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善人15(2 / 2)

這一片民居四通八達,棗樹巷子口像個輻射點,幾條巷子拐來拐去就能通往許多小巷人家,遠近百姓過來買早餐,比上南城方便了大半,因此客源不缺。

周逸芳的早餐攤生意便漸漸穩定下來。

早餐生意累在要早起,擺攤時長卻是不長,周逸芳收攤回去後,補覺到中午,吃個午飯,還有一下午的空閒。

周逸芳要實現對兒子的承諾,挑著涼快的時間出門,去打聽靠譜實在的拳腳師傅。

當今昏庸,喜好玩樂,上行下效,各地的娛樂項目極其發達,官員隻要玩得好,玩得出其不意,玩得稀奇有趣,就能被上官看中而提拔。

為了這個“玩”,各府各州盤剝民脂民膏都是常事,為了有錢折騰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加重稅賦也是習以為常。

業,精於勤,荒於嬉。當今社會,無論武功還是文學,都處於“荒於嬉”的階段。考上功名的讀書人大多碌碌無為,聲名鵲起的才子或無心科舉或久試不第。武將中,邊疆軍隊據說時常斷了軍餉,而汴州城甚至京城裡簪纓穿甲的侍衛將領,都隻會對著平民威懾,日常騎馬橫穿街市,四處打獵遊玩,不見真本事。

而民間有本事的人,卻自成一派,如同某些世界的武俠世界一般,各門各派紛紛成立,門派裡的江湖大俠們一言不合就開打,三不五時劫富濟貧(自己)。說是比武切磋,實際上就是幫派鬥毆,受害的依舊是普通百姓。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心不古,周逸芳這種初來乍到的人,想要在汴州城找個好的幼童武師,十分艱難。

周逸芳卻也不急,既然答應了大郎,莫說大郎的確有天分,哪怕沒天分也要說到做到。

她每日出門前會和大郎道彆,說一聲:“娘去找武師傅啦,大郎在家乖乖聽話,好好學習。”

大郎知道娘在兌現承諾,就不會有嚴重的失落感,還會點點頭,囑咐她:“路上小心嗷,快去快回。”學的是他祖母的口氣。

小孩也不是真的完全講道理,他現在課餘時間被允許在新鮮感十足的院子裡玩,所以沒有急迫地想要學武,等到他厭倦了,就要開始吵鬨了。

所以周逸芳並不糊弄孩子。

在外頭打聽了七天,終於有了點眉目,周逸芳找到一個曾經當過鏢師的中年男子。他已經從鏢局離開了,因為受了嚴重的腿傷,如今仗著一身力氣,在碼頭做搬運工。

周圍認識的人提起他都是誇讚之詞,周逸芳暫時將他列入備選之中,卻沒有立刻上門請人,而是繼續打聽他的事跡,從一些細節中觀察這個鏢師的性情為人。

給幼童當武師傅,周逸芳希望對方為人正直,情緒穩定,出手有人分寸。情緒穩定、三觀正常是最重要的,師者如父,大郎以後的觀念必然會被這個武師傅影響。

確定了人選,針對性打聽倒也不難,周逸芳早晨擺攤,下午提個小木桶,做一桶薄荷木蓮凍,提著去南城鏢師家附近兜售,賣著賣著,就坐下來和榕樹下補衣繡花的大娘嫂子們閒聊。

這日,她賣完了三分之二的木蓮凍,來到老地方歇腳。

這邊的鄰裡熟悉了周逸芳,招呼一聲:“周娘子今日賣得怎麼樣?”

周逸芳笑笑:“還有小半桶,歇一歇再去賣,這天太熱了。”

有好心的大娘給她指點:“這裡有碗,你去井裡舀碗水喝,咱們井水又涼又甜。”

周逸芳笑著道謝,沒有拒絕好意,拿了大娘的碗走到井邊。

手剛摸到打水繩子,這繩子就自動往上提了起來,沒一會兒,一桶水就打了上來。

周逸芳驚,抬頭看去,迎著日光隻看到一個黑衣寬袍,高高束發的影子,那影子似乎對上了她的視線,開口出聲:“借貴地井水一飲。”

大娘等人全都看過來,一看看到了他腰上的劍,頓時紛紛起身,一個膽大的婦女說了一聲:“喝吧喝吧,無主的水。”

說完,這些老鄰居全都提著東西回家了。

周逸芳也適應了光線,看清了他的打扮。

是個江湖人。

翻譯過來就是——是個□□打手。

她拿著空碗站起身,不喝水了,和大家一樣,扭頭提著木桶離開,離開之前,把空碗放在了巷子口牆角邊。

這年頭一戶人家碗筷數量都是有限的,打碎了一隻少一隻,大娘好心,周逸芳不能讓人損失財產。

放下碗扭身離開時,那個男子叫住了她。

“你提的是什麼?”

周逸芳頓住腳步,沒說話,隻看著他,一副普通婦女膽怯的模樣。

男人動了動鼻子:“薄荷?”

周逸芳:這是什麼狗鼻子。

她隻好打開蓋子給他看:“奴家自己做的木蓮凍,上街兜售賺點家用,不是什麼值錢東西……”

男人抬手往她懷裡丟過來一個東西,周逸芳強忍住身體反應,硬生生接了,手捂住那硬物,微微鬆開一看,是個碎角銀子。

“剩下的我都買了。”

周逸芳恍然,二話不說連木桶帶木蓮凍直接擱到地上,嘴裡說著謝謝,腳下生風,飛快地撤了。

男子一呆,看了看木桶,走過去打開,直接用裡頭的木勺子舀著吃起來。

大熱天,薄荷清涼的口感從喉間直入肺腑,沁得人透心涼,木蓮凍的甜味剛剛好,清甜不膩,汁水豐盈,猶如吃冰一樣涼爽舒暢。

這娘子做木蓮凍的手藝出乎意料的好。

男子吃得興起,直接舉起木桶飲,三兩下就把三分之一的木蓮凍都吃了下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