畫,我把這兩幅畫帶回去。”

“對不起,先生,我不應該懷疑你的道德水平,我再仔細看看。”拉斐爾連忙道歉,他看不出畫作所代表的藝術水平。不過他看著……這兩幅畫都挺真的,跟真人似的。

聖母畫得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而聖嬰的男孩特征很明顯,如果他拿著這樣的畫送給大明皇帝,大明皇帝應該會高興吧?

大明皇帝肯定特彆希望能得到一個兒子!

拉斐爾向畫商打聽畫作的作者,畫商告訴他:“左手邊的這一副畫,是達芬奇先生在學徒時期畫的,藝術當然比不上現在。而右手邊的那幅畫,是桑西先生畫的。拉斐爾先生要是想把這兩幅畫買走,給我兩百個達克特就行。”

達科特是一種歐洲金幣,純度接近真黃金。一枚達克特有大約三克的重量,兩幅畫開價兩百個達科特金幣……要知道,教皇請畫家給自己作肖像畫,也不過是給五十個達科特作為酬勞。

拉斐爾皺起眉頭:“你這是獅子大開口,太貴了,我頂多給你五十個金幣買下兩幅畫。”

“哈哈,獅子大開口,好精妙的比喻。”畫商居然聽懂了這個中國諺語的意思,“這樣吧,達芬奇先生在學徒時期畫的聖母像,我便宜一些給你,隻要你二十個達克特金幣。而桑西先生的這幅畫,最少也要六十個達克特金幣。您要知道,桑西先生跟教皇的關係很好,據說他要在聖彼得大教堂作畫了,他可真是了不得……”

拉斐爾裝作要走:“六十個金幣,兩幅畫,你不賣我找其他人。”

“賣,賣!”

畫商看到拉斐爾起身的動作,他一咬牙,直接說“賣”。拉斐爾提起一隻綢麵袋子,他解開袋口的繩子,裡麵全是金燦燦的錠子!

這個佛朗基人說:“我手頭沒有達科特金幣,拿黃金給你,行嗎?這是東方的黃金貨幣,你折算一下重量,我拿這些金錠子給你。”

“哎呀,哎呀——”

畫商露出懊悔不迭的神色,如果他早知道眼前這個人是去過東方的“有錢人”,他剛才應該開高價才對。不過他很快振奮精神,他被造型獨特的金錠吸引了注意力。

他好奇地問:“這是東方的黃金貨幣嗎?我能拿起來看一下嗎?”

“可以。”拉斐爾點頭。

畫商看到金錠底部刻著的方塊字,發出陣陣讚歎。他接受拉斐爾“用金錠支付”的建議,收下一枚價值相當的金錠。他把這枚金錠當作收藏品,向自己的朋友滔滔不絕地介紹。

“嘿,我的朋友們,這是我從大明國的來的黃金貨幣,是不是很漂亮?”

“大明國啊,那可是馬可波羅講的那個東方古國,那裡遍地都是黃金啊!”

“我親愛的列奧納多,哦,我把你學徒時候的畫賣出去大價錢了,你開心嗎?列奧納多,你要是沒有想去的地方,不如去那個黃金之國看一下吧。我聽說那個國王很喜歡藝術,而且他比法國國王有錢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正德九年日食和地震,有參考《明史》:“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乙巳,京師地震。”

關於南瓜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有參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二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餘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關於洋蔥什麼時候傳入中國,一條傳播路線是洋蔥在西域一帶廣泛種植,漢代張騫從西域帶回來洋蔥種子。另一條路線是葡萄牙人走海路,他們把洋蔥帶到中國沿海地區。

本章情節提及的兩幅《手持康乃馨的聖母》,靈感參考自達芬奇和拉斐爾(畫家拉斐爾)的同名作品。

萬更失敗,看明天能不能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