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人來說, 尤其是這個時代,成分是很重要的,不少農家人以三代乃至四代五代貧農為榮, 而曾經的老師、知識分子、資本家、地主等等, 則成為了黑五類, 甚至黑九類, 是社會底層,是需要被改造的對象, 一開始最動蕩的時候,學生舉報老師, 妻子被丈夫離婚, 老師被拉出來遊街,女人被掛牌子, 一樁樁一件件, 都給這個社會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
那就是黑五類不是好人家,黑五類是要被唾棄的, 更不用提與黑五類結親了, 撇清關係還來不及呢, 還上趕著結親?那簡直是瘋了想不開自掘墳墓。
但是, 這些前提放在小薑村又似乎有些許不同,一方麵由於七八年過去了, 社會對成分不好的人漸漸的寬容了一些,遠沒有一開始時的瘋狂,就比如像是路沉星的成分不好, 其實更多的根源在他外公那,他外公早年是民族企業家,抗戰時期捐了不少錢, 但是到了後來,因為與海外有來往,眼見社會風氣不好,老人機靈地跑到了海外,可惜的是他的女兒,也就是路沉星的母親是個戀愛腦,死活不願意走,當時作為大學老師的她一定要留下來,然後沒多久,就背上了黑五類的名聲,舉報她的人就是她的丈夫,隻為了保住自己工人的飯碗。
路沉星不願意和母親劃清關係,便也背上了黑分子的名聲,被下放到了小薑村不遠的勞改農場,負責每天給農場裡的羊撿糞。
如今社會風氣漸漸有好轉的跡象,人也沒以前那麼瘋狂了,小薑村的人又是農村人,搞不來那一套,風氣倒比城裡好一些,下放的人如今也能有間屋子有床被子了,不像以前,隻能和畜牲住在一起。
可若是讓誰家把閨女兒子和黑五類結婚,那自然是萬萬不情願的。
因此,張紅英在聽說了趙桂芬在村裡傳的話,才會這麼生氣,恨不得生吞了趙桂芬,張紅英是誰啊 ,就是狗咬了她一口,她也得拽下一撮毛的主,自然不情願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再加上看出來大隊長兼小薑村村長,有意偏向趙桂芬,因此,一怒之下,張紅英也在全村人麵前揭了趙桂芬的短。
“你當俺不知道你家的醃臢事?就你那閨女整天打扮得妖妖嬈嬈,鬼裡鬼氣的,一到白天就爬不起來,就生病不能乾活,你們知道為啥不?”
趙桂芬還不知道自家閨女薑紅花和劉明非私下勾搭的事情,她此時還滿心滿眼地想要閨女嫁給大隊長的小兒子呢,因此,此時聽了張紅英的話,雖然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卻又不知從何而來。
而此時,薑紅花也恰巧回來了,她不是聽見了動靜才回來的,是剛剛和劉明非找了個沒人的角落溫存了一陣,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一路上見地裡乾活的人那麼少,正納悶呢,就見自己家門口聚了一窩子的人,與此同時,張紅英那粗亮的大嗓門也傳到了她的耳朵裡——
“你閨女整天晚上和劉知青鑽小樹林,當誰沒看見啊!”
頓時間 ,圍觀的人群一陣嘩然,趙桂芬聽了後,第一反應也是不相信,她還一心想著和大隊長當親家呢,張紅英瞧不上路沉星,她又怎麼會瞧得上劉明非?
一時間趙桂芬也顧不得躺地上裝傷了,她一屁股爬起來,一隻手叉腰上,另一隻手指著張紅英就是破口大罵——
“你他娘的放屁!”
眼見大隊長臉色漸漸難看下來,趙桂芬慌了:
“你個龜孫養的,滿嘴瞎話,大隊長,你可彆信啊,她張紅英就是自己閨女不沾閒,沒人要,俺閨女打小又好看又規矩,她這是嫉妒!”
眼見大隊長的臉色漸漸好看下來,趙桂芬的心還沒鬆下來,張紅英眼尖看見了躲在人群裡的薑紅花,一把子上前將她抓了出來:
“好啊,好啊,不承認是吧,來來來,紅花,你過來,你給嬸子說實話,你和劉知青啥關係?”
薑紅花動了動嘴唇,正要說話,張紅英打斷了她——
“你敢發誓你和劉知青沒關係嗎?正好,劉知青也來了,你敢當著劉知青的麵發誓你倆半點關係也沒有,你以後要是嫁給他,就全家不得好死嗎?”
鄉下人還是比較迷信的,這種話正常人肯定不敢隨便發誓,一聽張紅英要薑紅花發誓,還是發這麼狠的誓,先不提圍觀的村民有多興奮,趙桂芬第一個站了出來,她不是阻止閨女發誓的,而是慫恿,她此時還做著大隊長親家的美夢,當然巴不得在大隊長麵前撇清閨女和劉知青的關係。
“紅花,你趕緊發誓,娘相信你,她張紅英今天敢毀你名聲,你放心,娘饒不了她!”
麵對母親的催促,麵對周圍村民的圍觀,尤其是麵對正站在人群裡看著自己的劉明非,薑紅花的嘴動了動,卻好似粘了膠水,怎麼也張不開。
見此,眾人慢慢回過味來了,他們彼此興奮地看了一眼,這模樣,絕對是有事啊,於是,一時之間,薑望舒和路沉星的八卦沒人在乎了,大家全身心地關注著薑紅花和劉知青的事情,畢竟,誰讓趙桂芬整天在村裡人麵前炫耀自己閨女長得好,以後得嫁個有錢人家呢?
前陣子趙桂芬甚至還在村裡隱晦地透露風聲,說她閨女要嫁給大隊長兒子呢,當然這話村裡人是信的,光看大隊長給趙桂芬安排了照顧大隊裡的豬,就令人嫉妒不已了,要知照顧大隊的豬不僅能一天落六個工分,到了年底分豬的時候,還能比其他人多落幾斤豬肉呢,這可是個香餑餑。
趙桂芬自從得了這個活計,更是整天炫耀,一副大隊長親家的樣子,對其他人指手畫腳,村裡不少人早就看她不順眼了,此時眼見有熱鬨可以看,這還不趕緊起哄?
“紅花你怎麼不說話啊,該不是你嬸子說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