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不忍再看,“是我對不起祖父,更對不起阿耶。”
“三郎不必自責。”
韋香兒拍了拍他的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們強求不得。”
李旦歎了口氣,“是啊,命中注定。”
“眼下不是想這些事情的時候。”
太平心裡也難受,可事已至此,隻能接受,見兩位兄長長籲短歎甚至三兄在暗自垂淚,她便開口勸道,“事已至此,我們隻能往前看。”
“裴炎已經伏誅,此時當立刻請立阿娘。”
“隻有這樣,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太平斂袖起身,“兄,四兄,我們該出發了。”
——這條路沒有回頭路,他們隻能一條路走到黑。
【盛世太平之際改朝換代,而且是以女子之身改朝換代,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武皇做到了,在太平盛世從李唐變成武周,她做到了掌權的男人們都做不到的事情,打臉了隻有男人能當皇帝,隻有男人能改朝換代的封建思想。】
【她做到了超越時代的事情。】
【她打破了封建時代對女子的禁錮,讓無數女人對權力滋生野心,女人不再乖順如綿羊,讓致力馴化女人的一些人破大防,直至今日,仍有人對她瘋狂辱罵與抹黑。】
天幕之上,響起一個又一個尖酸刻薄的聲音——
“她扼殺親女,心如蛇蠍!”
“她重用酷吏,鬨得滿朝文武人心惶惶!”
“她殺了兒媳和女婿,還有孫子孫女,世界上怎麼會有她這麼狠的人!”
“就是,為了兩個男寵連親孫子都殺,她簡直不是人!”
“宋朝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我看她也差不多。”
“她稱帝之後丟了多少領土?足足三分之一!簡直大唐版的完顏構!”
“她以為她篡位了,她就真的皇帝了嗎?她們武家就是皇親國戚了嗎?”
“癡心妄想!”
“用自己的侄孫子去和親,結果人家根本看不上好嗎,點名要李唐的宗室了!”
“打著武家人的旗號去征兵,結果百姓根本不搭理。”
“換成李顯的名義去征兵,兵源蹭蹭往上漲。”
“這叫什麼?這叫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天後眼皮微抬。
——就這?
就這?
連言官禦史們的皮毛才華都沒有,也敢如跳梁小醜一般來抹黑咒罵她?
後世的這些人,心胸狹隘也就罷了,連安身立命的才學才情都丟掉了。
嘖,可笑又可悲。
【但抹黑造謠有用嗎?】
【完全沒用。】
【人家依舊是華夏史上的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依舊在盛世太平的時候改朝換代,依舊把文臣武將乃至皇帝都踩在腳底。】
【後世史官們抹黑也好,後世的噴子們辱罵她也罷,都不能改變這個既定的事實。】
【用粉圈的話來講,這就是實績在手,笑看瘋狗。】
天後輕輕一笑。
她喜歡這句實績在手笑看瘋狗的話。
【不過有一說一,武皇雖然做到了無數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在做到這些事情之後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畢竟是她前麵的皇帝是全民白月光的太宗皇帝,而且這個時候的太宗皇帝才過世幾十年,恩澤尤在,餘威也仍在,所以當她登基為帝後,全國各地的叛亂就沒有停止過。】
【反對她的宗室與朝臣多不勝數,又是造反,又是募兵,把天下折騰得夠嗆。】
【而我們的武皇呢,在麵對各地的叛亂時,她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鎮壓叛亂的事情上。】
【要知道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你的重心在這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就無暇顧及,直接導致在武皇稱帝之後,銳意進取的兵甲停止擴張,陷入永無止境的平叛內鬥之上,甚至連安西四鎮都丟了。】
天幕之上,出現一張巨大的李唐地圖,地圖旁邊,寫著大大的巨唐。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為之震驚——
“這是我們的大唐?”
“好大!”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地圖。”
“肯定是我們的大唐。”
“不,是巨唐!”
·
但很快,標識著巨唐的字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武周兩個大字。
而空前遼闊的地圖,也突然像是被人撕去一角似的,少了西方大片領土。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張目結舌——
“這是,我們的領土丟了?!”
“還丟了這麼多?”
【但是up主覺得,這個鍋不在武皇身上。】
【四方蠻夷本來就有趁火打劫的傳統,武皇忙於平內亂,他們不過來搗亂才是怪事。】
【楚漢爭霸時中原打成一鍋粥,匈奴趁虛而入,晉朝的時候內鬥頻頻,然後就有五胡亂華,武周取李唐而代之,他們當然要渾水摸魚,過來分一杯羹了。】
天幕之上,蠻夷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屍山血海,宛如人間地獄。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憤怒異常——
“和親和親,和什麼親!”
“這些王八羔子們反複異常,就該把他們全部殺了,永絕後患!”
·
天後微眯眼。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她絲毫不意外蠻夷們會在這個時候叛亂。
·
去往天後宮殿的兄妹三人火冒丈。
李顯破口大罵,“邊夷賤類,竟敢欺我中原無人?!”
“難道沒人能製止他們?”
李旦皺眉。
太平聲音冷冷,“製止?阿娘在平叛,哪有多餘的精力與兵力去鎮壓他們?”
【不過武皇還是比較冷靜理智的,哪怕再憤怒,也沒有搞出漢初劉邦的白登之圍與晉朝的五胡亂華,她把內亂平息之後,在朝臣們一致反對的情況下,毅然增兵萬,平亂安西,威懾吐蕃。】
【自此之後,安西四鎮再無大規模的反叛,局勢就此平穩下來②。】
天幕之上,將軍領兵出關。
號角吹響,吐蕃敗北,武周旌旗揚在烈烈風裡。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懸著的心終於放回肚子裡。
——收回來就好。
無論是李唐還是武周,安西四鎮都是他們的領土,哪能被吐蕃所占領?
國土寸土不能讓,否則便是曆史的罪人。
在收複安西四鎮的事情上,天後做得很好。
而與天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打著恢複李唐統治的李唐宗室們的四處反叛。
如果不是他們,吐蕃便不會有機會趁虛而入,邊疆百姓不會慘遭屠戮,邊疆將士們更不會無端犧牲。
理智告訴他們,宗室們造反沒有錯。
可情感又告訴他們,這些造反是毫無意義的,除了妄造殺孽,給蠻夷們可乘之機外,不會有任何改變。
生平第一次,他們開始思考是李唐還是武周。
——如果李唐皇帝能力不行,而天後能力出類拔萃的情況下,那麼武周取代李唐,似乎也不是那麼十惡不赦,讓人接受不了。
而此時的朝臣,也因天幕的話陷入沉思——
是李唐還是武周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當李唐與武周陷入內亂,其結果必然是外族大舉入侵,邊疆百姓死傷無數,既然如此,他們究竟在糾結什麼?
與此同時,天後緩緩睜開眼。
——是時候了。
“更衣。”
她平靜吩咐宮人。
宮人們小跑著取來衣服,不是天後朝服,更不是她平日裡穿的衣服,而是——天子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