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在酒局剛開場,就帶給了他們一點點小震撼。
一年兩三千萬……
不是賺,是賠。
而之所以要賠錢,按照許導的話來講,就是“怕再不做,就晚了”。
說老實話,這言語挺粗糙的。
可其中蘊藏著的韻味,卻讓這兩個男人對眼前這個年輕人肅然起敬。
如果說“許導”這個稱呼,放在之前,那是對人家天賦、天分、成就等等一切集合的敬意,那麼到這個節骨眼,“許導”這個稱呼就成了貨真價實的尊敬。
不是所有人都能這麼乾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覺悟這麼乾的。
吳驚忍不住端起了杯子:
“許導,我敬您。”
“彆,隨意就好,驚哥。”
三個人又碰了下杯子。
一口酒下肚,吳驚張了張嘴。
有句話其實都到嘴邊了,但卻沒說出來。
他想說:
“許導,你是我見過所有年輕人裡麵,最有擔當的那個。”
這話看似馬屁,實則有感而發。
但……
不太合適。
而郭凡的想法就直白多了:
“那這麼說……許導,以後找您的公司做特效,是不是能便宜了?”
“……”
許鑫嘴角一抽。
看著他問道:
“咋?聽你這意思……怎麼想空手套白狼呢?我那機器、人工、軟件啥的不算挑費?我還得倒貼錢給你做?”
郭凡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那不是,倒貼錢肯定不至於……不收錢不就好了……”
“……?”
“你沒事吧?”
看著倆人荒唐的目光,郭凡一愣,這才發覺自己把實話說了出來,趕緊解釋道:
“我的意思是成本價……您說是吧?”
“成本個屁。你知道特效公司的利潤點有多低麼?雖然是項目製,但它的均價利潤點,基本也就在百分之5到百分之8。一個項目,一開始是盈利百分之50。導演改一輪,可能利潤就剩下25了,再改一輪,剩12,你還得繳稅……你以為特效公司很賺錢?”
“這麼低?”
郭凡和吳驚都有些吃驚。
“嗯。”
許鑫點點頭,把這個行業的一些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倆人這才明白……這麼說也不對,特效的原理、包括怎麼製作,大家都懂。隻是沒想到,這些軟件、硬件之類的竟然這麼耗錢。
更彆提人工了。
而許鑫聊著聊著,忽然也察覺到不對味了。
下意識的對郭凡來了句:
“我怎麼感覺你對科幻電影那麼感興趣呢?……咋?有執念?”
“嗯!”
郭凡毫不猶豫的點頭,說道:
“我真正感興趣的,其實就是科幻片。從小時候看過的那部《終結者》開始……我就一直想拍科幻片!”
說到這,他頓了頓。
忽然說道:
“許導,您還沒發現麼?咱們國家沒有自己的科幻片。我指的是那種真正的科幻片,而不是類似《長江七號》那種。在科幻領域,咱們其實還是一片空白呢。”
而對於他的話,許鑫的回應就是:
“那你得去美國。去好萊塢……雖然明白你的想法,但我的建議是,你先去美國看看。不是我崇洋媚外,隻是……你得去看,看到了,眼界才能上去。你才會發現……噢,原來有些東西我們能這麼設計。我們能這麼來……真的,這一部《環太平洋》,給我的震撼太大了。”
他滿眼的感慨與唏噓。
“咱們缺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不光是特效領域,還有許許多多……那是一個成套的工業體係。從這一塊講,咱們目前隻能說處於萌芽階段……唉。”
一聲歎息,他再次端起了酒杯:
“慢慢來吧。來~”
“叮~”
杯子又一次碰到了一起。
三個人喝酒的速度其實挺快的。
二兩酒,熱菜才剛上來,就已經沒了。
聊的也都是電影方麵。
其實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許鑫在說。
因為……他其實也一肚子話憋在心裡。
先聊《環太平洋》,聊完了之後,又聊《金陵》。
當許鑫把《金陵》在美國的遭遇說出來時,吳驚和郭凡是真的沒想到……在國際上極負盛名的張導,帶來的那麼感人肺腑的新作品,在美國竟然是這種評價。
“什麼叫他媽妖魔化日本戰犯?”
吳驚紅著臉,憋著恨的來了一句。
“這群人不會以為咱們在妖魔化他們,美化自己吧?!”
許鑫沒吭聲。
隻是微微搖了搖頭。
其實說來很諷刺。
他現在就在南京。
可在國際上麵,這座“南京”卻像是天朝人自己編出來的那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你這個劇本稍顯幼稚,但卻依舊能拍,並且相信驚哥你能拍好的主要原因。好萊塢輸出的意識形態,已經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許多人的想法……以前我隻是知道,但卻沒那麼深的體會。
但這次我去參加完《金陵》的北美首映後,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在文化宣傳方麵,咱們的弱勢。
說白了,《戰狼》你套個美國人拯救世界的殼子。一個美國大兵,在阿富汗殺了毒販的弟弟,毒販報複他,滅了一個戰術小隊,隻活下來了他一人。他要去為了戰友複仇……這劇情你就覺得合理。
可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到咱們自己人的劇本,第一反應卻是扯淡……我是後來才意識到這些的。你瞧,咱們作為從業者都是如此,觀眾心裡又會怎麼想?”
說到這,他猶豫了一下……
看了一眼吃飯的司機,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來。
“我一直很反對電影藝術作為意識文化形態輸出的武器。但……好萊塢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咱們也應該做,否則將來很可能沒啥好下場。”
這話他肯定能說。
但考慮到身份問題……他還是選擇了閉嘴。
不過他相信倆人能懂自己的意思。
而對於許鑫的話,吳驚的回應隻是用力點點頭。
他知道了。
“沒事,驚哥。電影有什麼困難,找我。”
許鑫拍了拍自己胸膛。
他也看夠了美國大兵拯救世界。
該PLA登場了。
……
三個人,兩瓶酒,沒夠。
但也差不多了。
一大碗香噴噴的皮肚麵吃完,多日以來都在吃健康餐的許鑫終於感覺自己還了魂。
回到了酒店,他本來還想看看郭凡的拍攝計劃和劇組的環節來著。
但……興許是真的乏了,進了電梯,他連續打了倆哈欠。
也罷,就這樣吧。
明天再說。
於是,和倆人揮手作彆,回了屋子洗了個澡,倆眼一閉,睡著了。
這一覺睡的很香,一覺睡到了早上快8點,被蘇萌的敲門聲吵醒:
“許哥,劇組準備出發啦,郭導讓我來喊您。”
“哦好。”
很快,收拾了一下後,打扮的跟個劇務似的許鑫坐上了郭凡的車。
他並不打算和《致青春》的演員們有什麼接觸,所以沒讓郭凡暴露自己有任何行蹤。
說句比較自信的話,他清楚目前的自己在這些演員們心中的分量。
一個劇組在拍攝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穩定。
導演的情緒穩定,演員的情緒也需要穩定。就比如《山楂樹》,張導是電影開拍就進了組的,所以演員們並不覺得有什麼。但如果他是半途進組,那演員心裡難免會起波瀾。
所以,他很低調。
到了劇組後,就跟個閒人一樣,遊離在劇組之中。
看郭凡拍戲,看演員演戲。
而這部戲的幾個主演裡麵,韓更的名氣算是最大的,趙佑庭也不差。不過論起來許鑫最熟悉的,肯定是包貝尓了。
許鑫也不知道郭凡怎麼選上他的。
不過觀察了一會兒……發現他的演技還挺像模像樣的。
也行吧。
說到底,會鑽營的人,機會肯定不會少。
一上午的時間,他跟幽靈一樣,看著劇組拍了幾場戲。
發現郭凡把一切都梳理的井井有條後,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差不多完成了。
於是,中午休息的時候,他都沒露麵,直接讓蘇萌跟郭凡說了一聲,接著就離開了劇組。
悄悄地來,悄悄地走。
萬幸,南京的天氣萬裡無雲。
到機場後直接登機,他在下午3點多的時候抵達了燕京。
回家的途中,他閒來無事刷著微博。
倒是沒關注自己仗義執言的印曉天那邊的事情,而是在自己關注的幾個他認為還比較公允的娛樂媒體上麵,瀏覽最近圈內的一些動向。
而剛刷新,就看到了一條消息:
“寧皓攜新作《黃金大劫案》登錄娛樂星播秀的訪談錄製現場。”
微博的文字下麵是一段11秒的視頻,手機拍的,能看到寧皓和幾個人正坐在一家演播廳裡接受采訪。
看這微博的發送時間……7分鐘以前。
寧皓現在在燕京?
本來覺得《黃金大劫案》的特效做的不錯,想看看是哪個公司做的,了解一下的許鑫直接關了微博,給對方發了條微信:
“寧導,在燕京?”
他本來是想等著《黃金大劫案》4月份上映後,在和對方聯係的。畢竟跑宣傳是件挺辛苦的事情。但對方既然這會兒恰好在燕京,那見一麵,聊聊倒是方便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