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我們加入道教,入你周脈,為你周脈征服這西方仙界?”
如來佛祖再度開口,他又想起了那一日,那一道身影。
那位舉世無雙的人皇,僅僅是在大雷音寺前平靜的看了一眼,便轉身離開了。
他雖然崛起時間不長,對那位人皇的事跡也有所耳聞。
而那位人皇與佛教之間的恩怨,他也了然。
人皇,亦有佛根,若是入我佛教,可為佛子,傳我衣缽。
當時,如來佛祖並沒有把心裡話說出來,因為人皇不會願意入佛教,而佛教弟子也不會願意讓人這位皇做他們的佛祖。
差點滅教中之仇,這仇怨結的太深。
這大乘佛教,修行法確實比我創立的小乘佛教強得多,可單論佛法,這大乘佛教弟子皆落入下乘。
經曆了幾場劫數和危機,不少弟子或多或少,有了貪瞋癡三毒。
當然,也有部分品性上佳的弟子,佛法境界提升不少。
“道教脫胎於玄門三教,而佛教源於西方教,西方教本就是玄門一支,如今佛教入道教,有何不可。”
伯邑考自信笑道,在神位加持下,他已從一個凡人,有了金仙修為。
麵對人皇和天師這兩位準聖,他自信不起來。
麵對金靈聖母和廣成子這些個大羅仙,他自信不起來。
可麵對眼前這個佛教之主,好吧,雖然他修為比不上,可他身為道教四脈之一,而佛教已殘弱不堪。
優勢在我。
若不是有燃燈準聖坐鎮,佛教早就被人皇覆滅了!
伯邑考心裡暗道,他知道人皇剛入準聖不久,還不是燃燈佛祖對手,才放過了佛教。
但佛教麵臨的局勢,十分不妙,借次機會,加入道教周脈,才有一線生機。
“阿彌陀佛,佛本是道,加入周脈也未嘗不可,可道教其他三脈能同意?人皇能同意?”
如來佛祖問道,眼前之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況且誌大才疏,入了周脈也不用擔心被其拿捏。
可相對應的,伯邑考在道教的話語權,還不如人皇這個外人說話管用。
“這……”
伯邑考有些遲疑,他隻想著借勢,可沒想到這些。
事實上,能供他選擇的對象並不多。
想要鎮壓一方仙界,實力與威望缺一不可。
截脈有多寶道人,闡脈能請玄都大法師,商脈自有人皇相助。
而能幫助伯邑考的勢力,隻有鳳族、上古妖族和佛教。
其中鳳族和上古妖族不會加入道教,而他也沒有什麼籌碼能夠請動這兩方勢力。
所以他這才跑來了佛教。
“若是連這點都不能確定的話,還是請回吧!”
如來佛祖麵帶微笑,雖然伯邑考此舉有些耍人,可如來佛祖內心毫無波瀾。
如果說,人皇帝子辛是第一個傳奇,用最短的時間證道準聖。
那他釋迦摩尼就是第二個傳奇,他於菩提樹下,一朝頓悟,直入大羅真仙!
佛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若單論佛法,便是阿彌陀佛、準提佛母當麵,他亦可一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