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舌尖!舌尖!(2 / 2)

“嗯!”

倆人簡短的溝通完畢,許鑫卻沒有繼續看微博的意思了。

說實在話。

他有那麼“一丟丟”的不舒服。

因為羅銘第二句話裡的“辛苦了”。

在他眼裡這並非是感謝和客氣,而更像是一種“界限”。

無論好壞,《舌尖》已經是自己走出去的孩子了。

當然了,他也明白,一開始就是拿著人家的錢拍的。並且,他主要是奔著星光獎去的。

但是吧……

心裡還是有些不舍。

總感覺跟自己身上掉下去的一塊肉沒了一樣。

他知道自己有些矯情。

但……到底還是舍不得。

“唉……”

一聲歎息,飄散在晚風之中。

連大家的讚美,他都沒心思聽了。

一根煙抽完,他隨手丟到了妻子為了防止自己往魚池裡丟煙頭,三令五申她要是在魚池裡發現一根煙頭就把自己剁碎了喂魚而準備的垃圾桶裡。

滋啦一聲。

他起身走進了屋。

“早點睡啊,小許。”

楊大林端著茶杯,對女婿說了一聲後進了屋。

“晚安,爸。”

許鑫說完,直接關上了客廳裡的燈,回到了臥室。

剛進去,就看到衛生間裡的燈亮起,水聲還從裡麵傳出。

他倒是沒在意,直到看到床上那套JK……

一愣。

帶著幾分疑惑,他推開了衛生間的門,看著正洗澡的妻子:

“床上那套衣服是乾嘛的?”

“哎呀,老師,你怎麼能亂闖女澡堂呐!你……快出去!你這樣我要告校長啦!”

“……”

這一瞬間。

沉默的許鑫眼神從疑惑,到不解,再到無語,最後到明悟……

他微微點頭,角色定位瞬間拿捏:

“嗯,同學,我就看看大半夜誰在女澡堂洗澡……行了,好好洗,洗的香香的,軟軟的。”

說著,直接關上了門。

臉上出現了一抹笑容來。

真是個不乖的學生呢……

……

這個……響晴薄日!

許鑫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在發著呆。

楊蜜背對著他繼續擺弄著手機。

“哈哈,我就知道一定有人說螺螄粉臭!哈哈哈……”

聽到這聲,他回過神來,嘟囔了一句:

“還不睡覺?”

“睡不著,想多看看他們怎麼誇你的……呀,不是吧?”

“怎麼了?”

“你看。”

她把手機往老公麵前一遞。

許鑫發現是一張聊天記錄的截圖。

因為字有些小,他眯起了眼睛。

客戶:

“在嗎?”

客服:

“您好,親,在的。”

“我想買諾鄧火腿,請問《舌尖》上你們用來炒飯的部位是哪裡?給我個鏈接,我去買。”

“炒飯的部位嗎?好的,親。”

【圖片】

“親,這是我們火腿的食用部位解析圖,裡麵有區分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口感也會不一樣。您可以自己選購一下。”

“好的,謝謝,我看下。”

……

“你好,上、中、下方各來一斤。”

“……”

“你好?”

“……”

“哈嘍?”

“……”

“在嗎?下班了嗎?”

“抱歉,親,火腿已經沒有了哦。”

“……?可我這邊顯示庫存還有200多條啊。”

“您在刷新下看看。”

“……0?”

“是的,親,很抱歉帶給您困擾。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好多客戶過來選購,我們諾鄧火腿的產量本身就小,一下子全都賣完了。”

“……他們是不是也自稱看了《舌尖》後過來的?”

“對的,親……舌尖是什麼啊?”

“是……一條狗引發的血案。”

“啊?”

這是完整版的聊天記錄。

許鑫看完,習慣性的退出了這張圖片的預覽後,剛好看到了這條留言的內容:

“/哭泣,你們這群喪心病狂之徒還我的諾鄧火腿!!!”

而他的回複也很有趣:

“手快有,手慢無的道理你不懂?”

“【圖片】啦啦啦啦,上方中方下方,各一斤。我買到啦!”

“牢記要點,同學們,油炒火腿丁,米飯要剛蒸出來的,放到鍋裡炒的油汪汪的撒上蔥花最後用手團著吃!最好是土灶!---來自諾鄧人的善意提醒。”

“你這算什麼?你去淘寶現在看看,本身諾鄧火腿就不出名,那些淘寶都是小店,基本都斷貨了。”

“我有預感,諾鄧火腿要漲價了。”

看著這些留言,許鑫忍不住笑出了聲:

“賣斷貨了?”

“嗯……大家看來都很喜歡這集的拍攝方式。很認可這些以前或許從來沒聽過的食物……哈哈,諾鄧火腿要漲價啦。”

許鑫無言。

隻是滿眼笑意。

這才第一集而已。

……

5月15號一早,許鑫所在的《舌尖》群裡,熱熱鬨鬨就是幾百條消息。

雖然如果單以收視率而言,《舌尖》其實收視率連1都沒破,相當一般。可它的口碑卻非常好。

哪怕豆瓣評分現在還沒有解鎖。

可光從微博上那些觀眾的隻言片語,其實就能看出來,他們很喜歡這個節目。

對於製作組而言,觀眾的喜愛,其實就已經勝過一切了。

並且……

楊蜜預言家實錘。

就在15號上午,淘寶上麵,無論是柳州酸筍,還是嘉魚粉藕,亦或者是諾鄧火腿的搜索指數都開始直線上升。

諾鄧火腿的價格已經從昨天的28.9變成了今天的35了。

但上架後依舊被一掃而空……

唯一吃虧的是查乾湖的魚。

這冬天剛過……他們想買都沒地方買去。

可不管怎麼說,《舌尖》這部紀錄片,在網上得到了一個最樸實,但卻對所有人而言最至高的讚美:

“好看。”

15號晚22點40。

在周一給了麵子的9點首播後,《舌尖》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在22點40分這個邪惡時間放映。

口碑好麼?

參差不齊。

“大批量”的觀眾開始抨擊央視:你們為什麼要在這種時間放這種片子!?

你們的“尺度”呢!

你們的“良心”呢!

真的不會痛嗎!

你知道大半夜啥吃的也沒有,隻能煮泡麵看你們節目,順帶吃了些家裡的諸如鄉巴佬雞蛋、剩菜剩飯、或者乾噎饅頭當成黃饃饃的時候有多難受嗎!?

而帶著這種“抨擊”,22點40分播放的《舌尖》,收視率最高點,來到了0.94。

這消息讓整個《魅力紀錄》欄目組都興奮了起來。

兩集!

0.94

破1……是不是不遠了!?

16號。

第三集,《轉化的靈感》。

最高收視率:1.07

時隔9年,在03年的薩斯專題紀錄片之後,終於,第二部收視率破1的央視紀錄片,誕生了。

但《舌尖》的意義不止於此。

它更像是一種風潮。

以總導演許鑫為首的超過130人的團隊,用他們兩年多的誠意,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非主流”的美食紀錄片風潮!

諾鄧火腿、陝北黃饃饃、蘭州牛肉麵、建水豆腐、安徽毛豆腐這些一個一個出現在紀錄片裡的食物,就像是一種縮影,讓人們真正從這些對於當地人而言稀鬆平常的食物裡,了解到了“吃”這個字,對於整個華夏民族的意義。

而要說帶給許鑫感觸最深的,其實是家門口的早餐鋪子。

這麼多年,因為史家胡同這邊地段的緣故,其實住的人並不多。

家門口的早餐鋪子往往上午九十點鐘了,都還有早飯。

一碗豆腐腦,一張糖油餅,吃的也算是舒服。

可是……從《轉化的靈感》這一期播完,楊大林一大早摸著腦袋滿眼疑惑的走回來的。

“稀罕了嘿,今天的豆腐腦竟然賣沒了。竟然排隊……”

而正看著72小時後剛剛解鎖的豆瓣《舌尖》評分,評價的楊蜜隨口來了句:

“可能都是被《舌尖》鬨的吧?”

“不知道,反正今天沒買到豆腐腦,就買了點粥……小許,喝粥行嗎?”

許鑫沒應聲,而是捂著電話對嶽父豎起了大拇指。

意思是:行。

見狀,楊大林好奇的問道:

“給誰打電話呢?”

“央視,午間新聞。”

楊蜜隨口來了句:

“要采訪他。”

話音落,就聽見許鑫那邊說道:

“沒問題,今天下午是吧?好,我準時到……需要我準備什麼稿子之類的麼?……嗯,好。行,羅主任,我知道了……嗯嗯,再見。”

電話掛斷,楊蜜問道:

“怎麼說的?”

就見許鑫摸了摸腦袋上剛剪不久的發茬,笑著說道:

“下午有一個專訪,然後……不出意外的話,你老公我,可能要第二次上新聞聯播了。”

“……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