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粉絲的功用(1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7335 字 10個月前

這個思路沒有一點錯,你知道的,海哥是最喜歡拍大片,最迷戀拍大片的。

雖然他最喜歡拍情感故事,但是,卻並不喜歡小情小調那種,根本看不上。

要拍,就拍那種大場麵的!

特彆恢弘的!

特彆氣派的!

除此之外,完全入不得眼,海哥現在是什麼段位,豈能還去拍那些擺不上台麵的題材?

要不然會一股腦的紮進曆史片的坑?

還不是因為曆史片通常場麵都很大,能夠滿足中老年男性導演那種浮誇的個性嗎?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都應該表示理解。

人嘛,這就是老了。

這種性情上的轉變,在男性身上有的時候表現的更為明顯。

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的,充滿了乾勁,整個人都是那個狀態都是向上走的。

那個時候,感情經曆也多,就喜歡在作品當中融入感情,他們談感情,講感情。

電影的觸感十分的細膩。

然而,上了年紀之後,人就變了。

講感情,已經講不動了,沒那個感覺了,於是,事業嘛,也是一樣,功成名就了。

想要拿到的榮譽,全都拿到手了。已經沒有任何的高峰可供攀爬,人生也就沒有了動力。

人不可能一輩子都處在頂峰,要麼就是在不斷向著最高峰的方向攀爬當中,要麼就是站在頂峰上俯視四方。

當然了,這個巔峰期肯定是比較短暫的,一旦攀到了頂峰,對於很多的電影導演來說,在達到頂峰之後,終其一生可能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自己在頂峰上麵站的時間更長一些。

如果實在是站不住了,要走下坡路了,那麼,如何可以讓這樣的下坡路走的更慢一些。

跌落的速度更慢一些。

如此而已。

當然了,造成這種選材上也好,拍攝方法上的也好的各種轉變,最重要的,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年紀漸長。

人就會自然而然的轉向保守,擁抱傳統。

於是,那些曆史長河當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儘的源遠流長的各種典故,名人傳記就成為了諸位大導演可以儘力挖掘的寶藏。

你要知道,這個寶藏的深度實在是太厚了。

彆說是幾個大導演,就是電影誕生以來,所有的電影導演都加在一起,一人一把鐵鍬,使勁的挖,那都是挖不乾淨的。

就是有這份豪氣!

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做的更多的,可能就不是展望未來,而是回首過去了。

當一位名導回望自己走過的路,他就會發現,長久以來根植在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情懷,可能還是很傳統的,有獨特的精神內核的。

於是,他們就撿起了那些老故事,想要把它們譜出新的曲調。當然了,舊瓶裝新酒這件事也不是誰來都行的。

其實,這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差事,以至於,這些年雖然拍攝曆史題材電影的風吹得很凶猛,各大導演也是躍躍欲試,蜂擁而上。

這其中,包括海哥,當然也包括前一陣才剛剛失意的古枚大導演。

其實,大家拍攝曆史題材電影的初衷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想從古老的故事當中充分的汲取營養。

古枚這樣做,還算是有自己的理由,畢竟,她本就是以拍攝曆史題材電視劇見長的導演,雖然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有很大的區彆,但是,當她暌違多年再次轉戰電影圈,肯定會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題材下手。

令人疑惑不解的,反而是海哥。

你要知道,以前的海哥他並沒有拍過多少古代題材的電影,而且,他也從沒有拍攝這種類型電影的成功經驗,甚至是,也從沒有人認為他是以拍攝這種類型電影見長的導演。

然而……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饅頭失利之後,海哥似乎就鑽進了死牛角尖裡,還一往無前了。

你們越是說我不行,我就越是要行給你們看看。你們不是說我根本不懂曆史,拍的是什麼玩意嗎?

你們越是這樣說我,我就越是要證明,我行!

我一定行!

結果你看,事情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在一個坑裡摔倒,又從同一個地點跳下去,準備繼續入坑。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一般人,誰能乾這樣的事?

就算是固執如古枚古大導演都不會這樣做!你看,人家不是去找K總合作了嗎?

你以為,古大導演是心甘情願的去找K總合作的嗎?

那也是被逼無奈。

老路走不通了,勇闖電影界又沒能獲得更好的成績,不說遠的,近的來看,短期之內是沒有願意再掏錢給古枚導演投資了。

畢竟,古大導演她不是海哥,不是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