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宮開府的蔣彥和阿蠻日子仿佛回到了趙家鎮那時候。
他們將太子妃接了過來, 單獨劃出一個院子給太子妃養老。又另外劃了一個院子給趙家爹娘。
趙家爹娘一半的時間住在王府,夫妻二人種花遛鳥養孫孫,好不自在。
太子妃和趙家爹娘生活境遇相差太大,彼此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鴻溝, 他們相處容易尷尬, 唯獨聊起兩個孫孫時, 一片和諧,氣氛歡快。
兩邊的老人卻也都是通透的人,哪怕同居一府,也隻在自己院子裡自在生活, 出了院子便客客氣氣的, 互不打擾。
阿蠻照舊進宮去找現在的皇後練武, 如今她上有皇後皇帝的認可,下有昔日大郡主如今長公主的支持, 已然無人可動她。她的日子過得, 滿京城貴婦都羨慕得眼紅。
有人在蔣彥身邊誘惑, 有人從太子妃身上下手, 有人企圖給趙家爹娘下圈套。然而不管過程是否看見了希望,最終都是铩羽而歸。
在官場上曆練得越來越成熟的蔣彥,處理起家務事越發得心應手。而那些企圖進王府的姑娘及其家眷,未來某一天總會遇上阿蠻“賞賜”的王妃殺豬刀。
有一次, 阿蠻遇到一個特彆刁鑽的,直接當著她的麵懟她“善妒不賢”,阿蠻半點不生氣,抽出刀就蹭著她的手臂把她寬大的袖子直接砍進了桌子裡,將人釘在原地,說:“我就是看不得我家相公納妾, 怎麼著?你想來試試?”
將自己吃醋不容人光明正大地廣而告之,並且用行動表示:來一個我砍一個,就看你運氣好胳膊硬還是我的刀快手頭準。
那個姑娘沒想到她隨身帶刀,被嚇得當場癱軟,儀態儘失,此後再無人企圖進承仁王府大門。
有這麼一個主母,誰想進門挨刀子啊!
進高門當側室,哪個不是為了過得更好,想當年聖上府中女眷被軍規管教已經夠讓人受不了了,這位承仁王妃更過分,直接砍人。隻要男主人不管,主母打殺一個妾室,那是無人在意的事情,承仁王府從此成為攀龍附鳳者敬而遠之的對象。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位王妃帶了壞頭,大公主的婆婆企圖在府中給駙馬安排妾室,大公主直接抽了駙馬一鞭子,駙馬從此乖乖住在公主府,再也沒單獨回過父母府上。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幾年前和慶遠侯世子分局的十一縣主,她竟然公然帶著一個小白臉要求和世子丈夫和離。
慶遠侯告進宮裡,皇帝隻說:“既然分居多年,和離也是好事,各自婚配,一彆兩寬。”
慶遠侯猶不甘心,皇帝反問:“你年紀不小了,世子至今沒有嫡子,你當真不急?”
慶遠侯臉變得僵硬無比。
兒子這些年變本加厲納妾,家裡也覺得他被虧待了而對他十分縱容,如今府中妾室極多,庶子女好幾個,但嫡子卻因為十一縣主分居在外,一個都無。
現在十一縣主早就有了相好,她願意生,慶遠侯府也不敢要啊,的確隻能和離。
但是如何和離卻也值得說道說道。
皇帝冷硬的臉上露出一個不那麼和善的笑:“不用哭慘,皇太後正在後宮,需她召見府上夫人,好好聊聊過去嗎?”
皇帝登基後開始對兩個親弟弟清算,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被皇帝折騰得連普通宗室都不如,不僅手中勢力全都被翦,爵位都被尋由頭降了一等。
慶遠侯以為借著這個東風,三皇子之女的十一會因此被皇帝拿起來整治,卻沒想到皇帝反而站在了十一縣主的身後暗暗為她撐腰,一時失算,隻能悻悻離開。
十一的和離在京城算是轟轟烈烈,畢竟皇家女和離,至此一個。她不僅和離了,顯而易見身邊還有了新人,這出格得人人側目。
外頭一片喧鬨,阿蠻和大公主卻正在為十一鼓掌叫好,三人圍坐在一起喝果子酒,慶祝十一重獲新生。
外界傳言中的小白臉不是真正吃軟飯的小白臉,而是上京趕考的書生。科舉之後等結果,獨自出遊踏青遇上大雨,去十一的彆院請求躲雨,正好遇上了出門回來的十一,風吹起車簾,驚鴻一瞥。
這相遇情節仿佛外頭賣的話本似的。
這個書生有些迂腐,腦袋木木呆呆,有點死腦筋,十一可能天生喜歡這種書生類型,被他“偶遇”了幾次當真起了興趣,大著膽子和他交流起來。
阿蠻很怕窮酸書生一朝得勢變負心郎這種戲碼活生生發生在十一身上。和離後的十一卻仿佛脫胎換骨,看不見當日那個怯懦的人:“我有品級有俸祿,有田有地有宅子,怕他什麼呢?他若負了我,我再找一個就是。我身後有皇伯伯有大皇兄大嫂,還有大姐姐,他再飛黃騰達,比得上我嗎?”
大公主聽得歎為觀止,豎起大拇指:“十一,出息了啊!”
十一的笑還是和小白花一樣:“那邊最近淒淒慘慘,我趁機將姨娘接出來了,心中再無顧忌,人生短暫,隨心而活吧。”
阿蠻笑起來,知道自己不用勸十一謹慎了。
阿蠻和蔣彥的後半生是十分自在的,不止他們兩個,太子妃也好趙家夫婦也好,身邊的親友也好,雖然人生避免不了磕磕絆絆,但大體上都活得很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