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真的沒有這樣的題材。
不是古裝愛情片無法獲得優異的票房,而是,當前的電影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這個分類。
你就是想衝票房,也不可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麵?
如果看電視劇的表現,古裝偶像劇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題材,特彆是受到年輕群體的喜愛。
那麼,這些年輕人又是電影消費的主力軍,為什麼投資商就不看看這樣的題材呢?
甚至都不肯給一個機會。
事實上,不是不肯給機會,而是電影和電視劇原本就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他們的選材側重完全不同。
在討論電視劇和電影選材的區彆的時候,首先要牢牢記住的一個前提就是,電視劇是免費的,是麵向全平台的觀眾的。
而電影是要觀眾們實實在在掏錢才能看得到的,既然是要花錢,那麼就要認真的去研究觀眾們喜歡什麼樣的題材,並且根據他們的喜好,為他們送上電影。
這就好像是廚師,你就算是再有名氣是米其林大廚,也隻能按照顧客的點單做菜。
你總不能捧著餐單和觀眾嚷嚷,你彆點那道菜,我這道菜更拿手,你看顧客要不要聽你的。
事實就是,古偶這個題材在電影這個行當裡,確實是不吃香。比如換皮吧,如果把同樣的題材平移到電視劇領域,再添加一些支線的劇情,拚拚湊湊,完全可以搞成一部古偶電視劇。
到時候,收視率也會很不錯,換一波人馬來演,估計也會個個都爆火。
但是呢,如果仔細探討換皮在票房上成功的要素就可以看出,古裝,俊男美女隻是元素之一,在這個方麵,換皮和那些古偶是相同的。
都是依靠年輕的美男美女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但從這裡開始,分野也就出現了。
換皮有極為精致唯美的特效支撐,而同樣的特效,當他們出現在古偶電視劇裡的時候,很容易就淪為五毛特效。
各種場景也好,電腦的後期製作也好,不要看片方之前吹的多麼天花亂墜,等到真實的片子出來之後,也照樣是五毛。
沒辦法,片長擺在這裡了,彆人耗資幾千萬,拍的是一百分鐘的電影,當然可以把所有的投資都有效利用,砸在做特效上麵。
電視劇呢,尤其是那些古偶,動輒三四十集,這麼多的集數放在一起,一部電影大約隻相當於兩集電視劇。
也就是說,以五千萬的投資為例,到了電視劇之上,就要平均拉長至少二十倍來拍攝。
那麼,真正能夠用到電腦特效後期製作上的經費到底能有多少,大家的心裡都是有數的。
而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彆,還遠遠不隻是特效的差距,拍攝的時候,使用的儀器設備也大有不同。
電影可都是用正宗的膠片拍攝的,每一天,耗費的錢財都是流水級彆的。
而電視劇都是普通攝像,膠片?
那麼昂貴的東西,那誰用得起?
當然了,一分錢一分貨,膠片的拍攝效果要遠遠強於電視劇,質感很高。
更不要說其他的幕後團隊上麵等級的差彆也不是一點兩點,包括服化道、武指團隊,這些統統可以反映到成片之中的細節,各個方麵,電視劇和電影都是無法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古偶雖然題材比較低端,但是,要想把故事展開,至少也要講明白故事發生的背景,還有人物也都要描寫的很清楚。
這些都需要片長來支撐,一部短時長的電影,真的無法承載那麼多的信息。
而現代愛情片就不同了,背景都是大眾熟悉的,根本不需要導演特彆構造。
劇情在這方麵也可以直接省略,又由於是現代電影,那種人物關係也是觀眾熟悉的,也不需要單獨介紹浪費時間。
換皮能夠成功,主要因素還是因為掛上了魔幻的標簽,你要知道,電影愛好者和電視劇愛好者的口味是很不相同的。
他們一部分對劇情斤斤計較,隻喜歡看那些劇情構思精湛,環環相扣的電影。
這部分觀眾是極難取悅的,想要讓他們出口誇一誇,隻能依靠導演個人的努力。
沒有其他的捷徑可走。
而另一部分呢?
這些觀眾的愛好就比較容易講清楚了。
大片!
爽片!
他們想要看到的就是這樣的電影。
於是,他們更加關注的還是動作片、警匪片、超英電影亦或者是魔幻題材,這種一看就風風火火,特彆炸裂的題材。
這種類型的電影,隻要一出現就會占據一個題材優勢,連愛情片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可見,在院線電影當中,就算是距離人們生活最近的現代愛情片,也並不是那麼暢銷。
隻能說,每年都會有一兩部爆款愛情片,但是,他們的票房占比也就是如此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