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八十三章 陳曦最大的敵人(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6535 字 2個月前

當然不是旱稻也能靠著後天的優化和培育,一代代的改良成旱稻,可這需要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古代無定向培育下的偶發性意外實在是太多,所以中原在很長時間沒有這玩意兒。

反過來恒河這邊直接就有野生的旱稻,甚至在公元前兩千年,印度這邊就因為旱季和雨季的關係種植有旱稻和水稻。

這點陳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任你開掛再多,先天因素在那裡擺著,印度那個氣候環境在那裡,上萬年的演化,必然使得某些野生稻分化出旱稻種群,而這些其實都是所謂的先天優勢。

正是這些亂七八糟的優勢積累起來,導致婆羅門和刹帝利才能屁事不乾,隻收稅就能活下去。

封建時代,畢竟是糧食的時代,隻要有飯吃,那很多的問題就能解決,而印度河恒河平原最大的優勢說白了就是糧食產出,哪怕因為過於優渥的環境,沒有點出精耕細作,可靠天吃飯,依舊有一年八石左右的畝產量。

這才是陳曦最為不爽的地方我這麼努力的奮鬥,最後居然在這一方麵才達到你們的先天優勢,太不爽了!

不過反過來想想,既然我其他的方麵全部超過了你,隻剩這一點沒辦法,那麼我奪了這個先天優勢不就可以了。

沒錯,奪了這個先天優勢,陳曦可能能在封建社會,創造出登峰造極的十個點以上的脫產人口,也就是六個人種田,養三個製造其他生活物資的人,以及一個不生產隻消耗的人員。

這是一個非常扯淡的比例,但這個比例基於這邊的三季種植環境,在配合上雷亟台增肥的情況下,基本是真的能達到,這才是陳曦覬覦著恒河流域的原因。

自家的耕田技術,積肥技術,精耕細作,大農場,各種配套人力機械等等,足夠保證畝產超過十二石,而這樣的耕作方式,一畝地需要的人力其實是和曾經近似的,哪怕略有增長,麵對15倍以上的糧食產出,也足以釋放出非常多的種田人。

可以說在目前這種社會大環境下,一塊更少人耕作,更多產出的地方對於漢室來說非常重要,畢竟靠人口自然增長短時間自然是沒救了,所以還是深入挖掘可釋放的人口比較現實。

相比於才生下的小孩子,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培育,這些被釋放出來能種田的青壯,才是最佳的人口。

故而這片地方對於陳曦而言是勢在必得的。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關乎未來,還關乎著接下來的發展,畢竟第二個五年計劃已經出現了一些漏洞,那麼後續的五年計劃要繼續推動,不提前做一些安排陳曦實在是有些心不踏實,哪怕之前也有預案。

可相比於預案,這邊重塑恒河,加大糧食產出,拉高脫產人口,使得更多人進入作坊,產業等等更適合接下來的發展。

這也是陳曦一定要親自來這邊的原因,不來這邊一趟,不實地查證,其實很多東西就算陳曦有數,也難免在施展的時候有所欠缺,而親自來一趟,很多事情,對於陳曦而言基本算是心裡有數了。

實際上,陳曦很清楚,目前真要走這條路,最正確的方式其實是騰籠換鳥,移民實邊,將恒河中下遊近千萬的人口轉移拆分,然後從中原遷移百姓進行移民實邊,這樣是最快利用這片土地,完成脫產的方式,隻可惜,這種想法在陳曦的腦子之中隻轉了一圈,就丟掉了。

且不說南貴這邊近千萬未經兵役訓練的人口轉移拆分需要什麼樣的組織力,光說是遷移到什麼地方,怎麼安置都是一個大問題。

之後移民實邊更是大問題,哪怕這片地方在未來已經確定是要由長安進行直隸,可移民實邊也不是那麼好執行的,都不提怎麼遷移的問題,光問一句從哪裡找那麼多願意遷移的百姓就是一個大問題。

隨著前年的那一場大雪,陳曦給的安置條件已經徹底的深入了人心,百姓已經清楚的認識住在這邊安置的宅院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遷徙是非常困難的。

這個時候這麼乾的話,陳曦的對手其實是自己,他是儘善儘美的設計集村並寨之後的宅院,以及各種配套設施,人民幸福度和安居水平大幅上升,早已不是幾年前住茅屋時,陳曦帝製鐵拳強遷之後,百姓住兩年自己認識到政府其實是真的為自己好的情況了。

現在陳曦要是強遷,那必然會有民怨。

實際上之前強遷的時候也有民怨,前年大雪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沒有戶籍的山裡人,實際上有很多就是因為陳曦強遷,然後不信任政府逃到山區不出來的百姓。

隻不過因為對比的實在是太過明顯,而且政府也確實是兌現了所有的承諾,不是自說自話,所以民怨很快就平息下來,畢竟一層半的磚房無論如何都勝過茅草屋。

再加上分田修路,修通水網,鋪設管道等等,百姓就算是短視,也能分出好壞,就跟當初在交州,劉備被那些前來告刁狀的愚昧族老氣的人都快炸了,可這些族老表現出來的擁護又是發自內心。

很明顯,人心這種東西,其實都是有杆秤的。

所以陳曦很清楚,這個時候他要發動遷徙,肯定有人自願參加,但絕對沒有五百萬,可強遷,對手就是過去的自己了。

題外話

寫錯了,南貴天然脫產人口其實是6,算了,之前多出來的1算是給北貴的歲幣吧,說個題外話,點娘昨天開始給本書正式防盜之後,二十四小時追訂9000了,太離譜了,按照這個節奏,我這快1700字的,最新章二十四小時追訂居然能上萬,我也是服氣了,可能很多讀者不理解追訂上萬啥概念,我隻能說我這麼長的書,24小時上萬是真的離譜,各位能看正版的還請看正版吧,讓我也樂嗬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