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舌尖》這次完全可以放到CCTV9紀錄片頻道裡播放的。
不過,CCTV9作為11年1月份才正式運營的頻道,收視率肯定沒有CCTV1高,也沒CCTV影響力大。
但實際上《魅力紀錄》這個央視專用的頻道名,在CCTV9開始上線後,就已經轉到了9套,其他台已經不再沿用了。
偏偏,《舌尖》的質量真的是上乘,領導們看完決定,直接放到1套,1套放完,9套再輪播。
一二輪的收視率,我們全要。
為此特地調整了7天的頻段,提供給了《舌尖》。
而《舌尖》確實也沒辜負眾望。
連續播放了四集之後,互聯網上討論的聲勢已經愈發浩大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
沒看過。
以前沒有。
無法定義。
《舌尖》是美食紀錄片麼?
是的。
可它的文案,它拍攝的內容,它的核心主旨,卻並非是美食。
而是探尋。
橫向與縱向的探尋。
由飲食文化組成的,千百年來延續在這片熱土上的脈絡、根係……被食物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許鑫在微博宣傳時說的話,半點都沒摻假。
他真的做到了讓觀眾在這部紀錄片裡,品嘗到了味道。
一夜之間,東海溫暖的風,吹潤了西北人的臉。
西北黃土的藍天白雲,飄到了東北的冰天雪地之上。
是美食,但非美食。
是文化,卻又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乃至想象到這個味道。
短短四天時間,網絡上無論是《舌尖》裡麵各種美食,在電商環節的大熱,還是說微博上那些諸如#舌尖#、#跟《舌尖》學做飯#、#今天吃什麼#、#一碗飯慰藉鄉愁#這些由四集《舌尖》紀錄片引發的話題。
雖然《舌尖》也有幕後花絮,但顯然……大家想要更多、更迫切的了解這部片子在許鑫那到底怎麼被拍出來的。
同時,央視也希望能借這部紀錄片的熱度,開拓更多文化領域的新熱點。
所以,雖然羅銘沒搞來稿子,但卻反複囑托許鑫:“一定要好好回答”。
因為這篇央視的采訪會分彆從互聯網到午間新聞,最後再到大約30到45秒的時間給到新聞聯播裡麵。
說白了,上新聞聯播時,許鑫一定要有一段至少在10到15秒的“金句”才行。
這一套流程,羅銘反複和他說了兩遍。
而許鑫能做的,就是洗澡,刮胡子,楊蜜親自幫他畫的妝,而他也穿上自己最正式的西裝,下午坐車來到了央視的大樓裡麵。
今天是《舌尖》第五集的播放日。
而采訪他的新聞,不出意外的話會在明天的午間新聞進行播放。
晚上出現在新聞聯播裡。
羅銘帶著他走在央視大樓裡麵,直到來到了一處采訪間。
采訪間的格調看起來很大方,在幾台照明燈的對麵,放著兩把椅子。
顯然,今天是主持采訪的形式。
許鑫落座,攝影師開始找光。
知曉他五官一切特點的楊蜜把妝容畫的完美無缺,甚至連脖子和臉的色差都不存在。
而找光途中,今天的采訪主持人來了。
是一位帶著黑框眼鏡,許鑫怎麼瞧都覺得有些眼熟的女主持人。
歲數應該在40左右。
偏偏他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不過這位女主持人走了進來後,卻和許鑫主動打了個招呼:
“許導,您好,我是今天的采訪主持人蕫倩。”
“您好。”
許鑫站了起來,和對方禮貌握手。
倆人一起坐在了椅子上。
接著他就聽蕫倩問道:
“吃飯了麼?”
許鑫下意識看了一眼那還在調整的光線和攝影機,笑著說道:
“吃了,您呢?”
“我是看著《舌尖》的第二集吃的。”
“主食那一集?”
“對,我特彆喜歡那一段,講秦腔劇團後台,演員們端著麵碗在吃麵,有個醜角一邊吃麵,還一邊搞怪表情那一段。”
“噢~”
許鑫自然清楚她說的是哪一段。
同時有些遺憾的說道:
“可惜,燕京這邊吃不到特彆正宗的岐山臊子麵。甚至西安正宗的都少,最好還是得去岐山本地吃,味道才最好。”
“那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集?或者說哪個片段?”
“我嘛……”
許鑫想了想,說道:
“現在還沒放映,就是第七集,裡麵有一段拍攝青稞的戲份。那是我們團隊公認的最具生命張力的一段。”
“那到時候我得仔細留意一下。”
蕫倩話音剛落,那邊說道:
“董主任,差不多可以開始了。”
“嗯,好。”
蕫倩應了一聲,扭頭對許鑫說道:
“那咱們開始?”
“好。”
許鑫下意識的坐直了身子。
不過很快意識到自己有些緊繃,又放鬆了下來。
最後以一種靠坐在椅子上的姿勢來接受采訪。
不過在想了想後,他還是問道:
“這些問題有什麼大概的範圍之類的麼?蕫老師給我點提示?”
可這次蕫倩卻搖搖頭:
“都是一些很正常的問題,許導隻需要按照心裡想的回答就可以了。”
聽到這話,許鑫想了想,點頭說道:
“好吧。”
你不告訴我問題範圍……
那我就仔細思考。
回答慢點……總沒關係吧?
更何況……怕你不知道,俺老許可能歪樓了。
你不跟俺說,俺也不告訴你!
很快,攝影師那邊,場記打板。
“3,2,1,開始。”
“作為《舌尖》的總導演,此時此刻,坐在攝影機前,許導心裡最真實的反應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開場主持,也沒有什麼接話引言。
第一個問題,在打板之後,直接就被蕫倩問了出來。
“……”
許鑫想了想,說道:
“最真實的反應,其實是愧疚。”
蕫倩一愣。
沒想到這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有點超出自己的預期。
她這個問題其實本身就是一個把嘉賓拉進采訪狀態的問題,後期基本上都打算剪掉了。但沒成想……
愧疚?
“愧疚?”
她眼鏡之下的目光出現了一抹探尋。
就像是在說:
“你確定你沒說錯?”
許鑫點點頭:
“對,愧疚。”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舌尖》我出的力很少。一,它不是我親自拍攝。二,它的文案並非我親自撰寫,甚至它不是我親自配音、配樂……這一部紀錄片,是由我們7個分集導演、帶領著每個人旗下的攝像、燈光、策劃……一係列一百多個人一起完成的作品。而現在,紀錄片完成,他們隱於幕後。而我卻在今天站在了聚光燈下。所以感覺挺愧疚的。”
而聽到了這話後,蕫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