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桃花約32(1 / 2)

消除你的執念[快穿] 淇泮 20292 字 10個月前

李正言去找了平洲王, 表達了想要從軍的心。

平洲王驚訝又欣慰,高興之餘還有幾分猶豫。這是伍家真正唯一的後代了,若是出個差錯……

李正言說:“苟且而活, 縱然綿延百世也無益。”

平洲王大感快慰, 順了李正言的心願,把他安排進了西北軍, 從一個普通的小兵做起。

入伍的名字真正換成了——伍正言。

蕭柳不讓下人動手,親自給他一一收拾行李, 同他說著魏國、魏軍的事情, 恨不得一夜之內便把她知道的一切都灌輸進他的腦子裡, 也許未來哪一天, 就能幫上大忙。

一直表現得任性灑脫的小姑娘突然變得絮絮叨叨了,喜歡慵懶躺著休息的人忙得好像一刻也停不下來,蕭柳自己都沒發現, 自己無意識地慌張擔憂。

伍正言看著她的背影, 心裡酸酸軟軟說不出的滋味, 忍不住上前,從背後握住她收拾藥材的雙手,將人帶進了懷裡:“放心,為了你,我也一定好好回來。”

蕭柳停下動作, 放鬆了身子靠在他身上, 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反常, 無奈自嘲:“我這是怎麼了……”

伍正言緊了緊掌心裡的手:“你也照顧好自己。”

蕭柳爽朗地笑起來:“當然了!”她直起身,轉身與他相對,“以後隔了千裡,沒法盯著彼此, 我們就都自覺一點,好好照顧自己,互相珍重,等著重逢那一日。”

伍正言鄭重點頭。

啟程倒數第三天,夜。

這天天氣很好,月朗風清,暗香怡人。

伍正言邀請蕭柳賞月。

不知何時起,賞月,成了他們之間一件特殊的事情。

難過時,開心時,心緒難解時……有時候圓月明亮,有時候風雨如晦,有時候月牙新出……總有那樣一個理由讓他們靜靜並肩而坐,無言地看一個晚上。

伍正言帶著蕭柳去了屋頂。

他的傷依舊沒有全好,蕭柳卻不再勸阻。

月上中天時,蕭柳掏出一對未打完的紅繩手鏈,抬手抓過自己的幾縷頭發,抽出匕首割下,又對著伍正言如此一般。

伍正言心跳如鼓,看著她動作。

她從兩人的頭發中各取了極少的一縷,並在一起編進紅繩裡,完成了一條手鏈,另一條也是同樣的動作。

取了更長的那條,伸手來抓他的手腕。

伍正言主動遞上,看著她小心仔細地為他戴上,然後,她將短的那條遞到他眼前。

伍正言慢慢伸手接過,手微微抖動,屏息凝神,一手托著她雪白的手腕一手往上纏紅繩,纏了幾次都沒係上。

蕭柳笑話他:“兩隻手一起上呀,我的手是琉璃嗎,一碰就碎了?”然而出了口,才發現自己的聲音也在抖。

伍正言扣了好幾次才扣上紅繩扣,扣完,握著她的手腕看著若隱若現纏繞著兩人青絲的手鏈,看了許久許久。

蕭柳抬手搭上他的肩膀:“阿正,我本想在自己小院弄個喜堂,也算走個儀式,但現在國孝家孝都沒過,傳出去對平洲王府不好,所以隻能這樣了,結發為夫妻,以後我們就是夫妻了。”她深吸了一口氣平複喉間的顫意,“我覺得,我們之間,那些儀式早就不重要了。”

伍正言握緊了她的手腕。

紅繩與手腕相接處突然一熱。

蕭柳想低頭確認,率先被他擁入了懷裡。

“要的,等我回來,我光明正大地娶你。”伍正言緊緊抱著她,月光下,雙眼晶瑩閃爍,“彆的姑娘有的,我都會給你,我一定會給你。”

蕭柳張了張嘴,想說不重要,然而想到,若是這能成為他必須回來的一個牽掛與承諾,那也是好的,回來的理由多一個,他在外麵也會更加珍重自己吧。

這天晚上,下了屋頂,伍正言沒有離開回自己的居所。

兩人脫了外袍隻著中衣,相對躺在一張床上。

伍正言在黑暗裡撫摸著她的臉,輕輕地親她,蕭柳故意伸手扯他的衣服下擺,想緩解氣氛逗他,被他壓住了雙手緊緊抱在懷裡,抱了一晚上。

兩人同床共枕了三夜,除了偶爾的親吻,什麼都沒做。

平洲王和王妃不知道,隻知道兩人同床了,一邊高興也許伍家能留後,一邊心疼蕭柳,心情萬般複雜,隻好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吩咐了整個王府,這幾天不許任何人去打擾兩人。

伍正言要投軍報國是個人誌向,蕭柳便一樣詢問了其他三個暗衛的意見,若是也有一樣誌向的,她也放人。

三人之中,有一個表示想一起去。

“卑下和伍公子一起,為公主護衛伍公子。”

暗衛們沒有名字,到了蕭柳身邊後,蕭柳分彆取名蕭竹、蕭鬆、蕭柏,戲稱三人是三棵靜默不言的樹。

這次想跟著去的是蕭鬆。

蕭柳說:“去了戰場是報國,每一個前線的將士都值得我們尊重,你去了那就不是我的暗衛啦,不用為我保護誰,奮勇殺敵,保護好你自己,便足矣。”

蕭鬆不言,也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但確實跟著伍正言從軍去了。

蕭柳帶著兩個暗衛送走了他們兩人。

一去啟程的人很多,蕭柳隻和伍正言在小院門前告彆。

西北的桃花開得晚,謝得也晚,蕭柳小院門口正好有一棵桃花樹,是世子聽說她喜歡桃花,在她入住前移植過來的。

此時桃花已經到了花謝期,落櫻繽紛,伍正言站在樹下和她告彆,不過說了一句話,肩頭就落了不少粉色的桃花瓣,衝緩了離彆的傷感與凝重。

蕭柳很長時間都記得這個景象,記得他滿肩桃花瓣對她揮手告彆轉身離去的場景。

伍正言走後,蕭柳在屋裡待了近七天,閉關出門第一件事,便是帶著一疊手稿去找平洲王。

半個月後,被平洲王府控製了半年的使節團殘餘人員終於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同時給新帝帶去了一個口信。

五公主要長居懷東,不回京了,理由是不想回傷心地。

收到這個口信的官員覺得荒唐至極,堂堂公主豈能如此任性,滑天下之大稽。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平洲王府明顯幫著五公主,而這裡是平洲王府的天下,這事情再荒唐也是新帝頭疼,他們能從懷東逃出生天便是大好事了,管不了許多。

使節團灰溜溜地離開懷東,狼狽往京城而去。

平洲王府前後腳在城外設立了一個軍械所,負責人是蕭柳。

閉關七天,蕭柳拿給平洲王的手稿不是彆的,是對當今所有先進武器的最新改造圖。

在懷東這小半年,她閒著無事就看書,看的不是地理相關就是器械相關的書籍,平洲王府尚武,和軍隊相關的兵法、兵器譜尤其多,她長期看下來,基本看完了七七八八。

那時候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看,也沒什麼明確的目的,因為內心原主的意誌是不想要入世的,但她本人的潛意識可能始終無法徹底舍棄。

蕭柳拿出來的改造圖全都是基於現有的兵器譜進行適當的改造,讓它們或更加便攜、或更具有威力、或提高使用次數……沒什麼跨時代的發明,但在這個純粹靠冷兵器的時代裡,也是裡程碑式的改革。

所以,平洲王急匆匆打發了使節團,又立刻給蕭柳單獨開辟一個軍械所。

京城早已沒了關心蕭柳的人,她長居平洲王府,新帝第一反應是平洲王是不是背後有什麼目的,但所有人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蕭柳一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公主,平洲王留著有何用?

各地藩王以新帝殘害手足不仁不義的名義紛紛造反,新帝每天麵對這些就頭大如鬥,琢磨了沒多久就將蕭柳拋在了腦後。如蕭柳所想,取消和親一個原因是當年新帝親姐妹的悲劇讓他厭惡和親,但根本原因卻不是這個,新帝單方麵反悔和談,真正原因是怕平洲王府也一起造反,所以撕毀和魏國的條約,希望魏軍能拖住平洲王。

蕭柳一個弱女子,新帝完全沒放在眼裡。

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全天下除了平洲王府,的確無人理會蕭柳,取消和談後,蕭柳就徹底沒了姓名,被所有人忘記。

但未來十年的最新型兵器,卻全都出自她的手下。

伍正言離開三個月後,蕭柳收到了第一封來自邊關的家書,是跟著平洲王府的情報一起送來的。

信不長,還能看出他寫信時因時間緊張而導致的潦草,寥寥幾行字,敘述了他離開後趕路多久,入伍多久,經曆了幾次與魏軍的對戰,手臂肩上受了一點皮肉傷,已經處理妥當,如今一切平安。

信末尾,幫蕭鬆加了一句平安。

蕭柳看得嘴角上揚。

兩人相處久了便都了解對方的性格,伍正言知道蕭柳心思細致,家書便好消息壞消息什麼都寫上,以便讓自己的“平安”顯得更加可信。倒也不是說他真的撒謊了,隻不過他知道怎麼寫,能讓蕭柳安心。

蕭柳卻也知道他如此寫的心意,看完了信,還是找平洲王打聽了一番,確定他的確平安無事這才徹底放心。

她寫了一封回信,厚厚一疊,八成是她在懷東的瑣碎日常,今日吃了什麼點心,甜的鹹的,好吃難吃,今日什麼花開了謝了,下雨了天熱了……我設計的武器馬上就會量產送到你們手上了……我想你了……

信到伍正言的手上是一個月以後,那時,西北軍已經收到了關於新兵器的消息,軍伍一片歡騰,伍正言握著劍在大營外守夜,看著頭頂的明月,心中自豪不已。

也思念不已。

自大遼和魏軍撕毀和談,交戰半年,魏軍驍勇,遼軍悲憤,雖然失去的國土依舊不曾收回,但大遼再也沒有失守一城一地,兩軍僵持在原地,各有勝負。

蕭柳設計的新武器一出現,猶如給遼軍注入了新血液,西北軍武力暴漲,竟一連三次都打了勝仗,將魏軍打得應接不暇。

又三個月,士氣大漲的西北軍收複了第一個城池,隔了一個月,寒冬過年前,第二個城池也重回大遼。

沒有大遼賠款又遭遇新武器的魏軍漸漸露出了隱藏背後的弱點,頗有點後繼無力的味道。

西北一片歡欣鼓舞,大勝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飛向京城、飛向大遼各地。

西北大勝,魏軍的後繼無力可能有人發現有人沒發現,但是傳說中的新兵器卻是人人都聽說了,一時之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平洲王身上。

京城最為理直氣壯,要求平洲王府上交新兵器的所有設計稿件,還想平洲王府進獻一批軍械,朝廷正和各地藩王惡戰,急需要支持。

平洲王厭惡得很,設計稿沒問題,兵器哪裡去找?魏軍雖然連失兩城,可依舊虎視眈眈不可小覷,這一年打仗,西北傷亡也同樣慘重,朝廷根本沒有撥多少軍餉,如今竟然還倒過來問他們要?

蕭柳倒是很平靜,向平洲王府攬了這差事。

她做起了兵器買賣。

朝廷也好,各地藩王也好,誰想要最新款的兵器,就問她來買,賣不賣就隨她高興。

你是皇帝又如何?如今這天下有幾人聽你的?你是藩王那也沒事,咱們都是割據一地的藩王,你給錢我就賣你武器。

為富不仁的多收錢,仁義之軍少收錢,收多少錢賣多少價格都是她一句話說了算,隨著她的心情來。

西北戰事十分關鍵,目前勢力分散的各方都指望著平洲王府拖住魏軍,而且平洲王府聯通西北軍是當前武力最強的藩王,無人敢得罪。

一個個敢怒不敢言,隻好順著蕭柳的規矩來,皇帝親哥也不例外。

平洲王和世子兄弟看得歎為觀止。

蕭柳那是撐著他們平洲王府的大旗,行著不要臉的斂財之事。

但被扯了虎皮的他們,看著竟然莫名覺得很爽。

也就是這時候,外界隱隱約約得知,那命途多舛的五公主竟是真的留在了平洲王府,還掌了一點權。

一時之間,蕭柳的名聲奇差無比,所有人都猜測,蕭柳和平洲王世子或者二公子有染,更甚者,猜測蕭柳和平洲王有所勾搭。

二公子原本馬上要成婚,結果遇到了國孝,媳婦又飛走了,正鬱悶著呢,無端端沾染上了這種桃花緋聞,更是氣吐血,每次看到蕭柳就躲得遠遠的。

他有時氣得大聲吐槽,蕭家人晦氣!

蕭柳聽了也不惱,笑眯眯地湊上去扯住他的袖子,故意掐著嗓子說話:“二哥哥,你就這麼討厭我呀!”

二公子臉色發綠,趕緊撕開袖子躲得老遠:“找你的伍正言去,天下沒有第二個男人受得了你這個女人。”他們全家男人都被外界懷疑成了她的入幕之賓,任由她折騰至關重要的軍械庫,平洲王府第一次陷入這種堪稱淫|亂的緋聞。年紀尚輕的二公子臉皮薄,隻想撇清關係。

自從伍正言從軍,蕭柳展露出來的一麵讓所有人震撼,聰慧、凶狠、冷靜、城府……一般男人的確再難以把她當成一個柔弱女人看待了。

隻有某個人,還在想儘辦法一封一封地送來平安信。

隻是隨著伍正言漸漸有了戰功往上升職,開始隨著軍隊不斷轉移戰地,信件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

平洲王給予蕭柳足夠的信任和自由,蕭柳用一年時間,回報給他源源不斷的財富和最先進的兵器庫。

外麵戰事紛飛,平洲王府卻財富越累積越多,多得即便朝廷斷掉了西北的軍餉糧草,平洲王府憑借一己之力也穩穩撐了下來。

以一個王府的力量,養了整個西北軍。

所謂吃誰的飯,便是誰家的人。

朝廷本想讓西北軍乖順聽從京城指揮,卡住軍餉的脖子逼西北軍服軟,沒想到最後成了拱手相送,把整個西北軍都送給了平洲王府。

西北徹底脫離京城掌控。

這是伍正言從軍後第二年發生的事。

蕭柳的兵器賣得更好了,也開始參與平洲王府的議事。

但不論怎麼賣,最新最好的兵器,她都會單獨留出一批,以自己的名義捐獻給西北某一隻隊伍。

那個隊伍的首領姓伍。

每次兵器運過去的時候,伍參領總會收到一疊厚厚的信封,也會交出去攢了好幾個月的信。明明都是一個地方來的,伍參領和蕭佐領這送家書的次數卻是兩個極端,一個一送就是厚厚一疊,一個從來沒寫過家書。

問就是伍參領幫忙寫了。

但伍參領這寫信的架勢,一看就是寫給女人的,一起幫忙寫了?寫給同一個人?

這件事一度成為他們隊伍的八卦話題,未解之謎。

伍正言從軍第三年。

京城被攻破,新帝稱帝不到三周年,自縊正陽宮,從此大遼覆滅,中原陷入各家稱王的群雄割據局麵。

蕭柳借著販賣兵器,和各家勢力都友好接觸,打□□道,也慢慢摸清了各個當權者的為人處世。

她又問了一次平洲王:“您想稱帝嗎?”

平洲王說:“若要我來選,千年綿延好過百年輝煌,但若於天下有利,便不得不謀。”

蕭柳明白了。

既然平洲王暫時無心,她便也不做選擇,隻憑借著道義做事,到最後誰勝出,那便是誰罷。

為了能讓平洲王府、西北軍更有底氣,她把更多精力再次投入兵器的研發上。

西北人口有限,但戰事持續了三年多,沒有整個國家的招兵補充,西北軍雖然撐住了卻撐得很難,魏軍也已經得知了這一點,所以三年來,無論勝負,無論國庫後繼無力,從沒有撤兵言和的打算。兩軍如今就是耗著,看誰能耗得過誰。

西北軍不能退,退了就是國土喪失;魏軍也不能退,退了就是多年血本無歸。

而中原,群雄逐鹿,打得如火如荼。

伍正言從軍第四年。

曾經諸王首富的東林王被縉雲軍攻破都城,徹底潰敗。

東林王全家上下或被殲滅或自縊而亡,唯留下世子妃一人,平靜地坐在她的公主府裡,迎接滿身煞氣的縉雲軍。

縉雲軍為表示仁義,對世子妃以禮相待,沒有沒收公主府,甚至還派兵護住了公主府,不允許亂軍衝撞。

去掉了世子妃稱號恢複前朝公主身份的四公主便當真繼續過起了自己的日子。

外麵說什麼的都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