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協裡麵,自然不缺少墨寶,尤其是古代傳下來的名家名作,唐宗帶胡楊他們去見識一番。
“說到書法,我相信很多人對書法的起源,並不多了解吧?”唐老笑道。
他見胡楊重新開播,麵對那麼多的觀眾,也有意普及書法的知識。
“各位,安靜啦!聽大佬講課,這種機會,可不是經常有呀。”胡楊調侃道。
直播間的觀眾們頓時哄笑,不過,還真正經起來。
唐老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胡楊,開始給大家講解。
提到書法,那必須先說文字,也就是漢字。
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曆史長河中,一方麵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麵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統一國家後,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因此,書法可以追溯到秦朝。
不過,那時候的書法,其實還很單一,談不上什麼很好的藝術。
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
所以,也有人說,漢朝才是書法藝術發展的真正時代。
秦朝的時候,隻是統一了文字,那僅僅隻是文字,還沒上升到藝術的層次。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至於楷書是誰所創,大家知道嗎?知道的回答,我報五個數,回答出來的,有獎勵,找他要。”唐老指著胡楊,忍不住小小“報複”一下。
他也看過胡楊直播,知道這家夥經常給大家發福利,給各種獎勵,幾乎是花錢去讓大家接受傳統文化。
這種做法,也不能說不好,以利誘之,無疑是一個很實用的辦法。
直播間的觀眾見嚴肅的老書法家,竟然也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頓時大笑,尤其還是坑胡哥的行為。
胡楊雙手一攤:“行吧!”
他也不太在乎,反正這也是他的日常操作。
然而,說好的報五個數,十秒鐘都過去了吧?公屏上,一個個給出答案,大家百度也百度出來了呀!
“唐老,您報數,是默念?”胡楊忍不住問道。
唐老這才開口:“大家準備好了嗎?”
此話一出,直播間大家都要笑噴了。華仔肩膀一聳一聳的,就知道他也在憋著笑。
“哎喲喂!忽然發現,唐老爺子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