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新鮮道具(1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8640 字 10個月前

它們一般都是一些奇異的東西,可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們還往往意向不明,以至於觀眾看到它們,總是會產生各種聯想,但是卻不能直接猜出它的作用。

在誘餌布置完畢之後,導演又開始揮動他的魔法棒,本身懸疑電影就會設置各種線索,而這些線索的指向性也並不是很明確。

那麼,導演就利用懸疑電影的這種特性,設置幾種可能的發展路徑,並且每一個都可以導向一種結果。

而每一種結果,在目前的劇情鋪墊下,似乎都是可以行得通的。

也就會形成那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麵。

這種類型的懸疑片,細節超多,可以分析的那種素材也極多,其中往往還摻雜著一部分精神分析,夢境解說方麵的內容,本來這些純精神領域的學科就屬於雲山霧繞的類型,現在把這些元素又夾雜在電影情節當中,觀眾能一次性看懂才怪。

可是,這個人呐,有的時候就是那麼奇怪。

對於有些電影來說,導演竟敢拍攝這樣語焉不詳的電影,讓觀眾們陷入疑惑,這不就是戲耍觀眾嗎?

簡直是豈有此理!

但是,在這種拍的很高端的懸疑片當中就不會出現這種困擾了。

觀眾雖然根本就沒看懂,但是,卻為了驗證自己的智商,開始沿著導演的安排不斷的挖掘那些他安置好的木馬線索,一個接著一個的拆解他們,分析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深意。

之後再利用自己的分析破解結局。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導演並沒有給出明顯指向的前提下,每一種分析,說不定都是有道理的,甚至,很多影迷們給出的分析,比導演設想的還要更深遠,更豐富。

實際上,導演雖然引誘影迷做出各種猜測,但是,他根本就沒想那麼多。

那些神乎其神的劇情,都是影迷們自我推導出來的,他們倒是可以自圓其說,甚至如果他們學習過導演這一門專業的話,如果他們有資金的話,他們甚至都可以自己籌拍一部新電影。

完全是不同的情節,就按照他們的設想來,效果也不一定就比現在的差。

從這個角度分析,小齊這部電影還是很實在的。

他並沒有鼓搗那些故弄玄虛的東西去哄弄觀眾,也沒有耍弄那些花裡胡哨的拍攝手法去故意誘導觀眾進行各種想象。

這就是一個規規矩矩工工整整的懸疑故事,所不同的是,在講述一個桉件的同時,還融入了獨特的社會關懷,這是迷宮這部電影與一般的炫技型懸疑片的重要區彆。

等到你細細的品味了這個故事之後,那種味道就會漸漸的流淌出來,那種情感上的震撼再加上真相揭穿之後的猛然醒悟,足夠令觀眾久久不能忘懷。

迷宮確實是這樣一部好電影,它值得獲得更大的舞台,唯一的短板可能就在於它的題材。

當然了,題材既是它的短板也是小齊的執著所在。

其實,這部電影的內核如果他願意,他也一樣可以把它搬到城市的背景當中,阻力並沒有那麼大。

但是,他還是執意將故事的背景放在最適合它的地方。

吳迪能夠堅持至今,也是為了成全小齊的這份心意,從這個層麵來講,不管是他們哪一方,都有些偏離了一開始的初衷。

作為首作,小齊當然希望把迷宮這部電影拍好,更好,以至到最好,那麼,隻要是為了電影好的主意,不是都應該被接受嗎?

為什麼還要遲疑?

為什麼還要嫌棄?

而吳迪這邊也是一樣,在他各種指揮劇組拍攝他理想當中的情節的時候,他也不能保證這其中沒有故意向小齊顯示自己的能力的那種企圖。

正是這種企圖,讓兩個人的關係更加惡化。

明明電影剛剛開拍的時候,還能稱兄道弟的。

眼看,電影的拍攝也進入了尾聲,而今天就要迎來最後一場高潮戲份的拍攝,他們兩個的關係又會隨著劇情的發展,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這也是劇組同僚們關心的一大問題。

吳迪和演技大叔各自說完了台詞,並且露出了一言難儘的表情,而這個時候,迷宮劇組斥資最大的一個道具也終於進入了攝像機的拍攝範圍。

對!

巨型棺材!

很多東西其實如果拋開它的具體用途,如果人們並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的,也許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異樣。

但是,對於棺材來說,這種設想就絕對不適用了。

這個道具實在是太過家喻戶曉了,隻要往那裡一擺,就沒有人不知道它的含義。

接下來,按照一開始的劇情安排,父子兩人隻要對視一眼就會明白這個棺材裡放置的就是受害者。

那種意味,全在不言中。

這不是很好嗎?

我們東方電影,講究的就是一個含蓄美,一種意境上的東西。

可是,快到開拍的時候,小齊偏偏把這一段設計的很好的劇情給刪掉了,改成了更加顯而易見的方式。

對於他的這種更改,吳迪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是院線電影嘛,總是要照顧一下觀眾們的理解能力。

是這樣的,很多可以稱之為是影迷的生物,其實,他們並不一定是經常走進電影院的,他們的觀影量巨大,可往往這些電影要麼是歐美日韓的老電影,要麼就是各種渠道獲得的電影資源,這些人觀影的水平是極高的,眼光也好,對於電影藝術也算是有些了解的。

但是,他們卻並不是院線電影的主要受眾,畢竟,實事求是的說,按照目前的水平,每一年能夠走上院線的電影當中,優秀的作品還是少數。

這些觀影量巨大的影迷,他們往往對電影的質量要求也很高,絕對不會放任自己浪費時間去看爛片。

那麼,那些時常光顧電影院的人群又是誰?

當然是那些需要頻繁約會的人群,不管是談戀愛,還是普通社交,這些人喜歡采用觀影這種方式。

雖然這樣說有些偏頗,但實際的情況也是如此。

這些人群往往觀影經驗較少,沒有太高的閱片量,在觀看院線電影的時候,他們往往不喜歡進行太深入的了解。

換句話來說,隻要人往電影院裡一坐,就是為了來放鬆休閒的,難道花了那麼多錢,是為了來鍛煉腦力的?

所以,很多在網上風評極佳的懸疑大片,各種解析,各種超神的那種,往往在真實上映的時候,票房成績並不好。

甚至,有些電影也隻發行了藍光版本,實際上根本沒有上院線。在這一點上,各國的觀眾的反響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