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更好的選擇(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8579 字 10個月前

不過,吳迪雖然下定了決心,但他還是想問一句,我爹是誰?

彆誤會,電影裡麵的……

“啊,那個人選呐,我還沒有想好,其實,可以選擇的人也不多,首先要有一定的年齡,五十歲左右是最好的。”

“可以和你產生一定的年齡差。”

嗯,年齡差確實挺重要的,這是為觀眾構建的第一印象,看來,小陸導演的頭腦還是挺清楚的。

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出在吳迪的身上,如果他隻有七八歲,這件事就簡單的多了。

就算對戲的演員隻有三十多歲,看起來年齡差也會很大,觀眾也會認為很合理。

而現在,吳迪看起來就是一個成年人,即便是他可以通過表演給自己減減齡,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要找一個可以做他父親的,在外貌上比較匹配的男演員確實難度比較大。

現在市麵上當紅的這些男明星,大多都保養得宜,沒有什麼滄桑感,至少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年輕七八歲左右。也就是說,即便有些男明星,從真實年紀上來看,也足夠給我們吳老板當爹了,可他們的整體麵貌卻並沒有那麼大的年齡。

給觀眾的觀感始終在四十五歲上下,這就很難辦了。

吳老板一個發揮不好就容易給人一種傻大個還在向英俊瀟灑的爹裝瘋賣傻一樣。

再加上,名氣也是一大問題。

現在的吳老板早就已經脫胎換骨,成了大明星,想要演他的爹,那名氣也不能太落後了。

至少也要是線上的紅星才行。

於是,想要和吳老板配戲,就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年紀,五十歲以上,很當紅,有一定的票房成績,在觀眾看來,資曆完全可以壓得住吳老板。

麵貌上要和吳迪有一定的年齡差,看起來不違和。

嗬嗬!

你們以為,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嗎?

沒有幾個!

真的就沒有幾個。

在吳迪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小陸導演也一直都在為這件事發愁,就算不是吳迪來出演兒子的角色,以小陸導演對角色的設定,這個兒子的角色也一定是一個青年人來飾演。

那麼,為一位名氣尚可的青年演員找一個可以當他爹的,知名度甚至還要蓋過他的年長明星,真的是不容易。

“我是這樣想的,其實不妨找那些也已成名的功夫明星,他們的年紀普遍都偏大些,演技也都過關,是經曆過多少年市場檢驗的,況且,在名氣上也不輸你。”

“你覺得,怎麼樣?”

很自然的,小陸導演開始征求吳迪的意見,其實呢,選角一向是導演的事,演員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對於演員來說,導演選誰就是誰,就算是演員本人也覺得對手不太合適,那也無能為力。

隻能儘量把自己的戲份演好。

但小陸導演顯然不是這樣想的,在她看來,這部電影,父子是絕對的主角。

他們兩個之間的互動才是決定這部電影成敗的關鍵,飾演父子的演員,關係也一定要和諧。

合作要順暢,這樣電影的質量才有保障。

我們這可是一部走口碑的電影,並不快餐,這一點,小陸導演早就已經做出了定位。

“不太……合適吧。”

突然的選擇,吳迪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但在他眼前閃現的那幾位所謂的功夫巨星,都和他的想象不太符合。

誠然,這些人的年紀卻是都比較大了,和吳迪有絕對的年齡差,最關鍵的還在於,他們普遍都出道二三十年了,在觀眾的眼中,他們就算是保養的再好,也老了。

觀眾們已經可以很坦然的接受他們去演父親一類的角色,還是給吳迪這麼大年齡的男人當爹。

但是,選他們也並不穩妥。

“導演,這些人呢確實有不少優勢,不過,在我看來,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多少都有點問題。”

“這些年都呈現逐年下跌的態勢了,關鍵是,他們之中的幾個人,接片的時候太泛泛了,基本上是啥片都接,也不管質量,結果出現了不少風評很差的電影。”

“票房口碑一樣都不沾,現在的觀眾也不像以前了,他們有更多的獲取資訊的渠道,同時,也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的言論就更加能夠對票房產生影響。”

“我覺得,導演你要是有這樣的想法,不妨從內娛裡找一位合適的大叔,說不定票房表現會更好些。”

吳迪的話說的很委婉,但是,作為圈裡人,小陸導演肯定也不至於聽不出來。

吳迪都已經給圈好範圍了,所謂的功夫巨星,票房表現不太穩定的,當然專指那些明珠派係的演員了。

說實在的,現在的很多導演業內,甚至是觀眾都還對這一批演員有一定的濾鏡。

總認為他們還是如日中天,人氣無兩,而實際上呢,到底還是票房教做人。

觀眾是最健忘的,觀眾也是記性最好的。

很多東西一旦形成定製,就算這些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幾乎也是難以改變大局。

有些爛片雖然票房也好,那也是因為他們的受眾本來就不太關注影片的質量。

況且,很多關注那一類電影的人,大多數也奔著一些俊男美女去的,他們是為了支持自家的偶像。

而這些受眾,都是最追逐新潮的,也不會給這些上了年紀的老明星眼神,更彆說讓他們捧場了。

那些走情懷的觀眾,他們卻是最看重電影質量的,而這些明珠來的老明星,他們到了內娛,一開始架子都端的高高的。

很是目中無人,但是呢,一般來講,他們可以接到的劇本,幾乎和之前在明珠混的時候的類型都是差不多的。

沒有什麼大差彆。

因為類型重複,影片的質量又不是很優秀,透支的也是他們個人的票房號召力。

觀眾們因為對他們一直都有良好的印象,所以看到他們的臉,還是願意給機會的。

但觀眾也是很敏銳的,他們可以上當一次,受騙兩次,但卻不會一直上當受騙。

兩三部爛片下來,觀眾對這位大明星的興趣就會瞬間下降,充滿了不信任,至於票房,就更不用指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