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仙界。
大雷音寺。
“阿彌陀佛,你想要與我們結盟?”
佛教如來佛祖開口問道,他眼前之人,正是自天庭而來的伯邑考。
伯邑考已將全盤托出,他也已知曉大商和道教的謀劃。
之前天族也曾找上大雷音寺,想要和佛教聯手,一起對付大商和道教。
可如來佛祖清楚,就算過去佛燃燈佛祖能夠擋住人皇和多寶道人的聯手。
實力大損的佛教,也敵不過大商軍和道教仙神的攻伐。
是以如來佛祖果斷開啟守護大陣,這是聖人留下的陣法,可保佛教無恙。
大不了避世不出!
天族幾番嘗試後,終於放棄了拉攏佛教,既然人家不傻,不當這炮灰,天族也無可奈何。
天族雖然離開,可佛教上下卻更加緊張了。
因為他們將要麵對追殺天族的大軍,大商軍和道教仙神。
人皇帝子辛聯合洪荒諸族,伐天而起,攻入仙界時,佛教曾在未來佛彌勒佛的帶領下,馳援天庭。
本想與天族一起,鎮壓諸族聯盟大軍,可惜翻車了,差點滅教,佛教元氣大傷!
這次人皇率軍而來,就連如來佛祖和彌勒佛也說不準,人皇會不會借此機會,以報昔日之仇。
帝子辛倒是想報仇,可他不想滅了佛教。
一來佛教有個準聖燃燈佛,逼急了他,大商軍和道教仙神都可能會死傷無數,這是帝子辛不願意看到的。
另一方麵,就在於道教身上。
多寶道人這個道教天師,先不說與佛教往日有仇,近日有怨,單單就是說,佛教的存在阻礙了道教的發展。
也就是說,佛教已經阻礙了多寶道人證道。
多寶道人不單想報了之前的仇怨,更想滅了佛教,為證道掃清障礙。
帝子辛當然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道教若是一家獨大,那他這個人皇,還怎麼坐的穩三界至尊的寶座。
當然,一味的壓製道教,或者強行扶持佛教,這都不是明智之舉。
帝子辛要做的就是,利用佛教來牽製住道教,從而掌控道教和佛教,為己所用。
等到帝子辛一統三界,證道聖人的那一刻,他給多寶道人的許諾才會真正兌現。
那一刻,帝子辛也不會再牽製多寶道人,而是會助他一臂之力。
人心,是最善變的東西,同生共死的兄弟也可能反目成仇,海誓山盟的戀人也可能分道揚鑣。
帝子辛背負著一個種族的希望,前行,這一路,注定了他是孤獨的。
他不能,也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彆人身上。
也許,帝子辛助多寶道人滅掉佛教,令道教一統洪荒,助多寶道人先行成聖,而後由多寶道人助人族一統洪荒……
確實是更加簡單!
玄門四教六聖,傳道授業,教統思想已遍布修行者的觀念裡。
他們不一定願意臣服於他人,臣服於一方勢力,任何一族。
但他們都會想加入洪荒頂級教統,想要拜入聖人門下。
帝子辛要完成的事,比多寶道人要難的多,可帝子辛沒有辦法將希望寄托在多寶道人身上。
在帝子辛的背後,站著一個種族,一個,算不上多大多強的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