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去種田13(1 / 2)

然而事情並不是永遠一帆風順的, 早前說了,本朝讀書人看不起種地偏好風花雪月,雖然皇帝重視, 但是下麵的人執行起來劃劃水也是常態。

有一個陸姓官員,他三十五歲考上進士,高中後在翰林院做得鬱鬱不得誌, 某日攀上了個好門路, 一番運作後主動申請下放。這位陸大人非常擁躉朝廷的政策,聽說了神農莊的好處, 很認真地在赴任前來莊子聽了許多課程, 事無巨細地記了下來,隻等著赴任後將這些法子一一實行。

他去了西邊一個叫梁州的州府,一年時間,打著神農莊的名義在百姓質疑聲中強力推行神農莊的種植之法,讓百姓播種神農莊的種子,結果一年過去,當地不僅沒有提高產量,風調雨順之年卻顆粒無收、民怨沸騰,到了秋收, 該地收不上一絲一毫的稅賦,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衙門口鬨事,昌平盛世竟然出了民|亂,這是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事了。

這位官員慌了,連忙上奏彈劾程珮儀, 指責她對農事一竅不通,教導官員的方法完全無用,如果再讓這個女子胡亂傳授什麼新種植之法,大魏危矣!

這事一出,對程珮儀的存在一直心中不滿的大臣紛紛站隊,開始討伐她這些年越來越出格的事跡。讓讀書人去向一個女人學習種地,就這一項,多少讀書人覺得是屈辱?

這些年借著推廣種子進入朝堂的四皇子當先站了出來力保程珮儀:“大魏各地因神農莊提高糧食產量度過幾次天災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次事件,兒臣願意親自去當地查看原委。”

皇帝心裡偏向程珮儀,彆的不說,光土豆一項,讓多少人免於餓肚子?但是他兢兢業業執政一輩子,臨到老了鬨出了幾十年不曾有過的民|亂,簡直是他為帝生涯的恥辱。見老四站了出來,他立刻答應了。

四皇子關鍵時刻的出頭讓皇帝對這個兒子更加欣賞,想起四皇兒這些年的遭遇,忍不住就有幾分心疼。

這事還是和程珮儀有關。

四皇子這些年上學習程珮儀的研究成果,下傳授官員農業知識,擔任著傳播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時不時各地出現問題還要外出公乾。因為事務繁忙,隻要在京城的日子,他幾乎都泡在了神農莊,神農莊如今發展得非常大,除了程珮儀帶著仆從住的院子,又在不遠處新建了授課的“農學院”、儲存的倉庫、以及專門的培育室。

見他有時候忙得趕不上城門關閉,程珮儀便派人幫四皇子在授課的院子裡收拾了一間廂房,專門供他太過繁忙時過夜休息。不偏不倚,經常前來的楚王也有。

這事並沒有外傳,關注的人不多,隻是相比於成親後夫妻恩愛的楚王,大家都知道四皇子幾乎住在了神農莊。

因為程珮儀被妖魔化,和她走得近的四皇子也受到了波及。沒有人願意嫁給四皇子。誰家都不願意自家如珠如寶的女兒嫁進四皇子府,卻看著四皇子早出晚歸幾乎以神農莊為家。

皇帝前年強硬下旨給四皇子定了一門婚事,結果那家的女子本就天生柔弱,又因為對婚事鬱鬱不樂,有一年天特彆冷,她一場風寒成親前就去世了,外人都說是四皇子克妻,也有說那位姑娘是被程珮儀與四皇子勾勾搭搭氣死的。

皇帝知道一切是怎麼回事,但是這種事都是婦人嘴碎,他沒法放到明麵上幫兒子澄清;四皇子早就習慣了,他因為生母養母對女人興趣不大,在他眼裡,土地比娘子還可愛,土地種出了預想中的果實,他比生了兒子還開心。

程珮儀起初對四皇子同樣抱有戒心,畢竟都是皇子,韜光養晦的皇子又不少見,“不爭便是爭”的皇子常常最後就是贏家。但是這麼多年下來,見他滿腦子都是種地,比她還要熱愛農業,她慢慢就放下了戒備,真心和他相交了。

而四皇子眼裡,程珮儀於他,四字足以概括:亦師亦友。

所以當程珮儀聽說此事提出自己一同出京去當地察看,四皇子第一反應不是反對,而是詢問緣由:“那邊百姓的情緒高漲,對你恐怕有很多誤解,你此時過去難以保證安全。可是有什麼非去不可的緣故?”

哪有什麼緣故,隻不過是她覺得時候到了,自己該出去走走了,永遠靠彆人外出帶回資料哪有親自踏上土地來得清晰直接呢?

“今年梁州的糧食恐怕都要打水漂了,我親自去看一眼,試試能不能找到讓百姓不餓著肚子過冬的辦法。”

四皇子想象不出來,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百姓不餓肚子,他是打算查出造成此種惡果的緣由給神農莊洗刷清白,至於百姓這個冬天的糧食,必然是需要朝廷賑災了——雖然這是人災。

程珮儀提出親自跟隨欽差下梁州調查的事情果然引起一片反對,在某些衛道士眼裡,程珮儀一步一步越過女子的權限,想要站到朝堂中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皇帝對自己很有信心,他不讓程珮儀當官,程珮儀永遠隻是神農莊裡的程二小姐,有名聲不會有實權。所以他不怕程珮儀做出種種出格之事,見這麼多人反對,他沉著聲音反問:“那眾位愛卿,誰願意同四皇子一同去梁州,協助四皇子讓梁州百姓過個好年?”

程珮儀捅出的簍子,他們才不去!做不好沾一身腥;做好了,回報倒是很大,但是整個州的糧食都沒了收成,程珮儀都不一定救得回來,他們去能做到?

還是程珮儀去吧,最好讓她看看真正的鄉野刁民,被百姓遷怒打死了也就不會再鬨各種幺蛾子了。

不過為了監察,除四皇子和程珮儀之外,又加了一名戶部官員,皇帝親選的保皇派。

得罪了太多讀書人,四皇子和程珮儀離開京城時,幾乎沒人來送行,隻有楚王一人。

楚王麵帶憂慮:“你們此番前去,凡事儘力而為便可,梁州今年的稅賦減免以及百姓過冬的糧食,我會在京城儘力幫忙的。一切以己為重。”

四皇子感激抱拳:“謝謝皇叔。”

程珮儀身披大紅披風,筆直地站在四皇子身側半步遠:“如果情況順利,神農莊過段時間會有車隊往梁州去,為了防止路上小人作祟,煩請王爺看顧一二。”

楚王問:“你打算自己出資資助梁州百姓?那楚王府也出一部分。”

程珮儀搖頭:“那點東西杯水車薪哪裡夠,隻是一些種子,至少得確保梁州明年收成不會有問題。”

楚王有些擔憂:“恐怕梁州百姓不會輕易接受朝廷的指導了。”

四皇子也是這樣的想法,隻是怕說出來打擊了程珮儀。

“什麼情況都要去了才知道,且走且看吧。”程珮儀笑了笑,並沒有太多憂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