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已經四個月了。
從龍的功臣們升職的升職,加爵的加爵。
甚至連文臣都還有特彆獎章。
皇子們呢?
太子呢?!
聽聞近來皇帝議基本隻找大殿下,還常常留大殿下在宮中一起用晚膳。
終於有大臣坐不住了,也不知是為了提前討好李昭還是怎麼的,直接點名世子李昭,於軍務頗有建樹,又立有大功,立嫡立長,無論怎麼說,都是成為儲君的最佳人選,請皇帝下旨冊封嫡長皇子為太子。
五日後,皇帝拿著這封奏折在大朝會之時當眾讀出來,問道:“眾卿家以為如何?”
大殿中發出嗡嗡的議論之聲。
今日所有十歲以上的皇子都來了。
六皇子李時今年十四,自己母家跟前頭哥哥們的沒法比,他根本就不關心這事,困得隻打哈欠。
五皇子李昤今年十六,但他生母已經病故了,父皇也沒給安排個養母,他更是沒那個心思爭奪皇位,不過他是有心抱大腿的。
可現在父皇把這事拿到朝上來討論是個什麼意思?
難道父皇不準備把皇位傳給大哥?
那他以後到底要抱誰的大腿?
至於老四、老三,心裡怎麼想的沒人看得出來,麵上一點表情也沒有。
最興奮的當屬老二李易。
目光灼灼地望著父皇,一副躍躍欲試,想要大展拳腳的樣子。
李昭穿著四爪蟒紋的雲錦袍子垂手立在一旁,亦是看不出心思,彷佛在打瞌睡。
皇帝也不著急,安靜地端坐在龍椅上微笑。
作為皇帝的心腹謀臣,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乃是第一要務,宋建鳴手持玉笏出列道:“陛下,臣以為,不妥!”
皇帝摸著胡子,笑得一臉高深莫測,挑眉道:“宋愛卿合出此言?”
“臣以為,儲君之位首當立賢。取士取賢,選官選賢,如何關乎國本的儲君卻不顧是否賢明,隻看是嫡是長?若嫡長皇子不賢,則取賢者當之。”
“宋大人此話謬矣!”
立刻有禦史祝老大人出列反駁,群臣望著那位胡子花白的老大人就覺得這位老得腦子秀逗不靈光了,陛下這哪裡是在討論找誰做儲君?
這是在確立陛下自己繼位的合法性啊!
沒看見人宋閣佬為了陛下,女婿都不顧了嗎!
可轉念一想,人家說不準是衝著大殿下說這話的呢?
嘖嘖,這事不好辦了!
眾人瞄一眼沉默不語的國舅爺鎮北公寧漢鬆。
寧公爺隻是垂頭不語保持緘默。
支持嫡長子繼承吧,那當今皇上怎麼辦?
他的嫡女是大殿下的側妃,他以後的外孫怎麼辦?
支持嫡長繼承吧,又得罪立有大功的大皇子殿下李昭。
左右為難,怎麼說都是錯。
現任錦衣衛指揮使寧遠更是垂眸不語,好似他們沒聽見朝中這番熱鬨的討論似的。
然而姓祝的老禦史不管這些,隻管抑揚頓挫地張口說道:“我朝自太祖立下的規矩,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以為江山穩固綿延!卻不可隨意更改,造成內亂啊!”
皇帝微微挑起眉毛:“老大人這麼說,是在指責朕挑起內亂?”
宋建鳴立刻高聲道:“祝大人,若為君者不賢,江山能穩固?若為君者殘暴不仁,江山能穩固?若為君者賣國賣民,隻圖自己想樂,江山安能穩固?”
“宋建鳴!你不要為了討好陛下就說這種誤國誤民的話!那皇子相爭,黨羽互伐,江山就能穩固了?”
“祝大人說得不錯!”
又一位以清流自居的禮部侍郎王大人出列大聲說道。
皇帝坐在上頭一瞧,啊,江遠潮原配夫人的父親,他的另一位嶽父老泰山。
哈哈!有好戲看了。
越來越多的朝臣加入這場辯論。
這時候,忽然有一大臣出列,大聲道:“大皇子殿下當初領兵十萬,圍城半月有餘,對京畿地區秋毫無犯。有才有德,又為嫡長皇子,如何當不得儲君?”
眾臣一愣,紛紛回頭看看說這話的人是誰。
卻見大殿正中央的不是彆人,正是工部尚書祁仕斌!
他老人家怎麼忽然跳出來了?
這位不一向是明哲保身的老好人麼?
怎麼忽然這麼鮮明地表明立場了?
確立了大皇子殿下,那身為庶出的陛下怎麼辦?
可細細一想方才祁大人的話,又覺得有些微妙!
眾臣忽然回神。
對啊,直接討論大殿下的事不就得了?
何必要糾結是立嫡長,還是立賢?
大殿下他既站了嫡長名分,又是足夠賢德的,不就成了?
其實現在根本就不用討論“立嫡立長”和“立賢立德”哪個製度更合理,因為不管哪個合理,就新皇帝自身的情況而言,“立嫡立長”這條規矩顯然是不能再用了。
而皇帝今天把這事拿到大朝會上來說,乃是大皇子殿下這顆蘿卜已經在這兒了,需要眾大臣為大皇子殿下造個合適的坑而已。
就算不用“嫡長子”這一條,李昭也是夠格做太子的,這樣不就說得通了?
就在眾臣打定主意要開始拍李昭馬匹的時候,二皇子李易忽然出聲了。
“父皇!”
眾人齊齊看向二殿下。
“父皇,兒臣有話說!”
皇帝哈哈一笑,抬了抬手,道:“易兒有什麼想法?說罷。”
李易仰著頭道:“雖說太祖爺爺定下的規矩乃是立嫡立長,但方才宋大人所言,兒臣以為不無道理。”
“是麼?那你覺得,你大哥不夠賢明?”皇帝又笑咪咪地問起來。
李昭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李易,看得李易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也不知是緊張還是怎麼的,一張白淨的臉漲的通紅,卻依舊梗著脖子道:“沒錯!兒臣覺得大哥雖然於武功上有一番成就,文治如何,卻還有待考察!”
廷中頓時又爆發出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皇帝默默等這陣議論之聲漸止,看向李昭,問道:“昭兒可有話說?”
李昭出列恭敬地道:“兒臣以為宋大人和二弟說得都有道理。兒子是否堪為儲君,的確有待考察,還請父皇給兒子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李易不服輸地跟上:“父皇,兒子也想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哦,好,哈哈哈,有上進心是好事。”皇帝又看向老三老四,“你們,沒想法?”
老三李昐眨巴了兩下眼睛,略帶猶豫地搖搖頭道:“兒臣,隻……想做個清閒王爺。”
“混賬!”皇帝立刻板下臉罵道,把殿中眾人驚了一大跳。
這這這,陛下這是何意?
要故意挑起皇子們之間的爭鬥麼?
皇帝道:“清閒?你憑什麼清閒?國庫花銀子養你,是為了叫你混吃等死的?!”
嗯,“混吃等死”這個詞還是從李昭嘴裡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