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藝創之家裡麵,能走出更多為天朝電影做出貢獻的優秀人才。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有誌之士加入到咱們藝創之家,為天朝電影的繁榮做出貢獻。”
“謝謝許導!”
“嘩啦啦啦啦……”
會場的掌聲中,許鑫站在楊蜜旁邊,發表完了自己的祝福。
迎來了場下一陣陣掌聲。
而台下這群和許鑫熟識的人裡麵,王斯聰搭著周傑侖的肩膀笑的前仰後合:
“哈哈哈哈哈,老許社恐啊!你看他臉都紅了!哈哈哈哈……”
朗朗和周傑侖也在樂,看著台上那頗有些雙手無處安放的好友,那一口牙倍兒白。
另外一邊呢,應邀而來的宋汶他們也在鼓掌。
不過看起來倒是心事重重。
而挨著他們坐的8男一女眼裡則有些熱切:
“老郭,你說咱們什麼時候能成為上台講話的那個人呢?”
聽到文木野的話,郭凡蔫吧壞的來了一句:
“你現在就能上。衝上台,抓著話筒給西影廠送個祝福,彆人也不會怪你。”
“呸。”
文木野翻了個白眼:
“你這濃眉大眼的漢子好黑的心肝!”
作為許鑫邀請的青年才俊,這些研修生也是借了許鑫的光,出現在這個場合裡。
近距離的看看這些大導演,以及好演員。
這會兒身處慶典之中,被那種氣氛所感染,還真有幾分心潮澎湃的意思。
雖然許導看起來有些緊張。
不過,在這種場合裡,能上台、能發言,已經很厲害了啊。
沒看那麼多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身影,都隻能在台下坐著麼……
實際上文木野判斷的也沒錯。
許鑫和楊蜜上台,就是廠裡像外界釋放出鼎力支持訊號的最佳舞台。
但整個藝創之家的成立來講,目前,其實沒他啥事。
藝創之家是吸收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幫助他們更上一層樓的地方。
而和銀都聯合後,更是兩邊溝通合作的橋梁。
彆的不提,按照田雙河的構想,這裡麵到時候會成為一個人才數據庫。
比如編劇團,演員團,如今是整體並入到藝創之家裡麵。
編製還在西影廠,但他們以後發展活動、編寫劇本之類的,都要提交到藝創之家的數據庫之中。
西影廠每年會拿出一千萬的導演扶持資金,從裡麵選取三到四部電影作品。
編劇提供劇本,被選定,拿走一份錢。
導演看中劇本,提交申請,選定,開始籌備時,領一份錢。
然後劇組籌建完畢,在裡麵找演員,項目立項、投拍,資金的話直接找廠裡尋求支持就可以了。
投資的錢和扶持資金不是一路的。
說白了,加入到這裡麵的導演倒還好,主要是那些編劇,不用在為溫飽而奔波了。
眾所周知,論起來編劇的地位,國內是相當相當低的。
一個投資可能一兩千萬的劇本,編劇拿到手裡的費用可能還不足十萬。
而西影廠就是要多給他們一份保障。
在若乾年後,劇本積攢到一定數量,導演蓄勢待發,演員重裝雲集。
那這個藝創之家就相當於西影廠自己的孵化池。
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將會在這裡走向更高層次的殿堂。
很棒的想法。
至少在許鑫這裡覺得是。
先招收一批成熟的演員、編劇、導演,每年吸引那些應屆,或者是遊離於幾個圈子之外的優秀人才來到這裡,回到電影最能彰顯本質的大家庭。
藝創之家不是一個一兩年就能見成效的地方。
可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呢?隻要它一直在良性運轉,那麼將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作品,登錄熒幕,走向天朝。
而許鑫現在在藝創之家的職位呢,叫做導演俱樂部會員。
導演俱樂部、演員俱樂部、編劇俱樂部、創作者俱樂部。
西影廠采用這種乍一看不那麼正規的名字,定下來了藝創之家的氛圍基調。
大家不用那麼繃著,暢所欲言,沒事就來俱樂部裡坐坐。
而每年的正規活動,就是學習一下章程,建設一下精神風貌。
這屬於國企的本職工作之一。
而其餘的時間,裡麵的人有事情可以直接找藝創之家大辦公室裡的各個部門領導,找他們解決就行了。
許鑫隻是會員,不在領導層。
但楊蜜那邊幾本書的版權,包括《步步驚心、《三十三天之類的書籍,都在今年完成了一次版權遷躍處理。
以後如果這些作品上市,那麼出處都歸到藝創之家中。
名氣藝創之家和雙唯共同獲益。
而過兩年差不多了,目前藝創之家三位最高負責人之一的齊雷,就會從財政大權的寶座上下來,交給許鑫。
名正,言順。
而楊蜜、梁冰凝、甚至包括今天在下麵沒什麼存在感的張驛這些人,都可以算作許鑫的“勢力”之中。
作為大領導的他升遷,下麵的人自然也要往上走。
梁冰凝下個目標就是高明退下來後的團長職位。
張驛目前的目標是廠裡的一級演員。
和楊蜜一樣。
因為隻有內部評級上到了一級,倆人才能繼續往下走。
乾部,副團長、團長,這麼一步一步跟著許鑫往前上。
甚至要算起來,文木野、郭凡他們要是有興趣往這邊走,也都算是許鑫這一係的。
因為大家都是通過他的關係坐在這。
而再說遠一點,如果許鑫最後能做到集團負責人的位置,那麼這群人哪怕電影電視劇上成就平平,可在各部門擔當要職的他們也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了。
前提是西影廠蒸蒸日上,而不是急轉直下。
在許鑫心裡,田總他們終有一天要老去,但派係的傳承會這麼一步一步朝前走,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所以,在普通人看來,許導似乎並沒有擔當什麼重要職位。
可實際上在知情者眼裡,今天作為年青一代導演、演員的代表,他和發表講話的梁冰凝都已經被打上了西影廠的“嫡係”標簽。
以後是正兒八經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至於那些香江方麵的演員與領導……
隻能說強龍壓不住地頭蛇,銀都把業務轉移回內地還需要時間。
適應內地,也需要時間。
而最後如何……那就得看誰的人比較爭氣了。
是許導冠絕天下呢?
還是香江過江龍虎踞龍盤?
不好說。
良性競爭嘛。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
慶典之後,便是歡宴。
歡宴之後,便是工作的尾聲。
張一謀雖然談不上是個很孤僻的人,但他的社交世界相對單純。
上午為了女兒的前途著想,他帶著張沫遊走於這些老朋友身邊。而中午吃完了飯,張沫直接提著兩杯奶茶去找老朱了。
她是負責剪輯字幕的英文方麵。
畢竟在哥倫比亞大學她主修建築與文學,在中英互譯方麵,她的一些措詞,可能要比其他翻譯來的更詩意一些。
她一去忙,老頭也沒了繼續社交的興致。
剛好楊蜜那邊也忙完了,倆人便直接回了皇家花園。
他挺想和兩個小家夥待一會兒的。
而許鑫和齊雷則開始把昨天的工作收尾。
《好聲音下午正常錄製,3吃了飯就休息去了。
許鑫安排了一下自己這師兄師姐,安排了一下,他們和張沫一起走的。
去看看《山楂樹的剪輯,看完之後,再來找自己。
許鑫到時候會正式向他們發出邀約。
加入藝創之家的導演俱樂部。
藝創之家的人,需要加入西影廠,但俱樂部裡的人不用。
規則相對鬆散,他們可以享受到西影廠當靠山的好處,但合作條件沒那麼苛刻。
乍一看,導演俱樂部相當鬆散,可實際上,在習慣了廠裡提供的各種,從器材、題材到場地、設備、人員的便利後,想走也不容易。
至少,俱樂部裡沒什麼強製性“隻能拍西影廠的作品”之類的條款。
就算這些導演和哪個公司合作緊密,也不影響。
說白了,整個藝創之家的底層邏輯,玩的就是一個共贏。
在這個人人抱團,事事找圈子的時代,許鑫自問……田總這一個思路真的是高瞻遠矚。
廣開方便之門,自有妙法登堂。
這魄力……一般人還真達不到。
安頓好了郭凡他們去和張沫走,許鑫跟著齊雷再次回到了辦公室。
一根煙的功夫,宋汶他們便敲響了門。
“許導,齊總。”
“唔,歡迎各位,來來來,快坐。”
許鑫一臉熱情。
仿佛昨天的電話宋汶沒打過一樣。
四個人禮貌點頭,分彆落座後,許鑫笑著問道:
“上午慶典的感覺怎麼樣?”
“感覺很好啊,那麼多業內大腕而來了,而且了解到了藝創之家的各種福利,我們都很動心的。”
“哈哈,你們如果來到廠裡,福利比他們要好。藝創之家的四大俱樂部說到底,是個結構鬆散的聯盟。可作為內部人員,你們如果有編劇或者指導的能力,項目審批可以直接送到廠裡,都不用過藝創之家那一環。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優勢會更大一些。”
說完,他笑著問道:
“電影節的事情,考慮的如何了?”
“呃……”
見許導如此開門見山,宋汶索性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我們拿了一份計劃書給許導和齊總,二位請看看。”
他說話的時候,李子維就打開了公文包。
拿出來了兩份文件。
齊雷和許鑫一人一份,拿過來一看……
《關於“西安暫定電影節”項目計劃書
“這是我們昨晚參考了大學生電影展的發展思路,以及目前國內電影節的一些弊端,同時還有關於員工培訓章程,電影審核標準,評審團組建等等一係列,我們所有對電影節的考慮,與經驗,都在這裡麵了。”
他說這話時,許鑫就直接翻到了最後一頁。
最後一頁右下角的數字是47。
一份47頁的計劃書。
估計至少幾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