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暢遊六零年代 嗬氣成霜 5830 字 10個月前

經過介紹,白皙挺拔的叫賴建國,今年二十歲,黝黑壯實的叫李勇,今年二十三歲,他們都是北京來的早前知青,1969年1月過來的。

那時候,百分之八十的初中生、高中生都分配不了工作,被安排到了全國各地。

除了他們,目前知青院還有一女的、兩男的,都是南京來的。

另外還有一男的,長得秀氣乾淨,是上海來的,與大隊長的大孫女結婚落戶,他目前在十大隊給小娃們教書,不是正經的小學,不過是十大隊離小學遠,便讓他過去教一到三年級的小娃們,四年級開始便自己走路上學,這個活兒隻有工分,沒有工資。便是如此,也是大夥兒搶著乾。

還有兩個同是上海來的男女知青,也搬出去結婚了。

這一大隊,加上林丁朗與吳敏,一共有十個知青。

從紅星公社到一大隊,馬車走了兩個小時才到,但路況還算不差,平平整整的,沒有坑坑渦渦的,也沒有大大小小的石子兒,不算太寬,但可以同時走兩輛拖拉機。

“這是咱們這些年,在農閒時慢慢平出來的,年年整修。”李勇一臉自豪的介紹著,這是賴建國給大隊長出的主意,這樣即可以名正言順的在大隊留些糧食,又可以不動生色的貼補給多乾活的社員們。

“誰乾啊?”吳敏微仰著頭,一臉不解的問道。她知道自己這個角度真美,下鄉乾嘛,她明白,不過她不想在鄉下乾活,有機會就得跳出去,她是不敢逃出去,但她可以借力跳出農村,在沒有跳出去之前,這個一看就是能乾活的老知青可以利用一下。

“社員們乾啊,可以吃兩頓乾的,人人搶著乾呢。”李勇笑著簡單解釋了下,婦女們也搶著去乾呢。不過大隊長有規定的,重活累活兒是讓大男人乾,輕鬆的活兒是給小孩與婦女以及老人乾的,當然相應的工分也是不一樣的。

“那可以不乾嗎?”吳敏弱弱的問。

“可以,巴不得少個人一起乾,可以乾久些,乾長些。”李勇好笑的道。到時候,餓一陣的肚子,就不這樣想了。

……

一路上,林丁朗就聽著那李勇與吳敏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兒。

一大隊還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叫玉湖村,玉湖村不光名字唯美,風景也不賴,聽李勇說這個村的名字是因為村裡有幾個湖才這麼取的,李勇還說那湖水真清澈,你們會遊泳嗎?夏天可以下水遊泳,挺美。

玉湖村背後靠著連綿起伏幾座大小山頭。

知青點就在山腳下,是幾間青磚平房。

李勇介紹說是村裡出人力,公社出錢專門為知青們蓋起來的,當時就麵對麵兩溜平房,一邊兩大間,每間裡頭一靠窗大炕,至少可以同時睡四、五個粗漢子,炕頭有爐子,可以燒開水,這裡沒有暖氣,不過一樣暖活,就是很費柴禾。

後來,青知們自發在中間加蓋了兩個土坯廚房,兩個廁所以兩個浴室。

“男左女右,那邊還有一間空房,你們自己看著分配吧。不過最好是你們三個人一起睡大炕,不然大冬天的得撿許多柴。”李勇放下她們的行李與鋪蓋,又加了一句。他們四個大男人不好一起擠一個炕,他們是北京的一間,南京的一間。

這時,女知青這邊一個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了,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圓臉姑娘,皮膚曬成了古銅色,她笑眯眯的問:“我這間房,可以加一個人,你們誰住?”她聽到李勇的話才開門,她是樂意有個姑娘與她一起住,但也想找個聽話乖巧的,夜間說說話兒。

“可以看一看嗎?”吳敏怯生生的問道。

“歡迎光臨!”圓臉姑娘張紅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林丁朗也跟著進去了,牆上糊著報紙,炕的一邊豎起幾個棍子,做了帳子,瞧著挺不錯的。

“我可以兩邊比較一下嗎?”還是吳敏細聲細氣的問。

“可以。”張紅好脾氣的道。

最後吳敏一臉為難的問林丁朗,我可以去那邊同住嗎?要不要與張姐說一聲,咱們三個人一同住。

林丁朗淺笑著道:“我習慣不好,睡覺會磨牙,會打呼,還是一個人睡覺比較好。”這個小不點是個事兒精,還是不想與她們多接觸,何況她不能再拖下去了,得開始在夜間去另一個世界做心願任務了。

“啊!”吳敏吃驚的捂住嘴。她手指纖長白皙,嘴巴紅潤,這個動作真不難看。

林丁朗噓了聲,道:“彆說出去了。”

吳敏捂住嘴,拚命點頭。

之後的日子,女知青這邊三個輪流著做飯、挑水,一起吃飯,一起乾活。

不過,張紅能乾,可以拿8個工分,吳敏像個弱雞,隻能拿5個工分,而林丁朗嘛,不上不下,拿6個工分,十分合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