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 2)

秋風起,天氣轉涼,你站在廊下,望著天高雲淡南飛雁,惆悵的歎了一口氣。

“天涼了,讓那隻愛打架的鴨子破產……”你改了一下口,“給它褪個毛吧。”

憐娘忽略了你的前半部分話語,“要蒸了吃,烤了吃,還是熬湯吃?”

從建安二十四年到現在,你身邊的侍女換了兩批,隻有憐娘還留在你身邊,某種意義上說,她比先生待在你身邊的時間長多了。

“阿姚好像口味比較清淡?問問她?”

憐娘嘴角一翹,“您要是問少夫人的話,她肯定會說想吃烤鴨啊。”

你一滯,好像確實是這樣的。

這位建安二十七年時娶進來的少夫人姓蒯,據說是蒯祺的遺孤,但不是諸葛亮的外甥女,隻是蒯祺一位姬妾所生,房陵被破時,這小姑娘還不到十歲,跟著仆役從狗洞爬出去了,硬是沒被蒯祺玉石俱焚到。

而後上庸三郡安定下來,人口普查時,蜀漢官員便發現了這麼個小驚喜,你也不知道孟達腦子裡想啥,總而言之諸葛丞相屯兵漢中,沒功夫處理家中瑣事時,上庸的官員就把小姑娘給送過來了。

先生後來知道這事兒,也沒太在意,就隻寫信告訴你多照顧些……行吧,得虧小姑娘還比較省心,否則你就要去上庸砸孟達的大火球了。

這位名叫蒯姚的便宜外甥女生得十分清秀,你見她第一眼,就知道她的生母必定也是個刷臉吃飯的,雖然在房陵跟著仆役給人洗衣服做活受了些苦,但還殘留了不少世家女的影子,輕聲慢語,細柳扶風,隻不過因為家裡遭過變故,因而行動舉止小心翼翼,十分看人臉色,剛進府裡時給你感覺完全是林妹妹範兒。

……考慮到她嫡母是諸葛亮的姐妹,因此你算她便宜舅母,這個《喵樓夢》的既視感就更足了。

…………這你不成了王夫人了嗎!

不過這姑娘的命比林妹妹要好得多,你是放養主義者,不獨放養諸葛瞻,諸葛喬小朋友你也完全是放養著來,而丞相又不是個執著於門第的人,或者換一種說法……雖然在諸葛喬十五歲之後,益州士族十分熱心的想要嫁個閨女過來並且時時跑來探聽你的口風,但作為一個思想上的理想主義者,行動上的實用主義者,諸葛亮很不喜歡這種聯姻。

這大概就是和榮國府最大的區彆,衰敗中的賈家需要強有力的姻親來幫助子弟仕途順遂,重振家族;但對於相府來說,娶什麼樣門第的媳婦進門都不太重要,畢竟諸葛丞相已經不僅是蜀漢,而是本時期整個三國的第一權臣了。

順帶一提,這隻是你自己的看法——阿鬥對他的相父的信任和依賴固然有小時候長久相伴的緣故,同時也有長大後這位相父恪守臣道,不與世家和元老們在私下裡走得太近的因素在裡麵,你猜諸葛亮不喜歡聯姻也有這方麵的緣故?

總而言之,在諸葛喬征求過你的同意,寫信給諸葛亮之後,遠在漢中的丞相跑回來,給兩個孩子辦了婚禮,你就不吐槽那年諸葛喬十八歲,蒯姚才十五歲,完全是兩個中學生在早戀的問題了,對你來說,這閨女從外甥女變成你媳婦之後,你硬是感覺不到有啥變化!

結了婚,又行了加冠禮,大學還沒開始上的諸葛喬就算是可以被社會接納的成年人了,婚後跟著他爹跑路去漢中為興複漢室的偉大事業而奮鬥,丟下家裡的妻子每天侍奉你這二十多歲的婆婆……這日子真是太造孽了。

“夫人……”另一旁的侍女上前一步,悄聲道,“少夫人那裡來了兩位女客,想請您過去呢。”

理論上來說,少夫人在成都沒什麼親友,但日子久了,總能擴展點貴婦交際圈,你覺得這還挺正常的,隻不過今天來的這兩位女客……有點怪異。

當然不是說她倆長得怪或者舉止怪,年少的那位跟你年齡相仿,年長的那位大約五十上下,你覺得有點眼熟,不知道在哪裡見過。兩位女客都是婦人打扮,穿了一身嶄新得一看就沒怎麼上過身的布裙,鬢發間隻著木簪,再考慮到諸葛亮後宮團的夫人們你都認得,這兩位女客就更加讓你感到怪異了。

……簡直好像是聽說諸葛亮喜歡艱苦樸素作風而故意這麼穿來拜訪似的。

見你進來,兩位女客連忙起身,順帶還扶著已經進了預產期的蒯姚也站起來,準備給你行禮,你趕緊製止了。

“阿姚今日可好?”

你臉上的笑容有點僵,但是便宜媳婦很真誠的謝過了你,“一切都好,阿母無需掛心。這兩位……”

咳,年少的那位是鄧氏,議督軍孟興的妻子,也就是孟達的兒媳,但年長的卻不是孟達夫人,而是平準令丞【你不認識】的夫人張氏。

兩位夫人來看望阿姚,自然不是空手,還帶了些禮物,看她們的穿戴就知道是精心調查過這府裡的作風,因此禮物不是什麼金銀珠玉或是貴重藥材,而是親手縫製的嬰兒用品,還給你帶了一條儘管是用棉麻所製,卻手工極其精細,堪稱精品的腰帶。

你看看阿姚,這閨女期期艾艾臉,明顯是你不收禮的話她也不收……但是,你的注意力不在這些東西上,一邊跟她們倆客氣,你一邊在打量那個年長的婦人,你到底在哪裡見過她?為啥看你打量她,這大姐一臉的不自在?

“阿母……?”

“嗯?”你看向阿姚,“哦,我隻是看張夫人麵善,像是在哪裡見過似的。”

鄧夫人滿臉驚喜,“張夫人以前便見過亭主麼?”

“我這樣的粗婦,哪裡有緣見過亭主這樣尊貴的人物呢?”她努力衝你笑了笑,你覺得她不笑其實還好,一笑你就想起來了。

“您是張子喬的阿姊?”

那張滿是震驚和尷尬的臉抬了起來,“您……您認出來了?”

……你認出來了,這不是因為劉璋殺了她弟,所以在遊園時遇到你,跟你過不去被你潑了一臉酒的那位大姐嗎!

眼見著這大姐滿臉羞愧的準備給你行大禮請罪,你趕緊攔下了,“那時候我年紀還小,不懂事,您不怪罪就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