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登基的新皇內心裡是什麼想法無人知道,至少在表麵上,他沒有對朝廷政務和官員大動乾戈的意思。所以基本一切如常。
就是林如海本人,原本考慮可能會有皇帝的心腹來接任他的職位,所以開始整理衙門的賬冊,以便有人來接替他時方便交接工作。但是最終什麼也沒有發生,既沒有來接替他的工作,也沒有人來檢查鹽政的賬目,林如海也就繼續老老實實的當著巡鹽禦史了。
能當官的人都不是傻瓜,何況揣摩聖意已經成為了官員們的本能了。
比如林如海,他與曾經的四皇子現在的皇帝並沒有什麼交情,皇帝對他當然也談不上什麼信任。在這種情況下,新皇沒有派信得過的人來接替巡鹽禦史的位置,並不是新皇不想這麼做——作為皇帝,哪會不想把朝中一些重要的位置都安插上自己的心腹呢?
但是新皇沒有這麼做,說明他彆有顧忌——比如忌憚太上皇的想法。
太上皇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不是省油的燈,年紀大了之後,越發的老奸巨猾,心狠手辣。但凡有人冒犯皇權,他絕不會手軟,哪怕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下得去手。
這次太上皇提前退位,還將皇位禪讓給新皇——但這絕非是因為太上皇看淡了權勢,想要放下權力安心的養老——而是因為他身體不濟,不得不從皇位上退下來。
即便如此,太上皇還有很多親信官員可以使喚。雖然有人走茶涼一說,但太上皇在位多年,他的威望和地位在那裡。而新皇在繼位前籍籍無名,繼位後也沒有什麼新的功績,目前仍然底氣不足。
新皇雖然曾經跟隨輔佐義忠親王,但他與義忠親王絕對是兩種性格。
若說義忠親王還把太上皇當作父親——來愛或者來恨——的話,那麼新皇從很早以前開始,就隻是視太上皇為皇帝,而非父親了。
正因為新皇麵對太上皇的時候,沒有那麼多親情的羈絆,也不覺得被傷害了感情,所以他反而顯得從容許多,比如他就更能夠忍耐太上皇的各種言行和掣肘。
比如此時此刻,新皇雖然登基為皇了,但因有太上皇還在一旁睜大眼睛瞧著,所以新皇絲毫沒有對朝政大動乾戈的意思。
太上皇在禪位前,還對甄貴妃和五皇子恨不滿。可他現在退了位,又擔心曾經孝順的四皇子登基後不再聽他這個老子的話,於是又想要繼續扶植甄貴妃和五皇子了——哪怕太上皇並沒有讓五皇子謀逆奪位的意思,也有讓五皇子漲漲聲勢,在朝中給新皇添點堵的意思。
太上皇退位,甄貴妃也成了甄太貴妃。太上皇又想給甄家和五皇子好處了,不僅暗示他在朝堂上的心腹給五皇子壯一壯聲勢,還傳信給林如海這種遠在江南的心腹,讓他們平日裡給甄家行些方便。
林如海收到了太上皇的傳訊,簡直要嘔死了——好不容易擺脫了甄家那些蠢貨的鉗製,莫非現在還要主動把頭伸過去讓人家勒住脖子嗎?
林如海本就和現在的皇帝不熟悉,君臣之間彆說是信任,連互相之間的一點了解都沒有。
林如海固然因為不了解皇帝的性格而感到忐忑,皇帝又何嘗不對他們這些不了解品性卻待在重要位置上的太上皇舊臣心存疑慮呢。
雙方本就稱不上君臣相得,若是林如海再辦不好鹽政上的差事,這官還做得下去嗎?這全家老小的性命,還留得住嗎?
忠臣本不該侍二主,哪怕是太上皇退位了,林如海也沒有轉身去投靠新皇的打算。
大不了就是沉寂下去,再也升不了官,在哪個不重要的衙門裡混得鬱鬱不得誌罷了。
反正林璟也能讀書,等到林璟考進士的時候,就是現在的天子門生了,也就是新皇的人了。林家下一代還有希望。
所以林如海還是頗為從容的,該乾什麼就乾什麼。並不怕因為新皇的猜忌而丟官罷職,或者貶官什麼的。
哪知道太上皇會忽然傳來這樣的訊息......
若是違背太上皇的意思,那就是不忠。
但若是按照太上皇的吩咐辦事,不僅要受甄家的氣,鹽政上的差事也必然會出差錯,自己也會多出一個大大的把柄。等到新皇想要查辦他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把他送進刑部大牢。
太上皇隻想著扶植五皇子,給新皇添點堵,讓所有人都繼續聽他的話。卻沒想過,若是他的心腹們按照他的吩咐去和新皇作對,將來等新皇清算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是個什麼下場?他們的全家老小又有哪個能避的過去?
原本太上皇就不吝惜臣子,現在更是把這些親信當成武器一樣,對著新皇使出去了。
如此作為,讓本就心寒的臣子們,更是寒上加寒了。至少對林如海這樣的聰明人來說,就是這樣的。他也不指望能夠飛黃騰達了,隻要在新皇那裡不落下罪名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林如海沒有背棄太上皇,反而轉投新皇的麾下,也絕不會按照太上皇的吩咐做事,給自己找麻煩不說,還憑空增添了罪名。
林如海在江南對太上皇陽奉陰違,並沒有給甄家什麼麵子,而是公事公辦,力求不給任何人留下能夠抓得著的把柄。
沒辦法,他不是新皇的人,新皇並不會特意保他。他是太上皇的人,又沒有聽從太上皇的吩咐辦事,太上皇說不定還要主動找他麻煩呢。
林如海過去一直被太上皇攥在手心裡,在朝堂上沒有其他靠得住的靠山,也就隻得自己萬分小心了。
除了林如海之外,太上皇特意安插在江南的其他官員也得了他的類似的吩咐。
這些人有的就是完全聽從太上皇的吩咐辦事——太上皇積威甚深,一般二般的朝臣,也少有敢忤逆他的。反而是新皇剛繼位,還沒有做出過什麼大事,過去沒有什麼名聲,現在也沒有什麼聲望。想要朝臣們都心服口服,還早著呢。
還有就是像林如海這種,雖然沒有背叛太上皇,但是並不認同太上皇的命令,因此陽奉陰違的拖著。
他們也不了解新皇,不知道新皇是個明君還是昏君,也不知道他對太上皇的心腹臣子是個什麼看法。所以他們隻是努力周旋自保,隻要自己不留下破綻把柄,大不了就是丟官,總不至於送命。
林如海遇上的問題,林璟自然也是知道的。可他碰到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難道林璟能去對付太上皇?可畢竟太上皇還算是林如海的靠山。若是沒有了太上皇,誰知道新皇會怎麼對待林如海他們呢?
以新皇那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脾氣,直接讓林如海他們丟官去職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皇對太上皇沒有多少好感,對太上皇的心腹又能有多少好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