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大善人(2 / 2)

一世結束,顏華離開阿蠻的身體回到怨女部,真正的阿蠻已經走了。那本就是個疏朗闊達的姑娘,執念一消,便笑著離開了怨女部。

顏華卻反而好奇翻開了往生錄,特意去看一眼蔣彥前世心境到底如何。

這一世的蔣彥從始至終都很堅定,為何前世卻在一開始就放棄,選擇送阿蠻離開呢?

顏華靜靜看著書中活起來的影像——從蔣彥的角度。

顏清和顏修靠過來,跟著一起看。

三人就這麼靠在一起看了許久,看完,齊齊歎了一口氣。

這歎氣聲未免太過整齊,三人對視一眼又笑了,笑完又覺得可惜。

顏清:“這蔣彥前期太過單純軟弱,等到清醒時,早已經事成定局來不及了。”

顏修:“他不是軟弱,是人太好了,又想讓親娘開心,又想讓疼愛自己的皇祖父母滿意,又想要讓阿蠻快快樂樂的。他自己其實過得最不開心,從進了宮開始,人生就被強硬改變,但沒人問他一句,這是不是他想要的?”

顏華摸摸兩人的腦袋點頭:“阿蠻和阿彥生活的環境太單純了,又天生小民心理,對皇權天然敬畏服從。最後阿蠻孤老,阿彥和被迫娶的妻子相敬如賓,都沒有一個好結局。”

顏修翻了翻往生錄:“所以是誰害了阿彥呢?您去了那一世,也沒查清啊。”

顏華笑笑,將蔣彥出生時期的影響給他們看,嘴裡說:“怎麼沒查清,不然你以為,二皇叔為何要將兩個異母弟弟幾乎斬草除根?後來這兩府,唯一一個富貴餘生的就是十一。”

顏清驚訝:“真的是內鬼?老皇帝為什麼不為自己的孫子主持公道?”

顏華合上往生錄:“一邊是自己的孫子,已成長為狀元,一邊是自己多年的妃子和親生兒子,老皇帝能怎麼選呢?若不然,我又怎麼能一語刺中皇後的心,讓她態度大變?”

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不說罷了。但老皇帝一走,二皇子這個太子的親弟弟,就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甚至不惜史書記載他刻薄。

顏清歎一口氣:“蔣彥前世是自請圈禁的,他已經厭世了。”

顏華同樣覺得可惜,昔日少年鮮衣怒馬攜妻進京,曾對生活充滿期待,到後來,留不住最重要的人,麵對著親人決裂、官場傾軋……

最後發現,自己隻是皇帝不甘於現實的犧牲品。

這帝位他不合適,也得不到,皇帝不甘心,於是他一生被強行改得麵目全非。

他不敢怨先帝,怨長輩,最終怨自己護不住阿蠻,守不住最重要的人和物,怨自己報了親恩負了養恩,終成白眼狼。

顏修使勁跺了剁腳,仿佛在踩哪個小人:“都是那個老皇帝的錯!”

顏華將書扔給他:“前世半輩子活得輕鬆,不覺得疲累,我直接去下個任務了,你們乖乖看家,彆搗亂啊。”

顏修嗯嗯點頭,手忙腳亂給她點開抽簽的大屏。

顏華很隨意地點了開始,又點了暫停。

浮現的依舊是個古裝女子,穿著沒有宮廷那麼華貴,但是也不是粗麻布衣,看上去家中還算殷實。

隻是這位夫人臉上的表情十分愁苦,看著不過二十幾歲,眉間已有一道“川”字。

顏華展開她的詳細資料,細看。

周逸芳,秀才獨女,自小被秀才公充當男兒養大,因此得了這麼一個男子般的名字。越朝汴州雲湖鎮人,十六歲嫁給當地積德之家朱鄉紳之子朱其成,十八歲產下一子。

朱家是當地出了名的性慈心善的大善人,雲湖鎮周邊的村莊,都受過朱家的恩惠。橋梁塌了,朱家出錢修,路不好走,朱家請工修路,讀書人家中貧寒無錢趕考,朱家不求回報地資助。

因此,雖然朱家是雲湖鎮周邊最大的地主之家,但大家對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越朝的汴州是靠近京城的最繁華城市,雲湖鎮就在汴州城外,和汴州城共享雲湖美景。

朱家老爺是個大好人,從小在這樣氛圍中長大的朱其成也是個心地良善的好人。他有豐富的同情心,能體會到底層人民的苦難,每到收成不好或者災時,成年後的朱其成就會代表朱家減低佃租或者救濟村民。

這樣的朱其成,對妻子自然是十分尊重。

周逸芳在娘家時,雖然被充當男兒教養,可是外人總無法理解他們父女,還認為女子不需要讀那麼多書。

朱其成卻不是,新婚不久,他得知妻子愛看書,就將自己的藏書全都對妻子敞開,任她進藏書閣取閱;妻子不擅女紅,他便一笑而過,從此再不提女紅之事;他言語中不會對周逸芳有任何的輕視,總是平等對待,還會三不五時關照貧寒的嶽家,照顧嶽父嶽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