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雖然知道就算事發, 也不可能會懷疑到她身上,但林穀雨還是很緊張,貝齒緊緊咬住下嘴唇, 直勾勾的盯著前麵柳文明的背影。

柳文明是個乾活的老手了, 地裡播多少種子,該出多少苗,他都再清楚不過了。一隊地裡少了那麼多種子, 要騙過他可不太容易。

畢竟是第一次乾這種偷雞摸狗的事兒, 林穀雨憂心忡忡,既擔心柳文明看出來問題,又擔心萬一他回答不出來該怎麼辦?

她心裡嘀咕,不能坐等煎熬,得想個辦法, 唔——要不就說可能是種子有問題,發芽率低?

哦!對了, 柳東睿說今年的玉米種子是新研發的品種, 第一次在本省種植,在全國也算是首次,這可太好了, 就算實驗室裡發芽率再高, 誰也不能保證種到土裡會沒問題呀。

嗯!不錯, 這個理由很好,不但能解釋的通,還能把原因推到種子站身上,簡直棒呆!

林穀雨是在太過緊張了,以至於完全沒有意識到周圍異常的安靜。

“還有,”胡先進手指勾著一顆小苗頭, 繼續問:“你們這塊芝麻地是跟什麼作物套種了麼?怎麼看起來苗長的不太一樣呢?有的大有的小,是一起播種的麼?”

柳光耀瞥了一眼,立馬“咳咳”:“·······!”

前幾天磚瓦廠忙著調試新的製瓦機,又要準備燒第一窯瓦,就沒顧得上安排社員來這塊地裡鋤草,導致這塊芝麻地貼著地皮長了一層野菜雜草,有的長得很快,都有五六公分那麼高了。

難怪領導說這地裡苗愁了,他方才瞧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哪裡稠,原來是自己自動把野草野菜給忽視掉了,沒瞧見那些東西。

林穀雨因他這動作回了神,她悄悄踮起腳尖,伸頭往前麵看了一下,頓時瞪圓了杏眼。

吃了個大驚!

這可真是,既沒有善始,又沒有善終了!

柳文明在胡副廳長身後兩米遠的位置,他往前地頭走了兩步,看了一眼胡副廳長手裡的反支莧,努力往上擠出笑,胡編亂造說:“可能是種子播的太多了,在地裡麵太擁擠,就打架,誰勝了就先出來,誰輸了就後出來,所以有的出苗早,有的出苗晚,大苗跟小苗看著是會有點不一樣。”

彆說,編的還真成個樣子。

站在他旁邊的王明德,此時偷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猛鬆了一口氣。

林穀雨裝著咳嗽,用手捂著嘴無聲笑了一下。

她剛剛以為自己沒處理好,導致跟彆的地的稠密度差距太大了呢。

雖然野莧菜看起來跟芝麻是長的有點像,但莧菜在當地算是很常見的菜,野生的跟菜園裡種的,無論外觀還是口感差彆都不大。這都能認錯,也是令人不得不服了。

把反支莧錯認為芝麻,她還是很想笑怎麼辦?

胡先進聽了後,倒是覺得很有道理,他點點頭,又說:“不過,現在想來,剛才那塊玉米地的苗還是太稀了。”

“你們要想想辦法,看是補種好,還是移苗好,爭取儘快把那塊地給處理好了,要知道今年咱們省玉米任務下的非常重,種的太稀了,你們就要擔心到時能不能完成任務了。”

柳光耀和柳文明隻好點點頭,說回去就想辦法補種。

“另外,”胡先進又說,“你們大隊一畝地上了多少肥?”

“一畝地約莫有100擔土肥。”

不等胡副廳長說話,馬如山就皺著眉頭,驚訝問道:“一畝地才100擔?那是不是才5000公斤麼?這怎麼能行!都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5000公斤可太少了!實在太少了!不是說一畝地至少要上萬公斤才行麼?你們大隊必須得趕緊追肥!”

儘管胡鬨的是他馬如山,柳光耀和柳文明也隻能趕緊先點點頭,“行,俺們馬上就追肥。”

林穀雨真擔心按照那個施肥標準,一次性澆上去,地裡的莊稼會全部被糞啊、尿啊、臭淤泥之類的給燒死或者悶死。

今天這場田間考察,在林穀雨看來,就跟看了一場猴戲似的,好幾次她都忍不住要笑出聲來,隻能假裝鞋帶開了,蹲下去係鞋帶。

雖然吧,她穿的開口布鞋根本就沒有鞋帶這種東西。

回到家,她的心情還是很好,忽然想起了鳳琴嬸子唱的那出戲,特應景兒,她情不自禁的哼了起來:“希望你到咱家,知道啥再說啥,彆光說那外行話········”

這時候柳東睿抱著和和推開門進了院子,“喲,哼小曲兒呢,今天心情怎麼這麼好?”

林穀雨趕緊拉著他坐下,把今天下午的所見所聞倒豆子一般給他說了一遍。

“考察的倒是很仔細,一畝地一畝地都要看看,點評一下,不過說的全都是外行話!”

林穀雨手舞足蹈的,“你是沒看見,地裡頭乾活的社員們彎著腰都抬不起來,從後麵看上去乾的可努力了,但我肯定他們一定是在偷偷笑。”

連地裡莊稼長啥樣子都不知道,還說來幫他們推動生產,要不要太搞笑了呀?!

哈哈哈哈哈!終於能開懷大笑了,憋了一下午可要憋死她了。

柳東睿也覺得那場景莫名很好笑,不過他還是說:“說他們完全是外行倒不至於,畢竟現在在主管農業的部門。”

新國家剛成立那幾年政府機關的素質可能良莠不齊,但經過小十年的培養,客觀來說,知識水平還是提升了不少的,既然能在相關部門,還坐到一個不小的職位上,那肯定不能是個草包。

“他們肯定有兩把刷子,不過很可能他們從小長在城市裡,從來沒有下過鄉,所以隻認識糧油店賣的豆子、芝麻、玉米長啥樣,但卻沒見過這些東西是怎麼長出來的。你要明白,很少人會追本溯源的,要是他們不下鄉,有些人很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小麥長啥樣。”

現在人們交流主要靠寫信,報紙上帶照片的文章少之又少,知識消息匱乏的很,跟他們那個信息爆炸、網絡便捷的時代完全不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