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王如景沒想到自己突然有了這個活,卻有幾分茫然!
劉泰點點頭說道,“你跟我們經曆了與晉軍的交鋒,也應該明白實際上戰場救急的醫術,跟平常拯救百姓的醫術終究是不同的。”
“嗯!”聽到了劉泰的話,王如今點頭。
隻有經曆過戰爭卻是才明白,什麼叫做救人就本在戰場上根本就是一句屁話,
隻要能夠讓戰士活下來,那是什麼藥都要用上啊!
“你們醫療營並沒有直接上戰場,但你們卻也一樣有著編製。
因為在我看來,你們跟我們在前線廝殺的戰士是一樣的,都是在戰場上戰鬥。
隻不過我們的對手是敵人是晉軍,而你們的對手是時間。
所以我希望你能把戰場上的治療手段,以及注意方式全部都總結出來。
甚至連救人的布置,都能夠一二三四這麼一步一步每一步都無比詳細的列舉出來。
從而哪怕是一個傻瓜,隻要他認識字,就能根據上麵的步驟,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救人!”
劉泰說到這裡道,“這就是我希望你能夠寫出來的一份戰場急救的教材!”
“我試一試!”王如景聽到了劉泰的話,猶豫了一下說道。
“不是試一試,而是戰場急救手冊一定要弄出來!”劉泰很是嚴肅的對著王如景道。
“遵命!”王如景聽到了劉泰的話,心中不由的想到,這算名字都想好了嗎?!
說實話,劉泰要求的這一種世俗化與淺顯的技術書籍,對王如景來說有點強迫性質的。
因為王如景更偏喜歡編撰能奠定醫學基礎理論的書籍,但不論怎麼說,既然是劉泰提出來的要求,而戰場救急這種事更是無人涉及的領域,那王如景還是很想嘗試一下的。
而劉泰囑咐完這件事情後,便讓這兩人帶著金子離開,讓他們行動起來。
等到醫療營的人數擴充到一百人,或多或少也算是一個屯了。
那自己也就能安排一個軍史進去來給他們也來上一上《漢書》了。
然這不是針對單醫療營的醫者的,而是針對那些招募進來之後,但還沒有開始學習識字的那些青年的。
畢竟醫生算少有的相當吃專業門檻的職業,甚至就算在人工智能到來的時代,人工智能也未必能完全替代得了醫生,而是隻能作為醫生們的輔助工具。
就不要說這個時代了,你身為醫生望聞問切且先不說,識字跟認識草藥肯定是必須的,所以要是真招了一些不識字的學徒,他們的功課還要補上!
當然,劉泰也真的很希望《千字文》與《三字經》這種神文已經有人寫出來了,但現實是沒有啊。
甚至自己還不能跟曾經的穿越者前輩一樣,隨隨便便把曾經背誦過的課文,直接就給背誦出來。
劉泰是真做不到啊!
劉泰《千字文》隻會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三字經》好點會兩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就這樣想要劉泰把《千字文》和《三字經》弄出來,怕不是需要天上掉下來一個係統才行。
啊,又是如此渴望係統的時候。
所以,劉泰還是隻能用《漢書》頂上,順便用《漢書》完成較為基礎的思想政治課程。
讓他們感受大漢曾經的榮耀,讓他們明白西晉的日落西山,以及大漢的浴火重生。
隨著把這件事情吩咐完畢,劉泰便放心的回到了自己的軍營校場。
劉泰很快便讓他們按照各自屯進行排列,然後道,“甲三屯,甲七屯,乙六屯,出列!”
很快這三個屯的戰士們出來了,他們有的人身上帶著傷,有的人甚至斷了一隻手,他們是那一晚反撲時,在戰場最中心的戰士!
此刻的他們都隨著劉泰的命令,大步出列。
“甲三屯,甲七屯,乙六屯,因軍史官吏陣亡,無人記錄軍史,你們屯解散,榮譽全消,上到屯長,下到士卒,全部貶為士卒,補充到其他屯中!”
劉泰此刻的聲音很冰冷,冰冷的甚至讓人懷疑是從三十七度的嘴巴裡說出來的。
“營主,不要啊!”“司馬,不要解散了我們屯啊!”“求求您啊將軍”……
這些人驟然間聽到這命令卻是神色一變,紛紛對劉泰懇求。
在劉泰的有心培養下,將士們對軍史自然很是看重。
在戰場上,有人甚至願意為了自己能在軍史上記錄下自己的名字而豁出去自己的性命。
但他們沒想到,劉泰今天見麵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把已經陣亡了軍史的屯給撤掉!
劉泰神色嚴肅道,“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到了危機時刻,士卒可死,屯長可死,甚至就算是我也可以死,但隻有軍史是我們中唯一允許做逃兵的人。
不要羨慕他,因為我們可以憑借一腔血勇與敵人一搏生死,但他卻需懷著勇氣忍受嘲笑的活下去。
然後用他手中把的筆記錄下我們的名字,莪們的抗爭,甚至我們的榮耀。
每一位紀律軍史的官吏,從今以後都需要背負我們的人生,然後努力的活著。
這正是如同國家,國家覆滅,隻要文脈不絕,史官不滅,那麼便是終有涅槃重生的一天。
所以,我希望你們記住,隻要軍史未曾陣亡,他能書寫你們的熱血奮戰,那哪怕我以後砸鍋賣鐵,也會重組你們的軍隊,複仇你們的遺恨,傳承你們的榮耀。
但你們的軍史死了,那就是你們繼續傳承的根基斷了,那你們縱然還活著,卻也已經再也沒人來記載傳承你們的榮耀了!”
聽著劉泰的話,這時候那些軍史還活著的屯隊倒鬆了一口氣,但些出列的這三個屯的戰士卻忍不住的落下一滴滴的眼淚,但就是沒人敢放開自己的聲音哭出來!
而劉泰繼續大聲說道,“當然,戰爭中總有意外,所以我給全軍一個機會。
就是隻需要在出任軍史期間,能在自己所在的屯培養出三到五名同樣能識字認知熟讀《漢書》的戰士,那在他死後便允許讓其中一名後軍史接任他的位置,從而避免這個屯的傳承斷絕,而其餘軍史則會進入到了軍佐營中任職。”
劉泰說著便掃視了一眼這三個屯的人,道,“同樣,我也給你們一次機會,現在你們中可有誰懂得識字認字,能繼續撰寫你們屯的《軍史》。
若有,我可讓所在之屯存續,若沒有,切莫怪我沒給你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