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開眼啊!”
好些莊戶看著這兩種新作物的產量先是驚的呆呆的,回過神後便是跪到地上痛哭失聲。
李鸞兒在古代這幾年也明白了古人對於土地的依賴,更明白作物產量對於一個農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她看到這一幕也十分感慨,輕聲道:“早些年若是能種出玉米和紅薯來,不知道多少人不用喪命,多少家庭不用分崩離析。”
“是啊。”嚴承悅也很感慨:“隻是現在還不晚,若是一經推廣,便再不愁饑荒之年了。”
“楊兄可算是功德無量了。”李鸞兒又笑,吩咐莊頭:“去撿些好紅薯還有嫩些的玉米,呆會兒我與大爺要帶回去。”
那莊頭也是滿臉的笑意,一會兒的功夫便帶了一大筐子個頭極大的紅薯和一筐子帶了外衣的嫩玉米過來。
李鸞兒一手提了一個筐子裝上馬車,回來之後聽嚴承悅囑咐莊頭將這兩種作物看嚴實些,萬不可叫莊戶吃了,且等他回稟官家之後用旁的好糧食來換作物,也會給莊戶們一些銀錢。
莊頭一邊聽一邊點頭,看著幾個莊子裡的小孩在那裡拿玉米立時便嚷,又叫了幾個莊戶過來,叫他們牢牢的看好了,這莊子是嚴家的莊子,莊戶也都是嚴家的佃農,自然對於主家的吩咐不敢不聽,好些莊戶將糧食收進倉中,又派人看守。
李鸞兒看著他們做好這一切才和嚴承悅坐車返回去。
這一日,德慶帝才在萬壽宮批了幾份折子,又想著京城似乎是有新戲排了出來,便待要吩咐人叫戲班子進宮唱上一出,還未出口。便見一個小太監進來回道:“陛下,永信宮貴妃娘娘派人來請陛下,說是有陛下沒見過的新鮮物件。”
德慶帝一聽立時來了興致,放下折子便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問永信宮來的小太監:“貴妃有什麼好物件給朕瞧。”
那小太監一臉笑意:“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奴婢仿佛聽著是吃食。”
吃食麼?
德慶帝興致更濃,心說還有什麼他未吃過的東西值得李鳳兒這般著急將他請到永信宮中?
一路疾行。待進了永信宮。一進門就聞到一股子甜香的味道,這味道還真沒有聞到過,德慶帝當下就順著味道去尋。一時進了小廚房,就見李鳳兒穿了一身淺綠棉布衣裳,頭發盤在頭上隻用一塊帕子包住,很有一種農婦的味道。一時竟是呆了。
李鳳兒見德慶帝進來趕緊起身見禮,德慶帝攜了她的手笑道:“有什麼好吃的?”
李鳳兒指指不遠處的小鐵爐。叫人將扣在鐵爐上的盆子拿開,卻見圍著鐵爐兩側放了好幾塊灰撲撲的物什,那香甜的味道便是這物什發出來的,不過。卻真不曉得這是什麼。
另,李鳳兒又叫人端了一隻鍋來,掀開蓋子便見鍋裡煮了一些長長的黃色的粗棍狀的吃食。聞起來味道也極好聞。
“陛下且嘗嘗。”李鳳兒拿了個瓷盆,盆中裝了些清水。好快速的將那吃食撈到水盆中,待不燙了呈給德慶帝。
見德慶帝發愣,李鳳兒拿起一個咬了兩口,隻覺一股子淡淡的香甜之氣,很是耐人尋味,嚼了嚼也很有韌勁,隻覺好吃,不由又吃了兩口。
德慶帝見李鳳兒吃的飛快,也跟著吃了起來,越吃越覺好吃,吃完一個又撈了一個。
這時候,李鳳兒已經叫人將那灰撲撲的物什弄出來放到盤中,她拿筷子夾著剝開外皮,瞬時,杏黃的烤的熟透的裡麵的肉便露了出來,李鳳兒拿勺子挖了一塊放到口中,頓時被那香甜的味道引的眯了眼睛。
德慶帝也隨她的樣子拿勺子挖著吃,一會兒功夫兩人將一大塊物什吃完。
德慶帝一邊接過宮女遞來的帕子擦手,一邊問:“鳳兒從哪裡尋來的吃食,倒也新鮮,得了空朕給母後送些去。”
李鳳兒抿唇笑笑:“這東西不光好吃,產量還高呢,今年姐姐家的莊子上種了一些,陛下猜一畝地產能產多少?”
“三百斤?”德慶帝伸了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