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瑤點頭道:“差不多。”
沐瑾道:“他們進山,我們得攔截,誰要是把兵駐紮在淺灘處,萬一來場大暴雨,誰就……”
賴瑤默默記下。大軍行軍趕路,最愛駐紮的就是河邊,取水方便,地勢開闊。如果隻有井水的話,把井水提光,連做飯的水都不夠。
沐瑾領著賴瑤他們繼續行走,邊走邊說:“山裡的地表水,通常都有寄生蟲卵,喝到肚子裡,它們孵化之後,有些會寄生在肚子裡,有些會進入到血管中,有些會進入到腦子裡、肺裡、肝臟中,得了寄生蟲病,快則幾月、多則幾年就沒了。當初楚郡十萬兒郎入草澤,其實最要命的不是瘴氣,而是水,所以我們的隊伍都配備了取水過濾器。”
“夏天山裡潮熱悶熱,食物也不易保存。吃生食容易生病,做熟食燃起的煙會暴露位置,我們需要在山裡駐軍,總不能讓每處哨點、駐軍點都燃起煙吧?軍隊駐紮進來後,要做隱蔽工程和排煙設置,要做到對方到了跟前都很難發現我們的軍隊。”
主將是賴瑤,且他們幾個人身邊都跟著一堆隨從,雖說保密性不錯,但萬一有細作呢?沐瑾隻是借著實地行走把知道的教給賴瑤,至於接下來具體要怎麼布置安排,那就全看賴瑤的了。
山林戰的注意事項、打法,其實就是那些,但怎麼靈活運用、調派支援,則要視環境、戰局的變化而定,主將要隨時根據現狀進行調整。沐瑾又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不可能提前做好安排。
高浚跟著爬山,累得腿都快要斷了,卻是學到許多東西。以前,他隻知道大軍入山通常會傷亡慘重,會有許多人生病,發熱、上吐下泄、意識模糊等,都當作中了瘴氣或者是水土不服、不適應氣候處理。他聽完沐瑾所說,才知道什麼叫寄生病蟲,以及諸多防護知識。
大軍入山,能把這些防護做到位,能極大地減少傷亡,保全兵力,這場仗至少就先勝了一半。他想到大將軍在攻打廣庭郡時,在山裡駐紮了好幾個月,對他的這番話深信不疑,腦子也跟著轉動起來。
他在傍晚紮營後歇息了一會兒,緩過了勁,便找到沐瑾,道:“大將軍,在下以為,若是我們能夠做到把防線拉到山裡,而不是隻守隻外圍的話,是否……可以誘敵深入?”
沐瑾把剛烤好的肉分一半給高浚,道:“細說。”
高浚道:“雖說我們有十三萬大軍駐紮在這裡,但兩萬騎兵、女兵營的兩萬步兵全都撤了。”
兩萬騎兵奔襲京城平原去了,屠都尉不放心彆人守她的進退關口,雲水縣和平野縣的兩條要道都是調的女兵營去守。如此一來,除了最南端和最北端,整條防線,包括長嶺關,一共隻有九萬人守。他繼續說道:“您連戰勝仗,都是以少勝多,自然是驕傲的,要趁著對方六十萬大軍到齊前,一舉拿下對方。我們沒拿下,敗退,為防對方強攻,自然是要守好長嶺關要道的。山裡的山路也派人把守,但難免有遺漏。英國公府圖謀長嶺山多年,早就對長嶺山的山路探查得一清二楚。我們隻需要把某處隱蔽山道的外圍撤了,對方必能發現異樣。”
沐瑾道:“攻就攻,要什麼佯攻敗退,柴緒得了騎兵,必然拿來衝陣,把他的騎兵乾掉就跑,這才符合我的風格。”他又讓侍衛去把賴瑤、方易叫來。他們湊在火堆前,吃著烤肉,拿著骨頭在地上畫圖,商量怎麼設計挖坑。
想要把柴緒的人引進來消滅,得提前把坑挖好。為了避免他們的軍隊仗著人數優勢,翻過山,還得把原本通暢的路給他堵截或毀掉,之後大家就在山裡麵捉迷藏打伏擊戰。
沐瑾成立了那麼多打聽消息的部門,對於柴緒打探他的消息還是防得很嚴的,但防得再嚴實,都難以避免會有消息傳出去,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哪怕有探子把消息傳出去,對方都沒招。
柴緒不攻山嗎?他得攻!他耗得越久,西邊諸郡發展得越強大,將來越難打。
攻長嶺關嗎?官道山上的落石都夠嗆,去年守了好幾個月,官道上堆積的石頭還沒清理,彆說馬車過不去,馬都過不去,就連步兵都得在石頭堆裡爬上爬下。
山裡的小道這麼多,挑一處薄弱點作為突破口,其實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了。防線拉得長,想要在每條小路上都囤夠足夠抵禦六十萬大軍猛攻的軍隊,也是不可能的。
沐瑾為什麼要把防線拉到山裡,因為隻擋外圍,扛不住。
如今大軍駐紮在長嶺山外圍地帶的山頭上,哪怕地勢高、山勢險,可防守大軍是分散開的,隻要對方的人夠多,挑一處人少的地方人海戰術一上,堆積的石頭遲早得用完,哪怕漫山遍野都是石頭,現采也來不及。逐個攻破,慢慢掃,也能掃得過去。沐瑾當初攻打的奇峰山,比長嶺山還要險,不也打下來了。
一群人先商議了個大概計劃,能安排的,先讓人回去安排上,例如,把帳篷遮掩起來的藤蔓葉子、兵卒子們的偽裝服都可以先安排上了。
接下來,他們繼續在山裡轉悠,在查看地形的同時,完善計劃。
他們從長嶺山出來時,都三月中旬了,柴緒的大軍還一點動靜都沒有。
敵不動,我動。沐瑾決定先派人去攻一波柴緒,把他遛起來,以免柴緒分兵去截在外撒歡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