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七十年代小知青25(2 / 2)

徐老太太目瞪口呆的看著剛剛衝著她拍桌子吊嗓子的兒媳婦,這還有沒有規矩了。

徐有成也十分不滿,隻是看那兒媳婦在吼完後又老實下來,看在孫子的麵子上,沒有再批評她,隻是讓兒子帶她回去,近期不要再來老宅了。

徐建軍感受著家人異樣的眼神,更加覺得當初娶木芸就是一個錯誤,麵紅耳赤地拖著毫不反抗的妻子抱著年幼無知的兒子,回了自己的小家。

就這樣安分了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木芸就不見了,等徐建軍下地回來後,看到的隻有在炕上哇哇大哭的兒子,家裡屬於木芸的東西消失了大半,小家庭這些年存下來的三百多塊錢,也隻剩下了零頭。

木芸還留下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說明了自己要和徐建軍離婚的要求,因為她想要做生意,而徐家人目關短淺,困住了她的雄心壯誌。

倆人的孩子就留給了徐建軍,至於家裡的存款,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初徐家給的彩禮和她爸給她的嫁妝,這些年她好歹也給徐建軍生了一個兒子,所以那三百塊錢歸她,就當是徐家給她的補償。

徐建軍看到這封信幾乎氣瘋,家裡出動了不少親戚進城尋找木芸,隻是對方可能偷用了徐有成的公章,開了介紹信早就坐上了去往杭市的火車。

徐建軍倒是也想去杭市找人,隻是在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壓根就不知道妻子的娘家地址,也不知道妻子的父親到底是在杭市哪一個公安分局。

而且徐有成並不建議兒子進城找人,當初徐建軍和木芸結婚,根本就沒有領證,現在即便找過去,恐怕也沒法將一個心不在這兒的媳婦帶回來。

更要緊的,徐有成記掛著木芸在信上說的那些話,擔心這樣一個瘋魔的兒媳婦,最終會拖累兒子孫子,不如就乾脆,放她走吧,對外宣稱兒媳婦想要回城,所以跟兒子離了婚。

自從高考恢複後,國家對知青的政策就寬鬆了不少,這些日子,村裡回城的知青也不在少數,不少也是和木芸這樣,早就在鄉下結婚,有家庭有孩子的男女,多木芸一個,也不算什麼。

在徐有成的極力反對下,徐建軍即便再怎麼不甘願,也隻能忍下來,就當家裡從來就沒有過木芸這個女人。

他畢竟還年輕,還有個兩歲的孩子需要照顧,在徐老太太的張羅下,徐建軍很快就和一個同樣被知青丈夫拋棄,帶著一個閨女的女人結了婚,這一次徐家吸取了之前的經驗,辦完酒席就立馬催促著小夫妻去領了結婚證。

然而徐建軍婚後的日子並不好過,他續娶的妻子雖然能乾,可是卻十分忌憚木芸留下來的那個兒子,相反倍加疼愛自己的女兒,夫妻倆時常為這件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徐家人勸解了好幾次,最後徐家二老把孫子接到了身邊照顧,徐建軍這個家,才稍稍消停了一些。

另一邊,木芸逃上了開往杭市的火車,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放下了心裡那絲對兒子的不舍。

在她看來,將兒子留在徐建軍身邊,就是她給自己留的退路,如果命運的軌跡無法改變,徐建軍如同她夢境那樣,再一次發財,有兒子作為紐帶,她未必不能和徐建軍複合。

再說了,她是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女人,根本就沒法將精力放在一個年幼的,時時刻刻都需要人照看的孩子身上,等她將來賺了大錢,一定會加倍補償自己的孩子。

為自己拋夫棄子的行為找了一個個合理的借口,木芸總算安心下來,籌謀起了自己的“事業”。

*****

“今天去吃福臨門吧,攢了一個月的退休金,今個兒我得點上一盅佛跳橋。”

“好,今個兒咱們就奢侈一把,就吃福臨門了,你說魏家的運氣也挺好,想當初我還難過這輩子都嘗不到正宗魏家菜的手藝了,卻沒成想魏福來那老家夥,下放了還能遇到一個天資卓絕的好徒弟,重新把這招牌給做起來了,一點都沒墮他魏金勺的名聲。”

“誰說不是呢。”

木芸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往家的方向走著,穿過熟悉的胡同口時,聽到一群老頭老太太討論著一家飯館。

在木芸這個年紀,對於福臨門這個招牌的印象並不深刻,因為她有記憶起,福臨門就改名為東方紅國營飯店了,裡頭很多原本的招牌菜,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撤下,店裡頭賣的,幾乎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常小菜。

所以聽著那些老人的談話,她也沒太往心裡去,隻是覺得他們口中的那個學到廚藝的人挺幸運的,再過幾年,人們手裡的閒錢多了,飯店、服裝店之類的生意,才是最好做的。

不過那也和她無關,自視甚高的木芸已經做好了發財的準備,一家小小的飯店,根本就不被她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