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爆炸之地迎來了一年後的重建。
擂缽街的名字,漸漸的出現在了橫濱市民的口中。
在外麵的一家珠寶首飾店裡,店員戴上眼鏡,在打量精致的銀鎖。被問及這件東西的來曆的時候,剛滿八歲的橘發男孩站在櫃台前,踮著腳,臉色窘迫,說道:“這可能是我父母留下的。”
店員狐疑:“可能?”
他擔心是小孩子偷了彆人的項鏈。
“我……是在那場巨大的爆炸中,與父母分開走散的。”中原中也第一次說謊,磕磕絆絆地說話,“我保證不是偷來的東西。”
店員比對了項鏈的長短,點了點頭,“是給孩子的物品沒錯。”
“上麵有蝙蝠、葫蘆、桃子。”店員把項鏈交給走出來的老板,經驗不如常年與珠寶首飾接觸的老板了解,“老板,這是東南亞這邊的風格吧。”
店長年齡頗大,一眼就看出了銀鎖的風格:“是華裔喜歡的。”
店員“哇”了一聲,挑眉看向橘發藍眸的孩童。
“你看上去不太像是華裔。”
“……”
中原中也跳起來一把奪過自己的銀鎖,氣悶地跑走了。
路過商業街的玻璃櫥窗,他看到自己矮小稚嫩的兒童外表,容貌不算深邃立體,但是比起亞洲人,仿佛有一點混血兒的特征。
回到羊組織,中原中也無精打采。
他與其他的孤兒格格不入,心中藏著秘密,無法對任何人吐露。
“給我銀鎖的人……是什麼意思?”中原中也對著戴回脖子上的銀鎖發呆,不知道這把精致小巧的銀鎖對其他小孩子有多大的吸引力。在這些失去父母、由孤兒組成的羊組織裡,大家的生存其實很艱難,取名為“羊”,也是為了像羊一樣報團取暖。
白天,他們各自出門找尋食物和資源,互幫互助,晚上,一起抱團生活在好心人捐贈的房屋裡,不用麵對刮風下雨的天氣,卻對未來惶惶然。
不過,羊組織的成員還是保留了一些廉恥心,不會去奪孤兒手裡的遺物,偶爾眼神發直,隻是太久沒有見過值錢的東西。大家一致認為中原中也的親生父母喪命在了爆炸現場,留下中原中也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找尋身世。
私底下,中原中也找到年齡最長的一個同伴問道:“華裔是什麼?”
同伴回答:“橫濱中華街裡的那些人吧。”
中原中也又問道:“中華街是什麼?”
同伴糾結道:“就是華裔聚集起來生活的地方,啊,你去過就知道了。”
中原中也的眼神變得極為認真,自己要去橫濱中華街看看。
三天後。
中原中也在種花家的一家銀鋪子裡打聽到了消息。
頭發花白的銀匠師傅捏著銀鎖,懷念地說道:“這是長命鎖啊。”
“孩子,長命鎖是用來保佑孩子歲歲平安、無病無災的東西,上麵的蝙蝠、葫蘆、壽桃代表的是福祿壽。”銀匠師傅翻過一麵,看待了名字,“中原中也,這是你的名字吧,你的父母很愛你。”
中原中也的表情變得心不在焉,遲鈍地說道:“嗯。”
他聽見了“愛”這個字眼。
愛?
他的生命裡,愛是陌生的東西,什麼人會給予自己這樣的感情?
“我建議你去另外一家店問,他們家有專門為人訂做長命鎖。”銀匠師傅憐惜地看著一個人跑到陌生地方來的中原中也,注意到擁有這樣一把銀鎖的孩子身上穿得樸素,衣服洗滌過很多次。
中原中也捧著銀鎖走出去,拐了個彎,去了對方說的另一家店。
然後,他得到了確切的證據。
店員瞅了一眼長命鎖,“是我們家打造的長命鎖,我翻一翻賬本……有了!記錄上寫了,這個款式是去年下的訂單,用美金結的賬。”
中原中也心急道:“還有更具體的消息嗎?”
前台的店員本來不方便說出客戶的實情,可是中原中也說道:“我與我的父母在橫濱租界的爆炸中分散,我想要找到他們!”店員心軟,努力回憶長命鎖的來曆,“一年前,有位外籍客戶是幫自己朋友訂做的,說是朋友的兒子馬上要出生,托他來訂做一個長命鎖。”
中原中也從未如此接近過身世真相,聲音發顫地說道:“有電話、地址嗎?”
店員歎了一口氣,抄寫下來,遞給他。
“……你彆太傷心啊。”
“啊?”
喜笑顏開地中原中也在看見地址後,表情凝固在了臉上。
——地址是橫濱租界。
十分鐘後,中原中也在電話亭裡撥打電話,注定收獲了無人接聽的忙音。
在一場爆炸之中,相關的線索全部斷開。
他蹲在路邊,瘦瘦小小,穿著被人捐贈的衣服,橘發遮住了眉心,藍眸茫然地望著路邊的行人,找不到焦距,宛如一隻等待人領養的小橘貓。
“我的出生不是意外。”
“把我……帶出封印裡的那個人,為什麼不來見我?”
他用儘全力去回憶出生的當天。
依稀之間,在他化作人類的孩童陷入昏睡時,有人親了他的臉,沒有傷害他,把這一條冰涼的項鏈戴在了他的脖子上。
中原中也抓住頭發,眉頭扭起來,放棄自己的幻想。
他悶悶地說道。
“我……怎麼可能……有人類的父母呢……”
太可惡了,給了他希望,又毫不猶豫地斬斷了所有的線索。
他到底是怎麼出生的啊啊啊!
然而,把中原中也“生”出來的蘭堂坐在書房裡,白天麻生秋也去上班了,他就一個人對著書籍思考如何寫詩歌。
享受著安逸的生活,蘭堂的異能力遲遲沒有覺醒,自認是一個普通人。他每天捧著書,喝著保溫杯裡加了枸杞的熱水,早起早睡,把養生學體現得淋漓儘致。假如“彩畫集”擁有人類的想法,估計要吐槽對方。
主人,等你成為著名詩人的時候,歐洲的異能力者們要懷疑人生了。
你的轉職跨越性太大了啊!
在缺乏人脈和資金宣傳的情況下,詩集是一種比較冷門的文學作品,尤其作者是來自法國的人,詩集多少會有一點水土不服。不過麻生秋也和蘭堂都沒有去追求銷量,愛看不看,蘭堂認為隻有少數人配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俗人們去買其他詩集裝飾書架好了。
蘭堂剛完天主教的經書,然而信仰失去心靈的土壤,他覺得自己過去是信神的,又可以在轉眼間覺得神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