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比,也就隻有劉泰,絲毫沒有要向自己投降的樣子,分明是匈奴漢國的鐵杆分子。
這種人不拿來開刀,那拿來做什麼,所以秋收後,北地河水結冰,便讓祁弘果斷討伐。
但過去這麼久時間,卻連南皮城都還沒攻下來,渤海郡都還沒占領,這就讓王浚有幾分不耐煩。
但王浚到底認可祁弘的實力,尤其自己都六十歲了,總不能還讓自己披甲上陣吧。
所以也就隻是發了一道命令向著祁弘詢問而已。
祁弘看著王浚的命令,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但還是選擇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畢竟這是攻城,不是野戰,若是野戰的話,自己麵對誰都有必勝的把握。
但要是攻城的話……省一省吧,這種事情真的硬碰硬,誰也說不準有多少的時間。
王浚再怎麼樣也不會因為自己攻不下這座南皮城而砍了自己,畢竟自古以來攻城都是所有將領中最頭疼的。
所以,祁弘倒也寫了一封回信給王浚,自己繼續耐心的用霹靂車砸南皮城。
“劉泰的援軍到底什麼時候過來,難道真就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在這裡砸石頭嗎?”
祁弘的目光不由看看劉泰的方向,長期的等待,心中也不免有幾分的煩躁。
不論是自己的赤血騎,還是匈奴騎兵,這些都是最擅長野外遭遇戰的騎兵,不擅長攻城。
所以自己現在雖然有五萬可戰之兵,但真正能投入攻城戰的卻並不多。
如果自己能夠一鼓作氣攻下南皮城也就算了。
但既然南皮城內的守城將領,比自己預料之中的還要難對付,那祁弘除了正經進行攻城,其他更多的卻是等待劉泰的援兵過來救援,然後自己把劉泰的援兵乾掉。
用援兵的腦袋去擊碎南皮城的士氣,到時候再攻城那就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因為有如此的謀劃,此刻的祁弘耐著性子繼續讓霹靂車,一點一點的砸平外牆。
但自己的心思全部都放在劉泰的援兵上,趙安這種一過來就化整為零進入農村的不算。
而是真正的那種救援主力,能跟自己來一場主力交鋒的援軍。
祁弘相信劉泰肯定會派遣援兵過來的,因為就算晉國也傳承曹魏的隻要駐守城池一百天沒救援便能投降,區區王桑,他憑什麼為劉泰儘心儘力儘忠。
所以,從圍攻南皮城開始祁弘便是一直在默默的計算時間。
祁弘相信,劉泰的耐心再怎麼樣的好,但劉泰終究是會派遣大軍過來的。
而自己的目的,也早就從南皮城本身,變成了去進攻劉泰的援兵了。
祁弘在等待著劉泰進攻,而同樣,劉泰也是在等待。
隻不過劉泰是真沒想到王浚會解決完劉琨就主動發起進攻,所以自己來不及應對。
隻能讓趙安作為先鋒,配合王桑去拖延祁弘進攻。
而自己調度工匠們組織流水線,主要生產兩樣武器,一樣是武剛車,一樣是巨型弓弩!
沒辦法,自己缺少馬匹,劉泰是清楚自己的弱點的。
所以哪怕步兵出行必須要解決掉這兩樣的東西,自己卻才有與之一戰的資本。
否則縱然自己的士卒再怎麼樣的悍不畏死,但要是真的在野外相遇,卻也避免不了要用血肉之軀與騎兵抗衡。
而這兩個月的時間雖然算不上長,但是卻也已經足夠劉泰把自己積蓄下來的材料消耗一空,打造足夠的巨型弓弩與武剛車。
武剛車這種東西,幾乎是以步對騎的必備裝備了,久遠能夠追溯到衛青與匈奴交鋒,大漢士卒能夠進行陣地戰的利器,便是其中之一。
而這種東西就算是在後麵的曆史中,比如大唐對付突厥也常常用到這種戰場兵器。
至於巨型弓弩,劉泰是弄不出諸葛連弩,也弄不出馬均連弩,但要是連巨型弓弩都弄不出來那就未免有些太看不起劉泰手下的工匠們了。
而且,劉泰所不知道的是,弓弩巨型化實際上是比較符合魏晉南北朝的的弓弩發展潮流。
尤其到了唐朝時期,往往唐朝士卒們攜帶的弓弩數量大約隻是他們士卒的五分之一左右。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唐朝也同樣追求弓弩的巨大花,而且向著弩車發展了。
而自己手下的工匠數量到底有限,而且材料也還在囤積,所以自己把工匠先用在了航船上,但是現在既然需要他們,那自然是選擇調度工匠,進行瘋狂生產。
經過這兩個月的時間積蓄,劉泰也知道,自己必須要出兵救援王桑了。
正如同祁弘所判斷的一樣,自己派遣的趙安前去支援給了王桑第一波的信心,讓王桑能夠安定下心思跟祁弘打防守戰。
但自己不可能真的把王桑丟在哪裡不聞不問,就這麼純粹消耗祁弘的士氣與物資。
畢竟王桑是人,不是自己遊戲的NPC。
自己不可能認為他會死戰不退,一直為自己戰鬥到一兵一卒。
隻要自己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王桑,那下一秒王桑就會把自己給拋棄掉。
所以,雖然規章製度上是讓它守一百天,但正常來說,兩個月的時間已是極限,同時這兩個月的時間,自己也已經準備充足。
至少自己現在在青州繼續待著,也不可能再增加自己打敗祁弘的概率。
所以劉泰此刻選擇率軍北上,率領軍隊向南皮城而去!
劉泰明白,隻要祁弘真是用兵名將,那他就不會讓自己的軍隊到達南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