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
土豆和地瓜的生長周期都很短,夏天氣溫高、陽光充足的情況下,三個月不到就能長出一大堆來。
但是土豆和地瓜比起玉米以及稻米和小麥來,有個很大的缺點——水分含量高,難以保存。地瓜是容易發黴,土豆也沒法保存太久,容易發芽或是腐爛。
閒月莊這邊主要還是種土豆為主,於是沒能及時被大家吃掉的土豆,就被宋清月開發成了新產品:土豆粉條。
雖說六斤土豆隻能出一斤粉條,但剩下的濾渣可以喂雞,還可以摻在牛羊的飼料裡,也不算虧。
宋清月讓莊頭帶著粉條樣品前往京城各大酒樓推銷,還附帶上四道菜譜:酸菜豬肉燉粉條、酸辣粉、乾炒羊肉粉條、紅燒魚頭燉粉,囑咐莊頭告訴酒家,菜譜不過是拋磚引玉用的,具體怎麼做土豆粉條,讓那些酒樓的廚子自己試。
莊頭回到莊子的第二日,就有醉仙樓、仙客來、來賓樓、重譯齋、澹煙閣、柳泉居六家的采買過來商量進貨的事情。
宋清月不便直接自己出麵,窩在當初救人的那個水潭邊的山洞裡納涼。
六月底了,天氣越來越熱,沒有空調的夏天當真不是好過的,好在宋清月早早把這個涼快的山洞劃進自己的莊子區域,若非外頭太陽太大,她怕曬,她還可以去潭裡遊遊泳。
樹林另一邊的草廬則很是熱鬨,莊頭麵露難色地跟幾家酒樓的采買十分誠實地說了土豆粉條的產量,居然隻夠供應兩家酒樓的!
這邊醉仙樓的劉采買立刻嚷嚷道:“這樣,吳莊頭,我醉仙樓出一百兩,買你土豆粉條的製作方法,如何?”
來賓樓的孔采買立刻不答應了,急切地道:“我們來賓樓也出一百兩!”
重譯齋來的不隻是一個采買,而是二當家,財大氣粗,直接把銀票從琵琶袖裡摸出來,排在桌子上:“五百兩!但,你們隻教我們重譯齋!”
澹煙閣的采買雖然沒權動用那麼多銀兩,但這不代表他可以坐視重譯齋買斷製作方子,抱著手臂在旁嗤笑一聲:“王二當家也忒小氣了,光咱們六家酒樓,就算一家給一百兩銀子,吳莊頭至少也能賺六百兩了,您扣扣嗖嗖地拿這五百兩出來是想埋汰誰呢?”
“你誰啊?怎麼說話的?”
“欸,我怎麼怎麼說話了?我說的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