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彆的,現在登上了這架飛機,她們就擁有了短暫的輕鬆,她們可以放空大腦,她們可以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去管,什麼都不在乎,就是玩。
就是鬨!
現在的思思,一直在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次方,特彆的真誠,特彆的真摯。
好姐妹啊!
就是這樣的!
“你不要這樣看著我好不好,太肉麻了!”次方嫌棄的飛了她一眼,思思倒是無所謂。
她這個人呐,就是這樣的脾氣,外冷內熱,明明是個能夠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卻因為一張嘴太厲害,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那怎麼了?”
“次方啊,要是沒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你可真是我的主心骨。”
次方被她的發言麻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好幾層呢!
“好了好了,你行行好吧。”
“說真的,我雖然可以幫你,但那隻是一時的,這一次呢,既然成功跑出來了,那就先玩個痛快,什麼都不想,不過,你也彆以為真的就可以那麼輕輕鬆鬆的混過去,旅行回來,該怎樣還怎樣,先把那些正事都處理了,然後呢,就積極的投入新公司的工作,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給總看看,爭點氣!”
“你放心,肯定沒問題!”
次方無奈的看著她:真的……沒問題嗎?
真是令人懷疑。
思思是個什麼個性,幾年以來,她已經明鏡一般,說實話,她不是個特彆又上進心的人。
當然了,沒有上進心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都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隻要是能夠滿足日常需求,管他是勤快還是懶惰呢?
但是,在娛樂圈,這就不能算是一個好的性格特征了。
娛樂圈,競爭無比激烈,不進則退。
你不努力,不上進,很快就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更何況,現在她是換了公司的,而且是在極為不融洽的前提下更換公司解約的,沒有了總的扶持,她想過,以後會麵對什麼樣的局麵嗎?
這幾年來,她實在是太依賴總了,就好像是總已經對思思形成了路徑依賴一樣,思思也是一直都藏在總的身後,享受著她的保護。
很多事情,因為是好朋友,所以也就不想把話說的那麼難聽,那麼露骨。
實際上,看看在換皮劇組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就知道了,當時,明明兩個人是並列第一主演,不分先後的。
但是呢,說到底,其實還是次方是第一主演,你想啊,換皮換皮,到底是誰在換皮?
難道是思思飾演的妻子?
不!
當然不可能,那隻是一個凡人,何曾有過魔幻的因素了?
換皮的終究還是由妖變成人形的次方飾演的小狐狸精,於是,從明明上來講,還是次方應該是第一女主演。
而且,這個故事如果想要和傳統故事掛鉤的話,那也是取自聊齋,而在聊齋裡,同一則故事,也一樣是小狐狸精是第一女主。
本來呢,這是無可爭議的。
但是,劇組也好,導演張楓也罷,都想追求一個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效果,主打一個兩位最當紅的小花二女爭一男的戲碼。
這樣一來,因為兩個人是一支並蒂蓮花,也就不分你我了,在演員表上的排位也不分先後,純純按照出場順序進行排列。
讓思思好像是撿了一個便宜。
當然了,這一次,一開始,次方也無法置喙什麼,畢竟,劇本是她自己接的,一開始的角色定位,她也是清楚的。
張楓呢,是個敞亮人,明人不做暗事,一早就已經告訴了次方,這一次,和她搭檔的是思思。
而故事結構呢,兩個人是不分女主女配的,張楓也是年輕人,雖然她不搞年輕人追星上躥下跳的那一套,但是,對思思和次方的定位也是很了解的。
雖然兩個人是朋友,但是涉及到工作上,很多事情就不能純粹用友情來衡量了。
比方說《聖劍3拍攝的時候,思思和次方已經是很要好的朋友了,但是按照劇本的定位,次方還是女主角,而思思呢,隻是配角。這還是總主導的,思思公司投資的呢,該是什麼樣,就還是什麼樣。
而次方呢,如果她對這樣的角色定位有意見,那麼就要提前想好,要不要接。
雖然,張楓來找她談的時候就已經篤定她是一定會接的,但是誰知道呢,明人不做暗事,該說清楚的,還是要提前說清楚。
張楓可不是那種人,開拍之前,簽約的時候說的都是好聽的,等到演員們簽了約,無可反悔的時候再來修改劇本,添加自己喜歡的劇情,給演員們挖坑。
她就不是那樣的人。
既然次方後來接了,那麼這就是明擺著的事,不能再因為誰是第一女主之類的事情來找張楓理論。
張楓脾氣爆,聽不得這個。
就她在片場的那個表現,就算是有意見,你也不敢提,你要是提了,就不必拍了。
但是呢,次方可以不在乎,那是因為一開始她就對小狐狸這個角色感興趣,而且,張楓也算是很了解她的特性,這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角色。
舍她其誰?
既然是自己喜歡的,也就不在乎是不是平番主角了。
可是,總又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明明都已經是分配好了的戲份,這個都是公開的,可查的,不管是思思還是總都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到了拍攝過半的時候,總就可以明目張膽的過來鬨,拍著桌子和張導叫囂。
還說什麼戲份分配不公,在哪一個哪一個場景思思的戲份被縮減了,還什麼在哪一塊要給思思增加戲份。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也就是張楓是個拎得清的,性格也強硬,這才沒讓總得逞,要不然,可能在換皮劇組,次方就要和總乾起來。
這都是一早就說好的事,她就是揣著占便宜的心思才來鬨的,反正呢,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原則,萬一鬨成了呢?
那不是就占便宜了?
而且,同樣的招數,居然還在同一個人的身上使用了兩次,總也不愧是路徑依賴大師。
上一次《聖劍3的時候就是這樣,因為思思和次方是好朋友,總就預設了一個立場,思思稍微占一點便宜,尤其是在次方這裡,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她是不會介意的。
上一次是這樣,這一次又是這樣。
她就是吃準了次方,對好朋友特彆的仗義,尤其思思這樣的白目,讓人都舍不得真的和她計較。
要是換個人,彆說是大牌了,就是普通的演員,人家也不見得讓她找這個巧。
一次又一次,這種專門為她設置的,讓她吃虧的選項,次方都忍下來了。
還不都是因為不想破壞難得的友情嗎?
但是,思思又是怎麼應對的呢?
每一次,她都是躲在總的身後,不言不語,既不主動,也不拒絕,反正呢,好處也都拿到了。
老實說,這樣的作為,如果次方不是當她是摯友的話,換個人,早就翻臉了。
一方麵是顧忌友情,一方麵呢,次方也是知道,這種事,不可能是思思主動為之。
都是總一個人的主意,這就是思思,就連在劇組為自己爭取權利,她都不敢自己直接上,還要讓總代勞。
總這樣做,又是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