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第 126 章 完婚(1 / 2)

隻是等到晚間, 應寧特意出城去赴約,穆遊卻沒有按時到來,甚至他也沒有給韓將軍他們留過任何訊息。

看著天色越來越晚, 韓將軍和副官看著坐在陰影裡的應寧, 也察覺到了氛圍的不對,不由得解釋道:“穆公子恐怕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昨日我們見他, 他對二小姐擔憂的很。”

其實應寧這時候並不覺得穆遊沒有來, 是真的不把她放在心上。

她清楚他們兩個人之間是有感情的,他們兩個人的隔閡也從來不在感情,而是穆遊突如其來的隱瞞,以及他突然放走於南方的擅作主張。

她看向韓將軍和副官:“勞你們兩位也操心了,我知道的,他可能真的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這樣吧, 我留令牌在這裡,如果他先過來尋你們,麻煩你們將令牌交給他,讓他直接來尋我。”

她頓了一下, 然後又道:“我這邊也會派出去人尋他,如果尋到了,我會派人給你們傳個信。”

韓將軍和副官點點頭,然後送她出去, 看著她翻身上馬越走越遠。

韓將軍就有些感慨:“這女男之間的感情……總是讓人覺得複雜。”

副官看了她一眼, 垂著眼睛笑笑沒說話。

應寧在宮門落鎖之前回了皇宮,然後安排仲守出去尋人,因為她其實覺得有些蹊蹺。

穆遊並不是一個不守信的人, 如果他跟韓江軍他們約好了,一般是不會爽約的,像這樣連信也不傳的就消失不見,應該是遇到突如其來的麻煩了。

仲守點點頭,領命出去了。

然後應寧是在第二天察覺到不對的,因為不止仲守沒有在京城附近查到任何關於穆遊的蹤跡,穆遊也沒有聯係韓將軍他們。

他原來落腳的地方行李不在,人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應寧心一慌:“他應當是出事了,擴大範圍,找!”

陸元之那邊很快也聽到了消息,他詫異:“怎麼會?”

明明他們之前才見過麵,穆遊那時候還好好的,也沒有任何外出的跡象,莫不是真的出了什麼事兒?

他連忙去見了應寧。

應寧這會兒也正想找他,因為他查出來之前陸元之和穆遊見過麵,想從其中找找線索,因此聽見陸元之主動上門來了,連忙請了進來:“元之!”

看著她眼裡不自覺的焦灼,陸元之連忙開口道:“那天穆公子要約我出門,我確實見了他一麵,而且我也有法子先找到他。”

應寧眼睛一亮:“什麼法子?”

陸元之抿唇:“我身上帶有之前配的那種藥粉,穆公子那天和我靠近過,身上應該沾的有一些氣味,雖然味道可能很淡,但我們可以試著找找。”

應寧鬆了一口氣:“元之,謝謝你。”

不然穆遊消失的這樣毫無預兆,且沒有留下一點線索,她們找起來都是焦頭爛額,無頭蒼蠅一般。

陸元之搖搖頭,然後將藥粉的味道先給了仲守她們,讓她們出去尋人,然後同應寧歉意道:“這事兒說起來也怪我。”

“那天穆公子約我出去,應當是想說點什麼的,但我察覺你們可能生了矛盾,沒敢隨意插手,因此也沒聽他的話,就直接回來了。”

“如果我能聽聽他要講的話,也許現在也不是一點線索也沒有。”

應寧苦笑搖頭:“這與你無關,穆遊……我懷疑很可能是被於南方和北地的人盯上了。”

也隻有這些人有能力,能夠悄無聲息的帶走穆遊。

隻是不知道她們盯上他單純的是因為雙方合作過,還是有彆的因由,比如有關於穆遊的那個秘密。

她捏了捏眉心:“我隻是希望這其中的原因簡單一些。”

陸元之看著她疲憊擔憂的模樣,想說什麼,最後還是沒有開口,他隻從荷包裡掏出一個藥丸遞給應寧:“姐姐吃了吧,這是補身體的藥。”

應寧溫和笑了笑,接過他手裡的藥丸,一口吞了:“彆擔心,吃了你的藥丸,我一定生龍活虎的。”

陸元之垂下眸子輕笑:“那最好。”

是接下來的幾天有著陸元之的幫助,他們也沒有第一時間找到穆遊,反而順著穆遊給出的味道,一路追向了北地。

應寧皺眉:“果然是被帶到北地了嗎?”

帶到北地又想做什麼呢?

應寧很快就知道了,而且這個消息足夠令她意外。

而外界隨著時間推移,北地那邊也知道了先皇薨了的消息,還不等長樂親王悲痛,北地竟然詭異的停戰了。

戰爭一時陷入僵持之中,禮部帶的人也到了北地,拿著聖旨恭請長樂親王回轉登基,並將京城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轉告了她。

長樂親王接下了這個擔子,但並沒有第一時間回京,而是道:“先皇之薨逝,原二皇女與張芝穀當負首責,但北地也並不無辜,朕與先皇同胞血脈,怎麼能容忍敵人在我麵前囂張。”

“不破北地,無顏稱帝!”

“擇應寧監國,朕要禦駕親征,報此血海深仇!”

據說長樂親王當著眾士兵的麵將這段話講出來以後,士兵們也情緒慷慨激昂,不斷高呼“報仇!”。

禮部的人也十分感動並且表示了支持。

與此同時,遠在西北的安定侯府,也做出了和長樂親王一樣的選擇,並且對其進行呼應:“破北地,報血仇!”

一時間不隻是西北和北地,整個大應的情緒都十分激烈,處處的文人學子和將士甚至包括普通百姓,都格外憎惡北地,戰爭的情緒完全被調動起來。

應寧這時候自然格外配合,將各地州府大亂的是北地故意作亂的消息放了出去,激起百姓心中的仇恨,並且安穩民心,讓百姓都有一股凝聚力。

當然,地方上爆出來的貪官她也沒有放過,而是直接請刑部尚書出手徹查,隻要證據確鑿,都依照律法辦事。

她的這一手不僅幫助用兵的地方安穩了後方,徹底激起了民眾的情緒,一時之間民眾有送衣送藥,也有主動投軍的。

原本混亂的州府也趁著這一股風氣肅清以往的頹然。

應寧這時候又主動下了征召,召有功名在身的有識之士到吏部重新登記名額,然後補了其他州府的官員空缺,這對這些人來說自然是極好的事兒,因此響應著甚眾,朝廷在讀書人之間的口碑和名聲一下變得極好,處處有詩文誇讚。

一時間竟然在民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風氣,底層的百姓看著讀書的人都這樣誇讚了,對朝廷也就更信任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而且是利於朝廷的循環,應寧索性在後麵推波助瀾,將這名聲播撒的更遠一些。

而遠在北地的長樂親王,後方安穩,甚至有大量支持,頓時化悲痛為力量,仿佛把自己變成了一把尖刀,發起了對北地的殺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