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人崇古, 追求書中描繪的、極致單純的古人世界。
這“古人”朝代中,最為推崇的便是幾個盛世,比如一統的宛朝。大量的文人研究宛朝書籍、禮儀、風氣, 甚至改良服裝效仿宛風。
寄娘看這個現象, 認為是因為現在的魏朝既沒有一統,又太過軟弱。
所以大家都向往強大統一的大宛, 仿佛行止吃穿和大宛相似了, 自己也處於大宛的盛世之中。
此時距離十五元宵節還有十來日, 重新招來的村民開始按照管家吩咐布置屆時待客開放的幾個園子。
寄娘年前看完了有關宛朝的風俗地誌, 根據古籍所述。她從千年記憶中搜尋到相似技藝, 畫出宛朝著名的已經絕跡的十八型宮燈,令管家按照她列出來的方法去製作。
宮燈上還要有十八美人。
根據古籍記載, 這十八美人環肥燕瘦各有特色, 映照在宮燈上仿佛天上仙子落入凡間, 隨時就會飛升而出。
寄娘總結了一下關於十八美人的描述,若按照古籍所說, 這十八美人燈的確無比出色,對女性之美刻畫得極其透徹,無論高矮胖瘦、歡快憂愁、柔美颯爽……不一而足,形象各不相同,但又獨具美感。
掌握這些精髓後,她親自提筆畫十八美人。
畫完十八美人,又畫了幾張全新的圖。畫到一半, 下人前來稟報,說上次救下的那個城門口的衛兵醒來了。
寄娘心中微喜,這是個好消息:“不用特意來謝恩,讓他好生養著, 養好身子再想以後的事。”
這個小兵儘忠職守,在大環境如此頹喪的情況下,無論是愣頭青還是不畏強權,能為了自己的職責和平國公外甥對抗,她便不會後悔救人。
但是救了人,不代表挾恩圖報,舉手之勞的事,她很快就不放在心上,拋在腦後了。
正月十五一日日臨近,曄王這段時間不是在請客就是去參加宴會,每日忙得很,園子這邊除了偶爾派人詢問一聲,從沒過來。
寄娘將仿古的帖子做好後,派人送去王府,又拿出單獨留下的那張,讓管家送去不遠處的施家園子,交給施牧。
施牧收到帖子,麵上難掩驚訝,因為帖子上麵寫的是非常自然的宛體字。大宛那個朝代,字體和如今相差極大,那時候不僅筆畫複雜,而且每個字都圓潤如圓形,放遠了看,不識大宛字體的人會以為上麵就幾個黑圈圈,一模一樣。
當今練習宛體的人不少,但是因為實際應用很少,大多用在書畫字帖上,能寫得這麼自然又莫名飄逸的人,少之又少。
是的,彆看宛體字都是一個一個圓字,但依舊有自己的字體,有的剛毅,有的飄逸,有的秀氣。但一般人寫不出來,大多寫得規規矩矩。
“可否問一句,這帖子……是哪位大家寫的?”
管家笑著躬身:“是此次操辦賞燈宴的寄夫人。”
施牧意外又不意外,收回帖子放在眼前看了許久,小心收起:“承蒙厚愛,鄙人一定早早登門拜訪。”
管家一聽就知道自己任務完成了,笑著又恭維了幾句,告辭離開。
曄王看到帖子的反應並沒有太大,他不懂這些,但是當他把東西拿給幕僚讓他們再檢查一遍時,眾人的反應就和施牧一樣了,驚歎這筆字寫得真好,有被這仿古的帖子設計吸引,愛不釋手地欣賞了許久,這才打開來去看請帖正文。
待看到正文中提到大宛絕跡的十八美人宮燈,紛紛對視,又驚喜又不敢相信。
“這……這是真的嗎?”
曄王看著他們這模樣才後知後覺發現寄娘的帖子似乎大有文章,但作為王爺主子,他不能漏短,麵上佯裝淡定,嗯了一聲:“諸位不信的話,明日可與本王一起去京郊看一圈,寄夫人說,十八美人宮燈已經製作完成,隻剩下庭院布置一些細節收尾。”
“雖然寄夫人這一手宛體字讓人驚歎,但此次邀請的人不可大意,為保萬一,還是先去看一眼為好。”
“是啊,名士大多眼高,若是獻醜倒不如不邀請。”
曄王被他們一說心裡也有些沒底,當即同意明天一起去京郊。
嘴裡說著不放心,某位愛字成癡的幕僚默默將手裡的帖子收了起來,也不管那個帖子上麵是誰的名字。
有人瞧見了,笑著戳穿他:“謹兄,明日王爺發帖子,少了一張可如何是好啊?”
謹麵色坦然地護著袖子:“明日去了園子,王爺同夫人說一聲,就說那張汙了,勞累夫人再寫一張。”
眾人愕然,又失笑,紛紛搖頭看向曄王。
曄王看著寄娘的字,心裡微微有一絲彆扭。
謹說:“夫人的字,已不是閨閣婦人可比,這字已是大家之風。想大宛至今,多少女大家留下墨寶古畫,夫人有名揚天下之才,王爺要浪費埋沒嗎?”
他看著曄王:“士林之中,有才之士的影響力不正是王爺想要的?”
曄王慢慢點頭,再看這字,不覺得這是自己女人寫的閨房字跡了,而是屬於自己的名士墨寶,他招招手:“拿來。”
謹神色僵硬。
其他人掩袖暗笑。
曄王笑一聲:“將帖子還給本王,這是要請那些先生大儒的,明日去了王府,我同寄夫人說,讓她專為你寫一張。”
這時,其他人笑不出來了,唯獨謹,笑容重新爬升麵頰,爽快地交出了被他偷藏的帖子。
曄王搖頭:“謹先生果真是癡人。”
正月初十,朝廷休沐最後一天,曄王帶著幾個謀士來到了京郊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