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回(2 / 2)

一來留恒堂堂鐵帽子王,二來新娘出身不高家世不足,在旁的方麵,排場便要擺得足夠大。

作為在宮裡長大的人,娜仁儼然深諳裝逼擺闊之道。如何才能夠把排場擺得低調奢華有內涵,她再清楚不過了。

未一時,趙易微趕到。

娜仁憐他上了年紀,匆匆趕來已微有些氣喘了,便命人搬小杌子來給他坐。

趙易微忙道不敢,康熙今日肉眼可見地心情不錯,見狀隨口道:“你坐下吧,你也是朕汗阿瑪時便在宮中辦事的老人了。留恒的婚事,還是要你來用心的,旁人朕是萬萬信不過,怕他們不夠周全。”

趙易微連聲道:“純親王和陳姑娘的婚事,奴才定然儘心竭力地操辦,還請萬歲爺與皇貴妃娘娘放心。”

“你辦事,朕放心。”康熙點點頭,眾人又說了會話,梁九功和瓊枝不知不覺加入了戰局,代替康熙與娜仁做輸出,各種條例典籍規矩張口就來,儼然是早做過功課的。

娜仁借著喝茶時候茶碗、袖子的遮擋歪頭衝康熙眨眨眼,又促狹一笑,康熙倒是氣定神閒地飲著茶,分毫沒有感到窘迫。

梁九功和瓊枝雙劍合璧,旁邊還有個查缺補漏敲邊鼓的趙易微,陳家夫婦隻有點頭的份。最後還是定下楚卿在南邊出門子,主要是她家有姑娘成親出門前要在祠堂拜彆祖宗的舊規矩,不得不如此行事。

人家的祖宗規矩,康熙也不能強迫人改了。何況陳家守這禮也好,回頭宣揚宣揚,還能叫人知道留恒自己找的福晉,門楣雖然不高,卻也是書禮傳家的好人家。

康熙一個眼神娜仁就知道他心裡想得什麼,巧了,娜仁自己也是那樣想的。

還是那句話,門楣不夠高,那就從彆的地方來找補。

不就是宣揚好名聲嗎,娜仁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楚卿是這夫婦的老來女,陳家夫婦年歲不算極高,也都是天命之年,實在不適合南北來回奔波,這一回上京也是為了禮數周到、待皇家恭敬,若是在折騰一會,隻怕於身子不好。

康熙在這上頭好說話得很,乾脆道:“便叫陳學卿或者她的族兄送親,我們這邊會有迎親的使者,不妨事的。”

留恒端茶的手一頓,還是開口道:“皇伯父,恒兒想親自迎親,接她北上。”

“……也好。”康熙輕撫美髯,笑了,“你們兩個能夠和和美美舉案齊眉,朕與你娘娘,也算不愧對你阿瑪額娘。等百年之後,九泉之下,才有顏麵與他們相見。”

留恒肅容起身,端正地對康熙與娜仁行了一禮,“多年來撫養教誨之恩,留恒永世不敢忘懷。”

“你敢忘!打小你叫我操了多少心?你若是敢忘了我養你這些年,我必然宣揚得天下人都知道這京師裡有隻小白眼狼!”娜仁輕哼一聲,道。

康熙拍拍她,言語間帶著無奈,“阿姐你莫要嚇到恒兒未來福晉。”

楚卿猛地被提及,忙抬頭看向娜仁,笑一笑表示自己很好,完全沒被嚇到。

留恒不由輕笑,語中也帶無奈,“是,娘娘您放心。恒兒心中,亦將您奉為親母。”

他見娜仁伸手要拿炕邊的茶壺,忙上前為娜仁添茶。娜仁順勢拍了拍他的腦袋,語氣輕快地笑道:“我可記著了。”

最終婚期還是定在改年,娜仁強烈邀請陳家三口在京中過年,又道:“可以特許恒兒除夕宮宴不必入宮,在王府中陪你們過年。等轉年,宮中各種宴席不斷,叫楚卿入宮來熱鬨熱鬨,也走動走動。這些年,我光見她們顯擺兒媳婦了,雖然楚卿不是我的兒媳婦,可在我心裡也差不多了,總要顯露給她們知道。”

這倒沒什麼於禮合不合,全看皇帝的。康熙沒什麼意見,隻叫陳家三口轉年再南下,婚期要由欽天監擇吉日選定,康熙想要將小定、過禮都放在京中完成,這樣免了使者南北來回跑的奔波。

陳家夫婦對此自然沒有意見,或者說也不敢有意見。

和皇家做親戚便足夠叫他們緊張的了,如今來談婚事的又是當朝皇帝,他們隻覺如小賊進了縣衙、土匪入了兵營,一直都戰戰兢兢的,恨不得康熙說一個字便點一下頭。

故而這婚事康熙談得順心得很,待陳家三口與留恒告退出宮之後,他還誌得意滿地道:“這談婚論嫁也沒什麼難的,如此便算是敲定了。”

看他這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娜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潑他涼水,“如今隻能說是前頭說定了,後麵瑣事多著呢,我看佛拉娜她們操持阿哥公主的婚禮,各個都忙得腳不沾地的。”

“……阿姐莫慌,咱們這不是有的是人嘛。”康熙微微一頓,然後鎮定地吩咐,“內務府儘快準備小定與大定的禮,一切花銷從內帑動銀。後續需要走的所有流程,趙易微你跟著多上心。你是在宮裡伺候多年的老人了,朕信得過你。”

以留恒如今的功績與隆禧獻身於國,這一點前朝倒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趙易微深深一禮,道:“奴才定然不複萬歲爺的信任。”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娜仁知道,以趙易微謹慎周全的性子,他既然這樣說了,那她便能夠少操不少心,至少在那些閒雜瑣碎上,是不會有人打擾到她的。故而娜仁也頗為滿意,和煦地對趙易微道:“這一年來的辛苦你了,等留恒成了婚,可要重重地賞你。”

趙易微忙道:“奴才不過是做些能做的事罷了,一把老骨頭也幫不上什麼大忙,當不得萬歲爺和娘娘的賞賜。倒是……”

他微微一頓,康熙就知道還有後話,斜了他一眼,“你儘管說。”

趙易微笑了,又磕了個頭,誠懇恭謹地道:“奴才也上了歲數,如今辦起差事來多有力不從心。等純親王順利成了婚,奴才想……不如告老還家吧,江山代有人才出,奴才精神頭不好、擔不住事了,坐著這個位子白耽誤宮裡的事。”

康熙麵色微沉,過了半晌方道:“外頭有人為難你,想要你鬆手交權,朕知道。隻是,這內宮中事,還是要你來把握,朕才能夠放心。這麼多年了,你坐鎮內務府,無論是老祖宗還是朕和皇貴妃,都已經習慣了。若是乍然換了人,又有許多麻煩。”

聽他這樣說,娜仁就知道有內情,偏頭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跪在地上溫馴恭敬地垂頭的趙易微,仔細想了想,才想到——啊,如今內務府總管大臣,可不是太子的奶兄淩普。

那也難怪。

但……以趙易微的心智手段,那普淩在他手下還不夠送菜呢,真能夠把他從內務府擠走嗎?

還是說,是趙易微心中已升退意,借坡下驢罷了。

思及此處,娜仁微微眯了眯眼,正好趙易微那邊告了退,娜仁瞥了他一眼,他雖上了年紀,行走起來會有些緩慢了,卻並不顯得力不從心,反而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從從容容,不像是年紀所限不能疾行,倒自有一股子不急不緩氣定神閒的勁。

這股勁從他年輕時便是如此,如今上了年紀,行走起來速度愈發緩慢了,這股勁卻沒變。

這樣的他,怎也不像是會被淩普那能張揚蠢貨所擠走的。

娜仁愈發肯定自己的猜測,心中輕歎可憐太子了,在康熙這背了鍋。

但若再仔細想想,太子倒也不算可憐。他若是能夠約束淩普,叫他行為小心低調,康熙自然也不會從趙易微請辭聯想到淩普逼迫。

這普天下的事,素來是無風不起浪,那些沒有緣由根據的事情,是不會被康熙放在心裡的。

思及此處,娜仁心微微一沉:太子……輸得不無辜。

毓慶宮麾下的官員,在外頭行事是囂張了些。

尤其一個索額圖,近一二年是恨不得把太子的大旗當皇帝的來使,康熙能忍他到如今,真是全看在兒子的麵子上了。

可若太子不儘快約束索額圖與自己麾下官員,這父子情意總有被消磨淺淡的一天,屆時,他這位太子爺,又當如何在朝中立足呢?

這些事太過傷神傷腦筋,娜仁不欲再多想,端起茶碗呷了口茶,放鬆心神發呆,又猛地想起一件事來,一拍大腿,“壞了,忘了帶楚卿到慈寧宮和寧壽宮去了。老祖宗前兒還想看重孫媳婦呢。”

康熙安慰她道:“老祖宗沒叫人來,興許也是將這事給忘了。左右如今那陳姑娘就在京中,一家三口都在恒兒府上住著,老祖宗什麼時候相見還不容易?召見入宮便是了。”

娜仁點點頭,悶聲道:“也隻能如此了。”

聽康熙說起“一家三口都在恒兒府上住著”,娜仁卻又想起另一件事,想了想,道:“如今到底還沒成婚的,陳家人就在恒兒那住著,隻怕不好。咱們倒沒覺什麼,隻是外人的口風不好說。還是要想個法子,安置陳家人在京中幾個月才是。”

康熙擺擺手,道:“這個回頭與恒兒說一聲,隻叫他操心去吧。”

娜仁讚同地點點頭,“不錯,這正該是他去解決的。”

二人便頗為心安理得的,不再去想這件事了。

至於留恒……嗐,誰讓是他娶媳婦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