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暢遊六零年代 嗬氣成霜 5830 字 10個月前

上山下鄉, 前期主要是去農場,包括兵團乾校,當然,那些牛鬼蛇神進了牛棚, 那些黑五類子女就近在郊外插隊, 時不時還得被街道辦事處調查調查。

後期主要就是下鄉插隊,往農村走。

當然, 有家庭背景的人,早就靠關係去當兵或是進工廠當工人,也或是去了農場兵團,插隊下鄉的一般不是家裡被蓋了帽子的黑五類子女, 便是普通老百姓。

“少了一位, 叫衛建紅的,誰認識?”公社負責人揮著手上的文件, 大聲問道。

“我認識, 不過我不知道他去哪裡了?”一位十五六歲的齊耳短發、尖下巴、白皮膚女生訥訥的道。他坐她身邊, 她睡一覺醒來, 便不見他的身影。他與她都是黑五類子女,平常都是彼此照顧著過來的,可他突然不見,她不敢叫不敢喊,心裡急得不得了。他們彼此有好感, 但心照不宣, 因為他們怕, 怕黑加黑,日子更不好熬。他們家裡的長輩們熬不下去,相繼去世了。

“那他的鋪蓋呢?”公社負責人是四十左右的大叔,見這閨女要哭的樣子,忙放緩了語氣,問。

齊耳短發女生,叫吳敏,她隻是低著頭,狠搖了一下。

還是她身邊的一男生接話,道:“衛建紅家沒有多餘的鋪蓋,他什麼也沒有帶就上火車。”

公社負責人向他們招了招手,讓那男生與吳敏過來低低的問了會兒話,林丁朗倒是聽的見,如今她耳目靈敏,隻要她想聽,什麼都聽得清,看得見。

不過是問一問衛建紅家裡的情況,他本人的情況,最後沙沙的寫了幾行字,又讓兩位知青在下麵簽了字才完事。

他們這一批知青,坐上部隊淘汰下來的軍卡到了鎮裡紅星公社,紅星公社從前是個中等鎮,一路過來,大路上就有供銷社,有國營飯店,有電影院,有廢品站,有書店,有郵政局等。

車子駛入一院子,裡頭是兩層青磚瓦房,這便是人民公社了。

公社負責人十分民主無私,他沒有直接安排誰誰誰去這裡,誰誰誰去那裡,直接讓大夥兒在一個淡黃色的搪瓷盆裡抓鬮,抓到哪個大隊就去哪個大隊。

紅星公社共有十八個大隊。

有的大隊缺的名額多些,有的大隊缺的名額少些,如同林丁朗與吳敏抓到的一大隊,那邊隻缺兩個名額。

一些認識的同學,悄悄的交流著,與人交換了紙團,邊上的公社負責人對這些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他想啊,由你們去,隻要你們彆太鬨騰就行。

目前的情況,是知青不想下鄉,老百姓也不大歡迎知青。

彼此倆相厭。

但是國家政策如此,大家也十分無奈。

有些人也不問不換,大家也不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抓到哪裡就是哪裡了。

聽天由命。

抓完紙團,公社負責人將這群鬨哄哄的半大孩子們的去處登記好,然後領著人一隊隊的出了公社,往各大隊的板車、驢車或是拖拉機旁帶。

七二年農村大多有拖拉機,不過有些大隊在山溝溝裡,有車也沒法子走啊,隻有一米左右的山路,拖拉機又不是直升飛機。

有些大隊,是比較近,沒有必須讓吃油的拖拉機出來接人。

最後分到一大隊的隻有兩女生。

吳敏是個細裡細氣的小女生,說話有種上海女子天生自帶的嬌嗲,細胳膊細腿,不到一米六的樣子,身高一米七二的林丁朗足足比她高半頭。

彆看林丁朗高挑,她也是嬌生慣養大的,細皮嫩‘肉’的,她有一雙大且圓的眼睛,繞了兩圈不長但濃密的睫毛,讓後世的人一看,一定誤認為她繡了眼線,挺秀的鼻子,小巧的嘴兒,加上瓜子臉,活脫脫像個狐狸精。

她的頭發半長不短的,平常用黑色毛線纏起來的橡皮繩紮半個丸子頭,或是紮兩條短馬辮置於肩頭,露出光潔飽滿的額頭。

真不虧是《救命,救命!》中的綠茶婊,自身條件不好,哪能讓男主柳風死心塌地的對她無私付出。

好在如今崇尚自然美,沒有化妝,林丁朗又不愛穿紅帶綠的,平常最愛穿寬大的黑色、灰色、藍色棉布衣衫,便是列寧裝也想法子做的比旁人長些,好在周家的日子過得比旁人家要寬裕些,好在親生母親那邊還會補貼一些,她自己又會偶爾與同學家換些吃食或是布料回來。

如此以來,便將那份天生的嫵媚硬生生的壓下了三五分。

看見屬於一大隊的馬車,駕車的兩人,明顯是老知青,一白皙挺拔,一黝黑壯實,一沉默寡言,一誇誇其談。

兩人都不過二十出頭的年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