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8574 字 10個月前

彆人家的娃待遇那麼好,那麼自家的呢?

你家的娃到了我家,那待遇自然就不會那麼好了,誰讓咱是後發展的市場呢?

從一開始開放市場份額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吃虧的,就算是跟著好萊塢大片喝著了湯,但是,你的市場也是實實在在的被彆人侵占了。

而反過來呢,你給彆人超豪華待遇,各方麵都是照顧的體體麵麵的,但是你的作品卻極少可以登上A國的院線。

彆人根本就沒有把你放在眼裡啊,你在人家那裡,就是一隻無足輕重的小蟲。

你的電影還能拍出一朵花來嗎?

你玩的那些套路,早就是我們玩膩了的,我們不是拍不出來,我們是根本就不屑。

所以,當你來到我們的市場,你就要聽我們的,還是我們說了算。

我們說給你多少塊屏幕,你就隻能拿到幾塊,基本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的。

我們的市場也不是為了推廣你們的作品而存在的,甚至,我們還有某種排外的傾向,你的好作品我們是不會積極宣傳的。

如果讓你擠占更多的銀幕,那吃虧的不就是我們本國的電影了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A國的電影人能明白,內娛的電影人其實也心裡明鏡一般。

但是呢,我們因為是後發市場,所以,從一開始打算發展院線,發展電影事業的時候,我們的很多電影人就已經是呈現了投降狀態。

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和A國爭鬥,甚至覺得被好萊塢的電影鋪滿了市場,奪走了票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誰讓人家的作品拍的好呢?

再說了,觀眾們也喜歡,幾乎每部片子都能收獲不錯的票房,這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情,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但是,我們自己的電影在域外的遭遇,卻也不能不引發電影人的思考。尤其是吳迪這種穿越分子。

雖說,市場總會發揮它的作用,十年以後,甚至在人們都沒有細心去體會,天地卻早已風雲變色。

不必院線費心也不需要電影人搖旗呐喊,那些好萊塢的電影好像是自然而然的就失去了吸引力。

無法在票房上取得壓製性的地位,甚至是經常被彆人壓,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而且,為了形成這樣的局麵,我們自家的電影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能夠有一個健全的方案的話,這些代價原本都是不必付出的。

至少也不會那麼慘烈。

而現在,如果可以儘早改變這樣的局麵,對於吳迪來說,也算是為電影事業做出了一點真正的貢獻。

我們的電影走向國際最大的阻礙,就是一個傳播渠道的問題,想要讓更多的國外觀眾看到我們的作品,首先就要提高開畫率。

由於種種曆史原因,我們的電影是無法在A國市場做到同步上映的,但是,我們卻也可以積極爭取。

至少,這個爭取的態度是不能改變的,這樣的努力也不應該放棄。

以前呢,我國電影在域外傳播範圍有限,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我們根本就不注意這一塊。

我們自身的電影市場都還沒有發育的很強壯,更多的電影人都是把視線專注在強健自身上。

這樣做自然也沒有錯,強健自身的筋骨,從來都是正確的,也是應該去做的。

隻是,在專注自身的同時,有餘力的話去開拓一下國外的市場,也是有益的嘗試。

至少也要有人去這樣試一試。

為什麼我們的作品會在國外遭到冷遇?

這其中,固然有國外的市場根本就不看重我們的電影的關係,但是,我們自身不想去花費時間精力和成本去經營也是不能回避的問題。

你要知道,即便是A國自己的大片,想要獲得更好的開畫率,你都是要去一家一家的找到院線經理去談判的。

談好了,互相達成了一致意見,你才能獲得很好的開畫率,這中間,當然要使用一些鈔能力了。

要花錢,還不是小數目,想要提升開畫率,其中不隻是要搭建強大的人脈關係,還要努力的進行營銷和搶占市場。

這些都和運營經費緊密相連。

可以說,不是我們不想關注海外市場,而是這個時候的我們還沒有餘力去關注。

等到我們有餘力的時候,我們很多人又自動自發的不去關注了,畢竟,開畫率本來就低,好票房又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對吧。

很多事情也不能過分去苛求,追不到的,就讓它放在那裡吧,反正不過是個零頭的票房而已。

我們已經不在意了,已經進展到這個階段了。

但實際呢,爭奪國外的市場從來不隻是為了賺錢,雖然賺錢是最主要的目的,但是呢,隻有走出去了,才能增強自家的影響力。

影響力,從來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比賺錢本身更重要。

要不然,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隻要是一出來,就好像是天神下凡一樣,每個國家都會高接遠迎的。

各種給優惠,各種給市場,誠然,他們的電影製作水準還是目前最高的,但是能夠讓如此多的市場趨之若鶩,還是因為大家已經對他們形成了一種崇拜心理。

就是覺得彆人家的貨比自家的強,所以也不管是真的強還是假的強,都泥沙俱下,隻管引進而已。

這就是強大的影響力在起作用,如果我們的電影能夠形成這樣的影響力,我們哪裡還需要這樣辛辛苦苦的去洽談什麼開畫率?

甚至,我們對所謂的強大的A國市場也可以不再那麼看重,那麼著迷,這個世界上擁有數量龐大的電影院的地方又不止他一家。

隻要我們勇於開拓,機會還是很多的。

這其中,電影節其實就應該發揮很好的作用,隻是我們以前一直都沒有把精力放在這一個項目上而已。

我們的電影人不該是拿了獎就拍拍屁股走人,更應該做的是,積極的融入到他們的圈子當中。

這種融入,不是說我們要放棄自我,徹底變成對方的樣子,而是我們要為了推廣我們自己,努力學習人家的套路。

我們的獲獎影片,雖然很多時候這些獲獎影片大多在我們自家都不是很受歡迎。

票房都不高的,但是呢,這並不等於我們就該理所當然的放棄域外市場,萬一牆裡開花牆外香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