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不同體驗(1 / 2)

江南,秋雨綿延。

從南齊建立以來,建康城已經曆了五次叛亂,所以,百姓們都快見怪不怪,躲過第一波兵災後,都城的秩序很快便恢複如初。

謝川淼走過朱雀橋,橋下有庶民正在打撈著先前大戰中,掉入秦淮河的士卒屍體。

“甲士,這裡有個甲士!”有撈屍人歡呼道。

於是,他們撈起屍體,先是從其身上扒下鎧甲,然後扯下衣服,屍體衣服裡發現二十枚銅錢,成了走大運象征。

天色已晚,夕陽西下,秦淮河岸的畫坊又重新掛上了燈籠,又有了幾分繁華都城的氣度。

城外的軍帳已經大多收起,各地郡兵也紛紛返回駐地。

看著這已經易主的都城,謝川淼隻覺得如幻夢一般……先前殿下讓他去都城潛伏時,他已經做好花費居於幕後,花十幾年掌控朝局,再細心謀劃,最後拚死一博,奪得帝位的宏偉目標了。

但,就這麼兩年時間,殿下居然就已經奪回神器,重登大位,這實在是讓他無法想像。

一路走過朱雀門,他在路上遇到了不下十人想來偶遇拉攏的官吏——是啊,他已經是皇帝的舅舅,謝宮人已經被追封成了皇後,他變成了國舅,眼看會成為朝廷新秀,又有誰能不來巴結呢?

走過城門,街道上,暗色血跡隨處可見,但平民們已經哆嗦著出來買米買麵,尋找活計,因為他們家無餘糧,乾一天,才有一天的飯吃。

大軍過後,並未去搶掠那些普通平民,一個朝廷坍塌時,皇帝與近臣的財富,足夠撐起士卒的獎賞。

皇宮在不久前經曆了一場大火,許多新建的宮廷還帶著原木和大漆的氣味,卻也絲毫不損那江南園林的寂寞幽深。

通報過後,有內侍將他帶入宮中。

入殿後,便見年輕的新君伏在桌案前,隨意翻看著的桌上的卷宗,陽光透過七彩的玻璃窗棱,映在他宛若天人的麵龐上,讓這普通的書房,也如仙境一般。

朝廷初定,他先是把蕭寶卷身邊近臣刀敕們一一處理治罪,然後給被蕭寶卷殺掉一些忠臣平反,再下詔安撫群臣,免除一點稅賦,便讓南朝惶惶的人心,漸漸安穩下來。

“陳顯達去了,他的態度如何?”蕭君澤微笑抬頭,問。

“能為國出征,陳將軍自然責無旁貸,”謝川淼恭敬地拜道,“壽陽、江陵、鐘離皆是國之門戶,不容有失。”

這場南朝內亂,席卷了幾乎長江兩岸所有州郡,他們都帶著郡兵前來投奔臨海王,讓淮河一帶的防守前所未有的空虛,這種空虛簡直就是最高級的孝文帝的誘捕器,他根本拒絕不了這種誘惑。

蕭君澤不用想,就知道他會帶大軍南下。

要知道,元宏以前南征時,哪個臣子不說天時不對,人和不足,地利不便,元宏直接就懟回去,說天時對了,你們說地利不夠,地利夠了,你們說人和不行,人和行了,你們又說天時過了,按你們的說法,那隻要有一個不夠,是不是

就永遠不能南下了?

“哎呀,元宏,你那麼好猜,若是可以,我都想直接讓你一統南朝得了。”蕭君澤嘖嘖自語。

一邊的謝川淼聽得麵色大變:“陛下,萬萬不可,如今北朝已經定下門第世族,南朝大族不會允許的,您要是如此,必然生亂啊!”

真這樣,你這皇帝立刻就當不了了,南朝的世家可是萬不能去北朝當下等人的。

蕭君澤輕笑一聲:“這我自然知曉,所以,隻能暫時斬斷他的念想了。”

元宏剛剛改革漢化,內部的矛盾都還沒有彌合,這時候吞下南朝,大概率又是一個三國末年,影響他工業發展計劃,所以,隻能很遺憾地讓他沒法一統天下了。

-

八月,元宏征發三十萬大軍,分兩路南下,一路從淮河南下,攻打鐘離。一路從襄陽而去,直取江陵。

其中,襄陽一路,還是由元英指揮,而鐘離一路,則是由彭城王元澄主持。

元宏他本人的禦駕沒有去前線,而是在東豫州的汝南郡守陣,遙控著兩隻大軍。

估計是對自己身體情況有自知之明,元宏沒有再親臨前線,也讓蕭君澤輕鬆不少——元宏是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主君,他在時,已經能把握到戰略的用處,使得諸軍分工合理,賞罰分明,則讓戰鬥者都非常英勇,可一但他不在了,元英等大將打得就很讓人迷糊了。

蕭君澤收到消息後,便安排了手下的四位大將,其中,崔慧景在這次助他登位時出了不少力,所以,崔慧景前去鐘離,而陳顯達前去壽陽,兩者互為倚角,相互支援。

王敬則將軍年紀大了,前些日子來攻建康城時不慎掉下馬來,傷得不輕,經魏大夫驗看,肋骨裂了,需要靜養,養不好就可以準備後事了。

所以,這次就不用讓王將軍出馬了,他的長子可以帶他的部曲,前去馬頭郡駐守。

至於蕭衍,他已經是尚書令,再出征不合適——而且蕭衍在軍事上雖有小勝,但大部分時候是敗多勝少,蕭君澤也沒指望過自己能指揮蕭衍的部下,所以大度地讓蕭衍成擔任都督豫荊諸軍事,抵抗襄陽的北方大軍,讓他再派部下去荊州。

這就是南朝的情況,各大將軍都有自己最能打的親信部曲,糧草由州郡的豪強世族就近提供,朝廷需要時會隨時補充,一般戰後會在官職、稅賦上對世家做出一些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