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玉不知說什麼好。
齊春麗這也能答應。
要知道,在鄉下辦酒比領證更受大家的承認,在鄉親們的觀念裡,辦了酒那才叫結婚,沒辦的都不算。就算家裡再窮,結婚也是一輩子的大事,至少也要請一兩桌親朋好友來做個見證。
可趙家硬是什麼都沒張羅,大門上連個喜字都沒貼。
這婚結得太憋屈了,就這樣齊春麗也能忍。
宋書玉真是服了她。
但沒想到更絕的還在後頭。
第二天上工後,宋書玉發現齊春麗也跟在隊伍裡。
才幾天不見,她瘦了一大圈,顴骨都凸出來了。
大家都不待見她,連陶碧都不跟她一起,她就一個人拿著鋤頭遠遠地墜在隊伍的最後麵。
桂花嬸子不知從哪兒聽來的瓜,跟一隊的幾個婦女八卦:“葛慧玲可做得真絕,竟然讓齊春麗回娘家要糧食。說她去年掙的工分都在娘家,現在吃趙家的,得自己帶糧。”
這下大媽嬸子們都受不了了:“誰家娶媳婦,一毛錢彩禮都沒花,還讓媳婦帶口糧的?這葛慧玲可說得出口,簡直丟咱們紅雲大隊的人。”
“我說她怎麼願意他們家文軍做上門女婿,估計是嫌文軍去年沒掙工分,想將他也一塊兒趕出去,免得在家裡吃白食吧。”
“文軍去年是沒在隊裡乾活掙工分,可他當兵那些年的津貼都寄回了家啊。而且宋書記照顧文軍,還讓隊裡給他送了兩百斤口糧。他也不是一點口糧都沒有的啊。他們兩口子這麼對文軍,文軍是她親生的嗎?”
“當然是親生的,她生的時候請的我婆婆過去幫忙接的生,假不了。”
……
嬸子們越說越離譜。
最後還是桂花嬸子憑借一己之力,將話題又繞了回來:“還有個事,你們肯定不知道。趙文軍,齊春麗,還有虎子兄弟住一間屋。”
嬸子們瞠目結舌,哪有新媳婦進門跟侄子住一間屋的,趙家怎麼想的啊?太荒唐了吧。
“你胡說的吧,齊春麗能答應?”有嬸子不信。
桂花嬸子篤定的說:“這事千真萬確。趙家總共就四間睡覺的屋子,葛慧玲兩口子睡一間屋,老大兩口子帶著女兒睡一間屋,老三兩口子睡一間屋,聽說陶碧又有了,趙文軍和兩個侄子睡一間屋。這齊春麗去了,不跟他們睡一間屋,那睡哪裡?趙家本來是想讓趙文軍入贅,壓根兒就沒準備他結婚的房子。”
確實分不出房子。
但虎子兄弟倆雖說隻有幾歲害不懂事,但跟新進門的嬸娘睡一間屋也不妥啊。
這時候大家都有些同情齊春麗了,放著公社的房子不住,國家糧不吃,非得進趙家門受這等委屈,圖什麼啊?
宋書玉也聽得目瞪口呆。
趙家人真是有一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她上輩子倒是沒遇到這種事。葛慧玲雖然有時候陰陽怪氣,經常在趙文軍麵前挑撥是非。
但因為趙文軍是入贅到她家的,她乾活厲害,拿的工分高,又不跟趙家人在一個鍋裡吃飯,葛慧玲也隻能偶爾尖酸刻薄兩句,拿她沒法。
但齊春麗就不一樣了。
齊春麗先是拋棄趙文軍,後來又死皮賴臉要嫁給對方,把兩家人的名聲都搞臭。而且她現在跟家裡鬨翻了,沒有娘家撐腰做主,離了趙家,她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葛慧玲他們還不使勁兒地磋磨她。
不過依宋書玉對齊春麗的了解,她並不是能吃苦,能忍耐的性格,能忍這一時之氣,但不可能一直忍著,遲早會爆發。
到時候不知道她跟葛慧玲誰棋高一著。但趙文軍夾在中間,肯定不好受。
宋書玉這一上午都聽八卦去了。
桂花嬸子生在鄉下真是屈才了,要是生在香江,肯定是個好狗仔。這大隊裡幾乎就沒有她不知道的事,甚至連附近幾個大隊的事她也知道不少,講起八卦來一套一套的,甚至不少人物都是串聯的。
搞得中午下工回去時,好些個嬸子還意猶未儘,連說下午繼續。
這段時間的任務都是翻地。
直到元宵節後,地還沒挖完。
正月十六號這天,宋書玉請了一天假,因為她去刺繡廠交貨。本來謝錚想跟她一塊兒去買自行車的,但魯斌那邊讓他去拉糧,便隻能等下次了。
宋書玉將繡品包好,怕壓壞了,繡品都特意放在一個木頭箱子裡,然後捆綁在自行車的後座。接著她又提了一袋子約莫三四斤的炒花生,綁在箱子上方,這才出發。
到了刺繡廠門口,宋書玉先在門衛室停了一下,提著炒花生敲開了門:“叔,我又來了,好久不見,你看起來比上回精神多了。”
老大爺就喜歡聽好話,他抖了抖雙臂,笑嗬嗬地說:“這不是天氣變暖和了嗎?我減了一件毛衣,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難怪呢,叔,我就看叔瘦了不少嘛。叔,這是我奶奶炒的花生,她的炒花生那可咱們村的一絕,焦而不糊,可好吃了,聽說你偶爾喜歡喝點小酒,帶來給您下酒的。”宋書玉將袋子遞了上去。
老大爺有點不好意思:“這……小宋,這哪成,叔哪能每次都要你的東西,你拿回去。”
他也是要臉的好吧,一兩毛錢的煙偶爾收一次就算了。這花生米好幾毛一斤,這麼一袋子,少說也得一兩塊錢。老這麼占人家小姑娘便宜,他可做不出來。
宋書玉推了回去:“叔,這是自己家種的,不要錢。再說了,我都帶來了,還得帶回去多麻煩。這樣吧,這次你收了,下次我不送了,這總成了吧?”
“你這小嘴巴真是會說,我說不你。但咱們說好了啊,這是最後一次。”老大爺這才鬆了口。
宋書玉一口應下:“好嘞,叔,我就不打擾您工作了,我去找王主任了,咱們回頭再聊。”
老大爺點頭,笑眯眯地目送她進了廠裡。
王主任有點事在忙,半個小時後,他才急匆匆地趕來,笑嗬嗬地說:“小宋,你們可真快啊,這還不到半個月呢。繡品都帶來了吧,我看看。”
宋書玉把箱子打開:“王主任,都在這裡,請您驗收。”
王主任掏出一副放大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人年紀大了,眼神不大好。”
宋書玉能說什麼,她隻能笑道:“還是王主任您想得周到。”
王主任拿著放大鏡仔細檢查繡品,每一幅都要花幾分鐘,確認沒問題後,他才小心地將繡品包好,放到桌子上,繼續檢查下一副。
檢查到一半,王主任突然停了下來,指著那副蝶吻百花的刺繡說:“小宋,你看看,這隻蝴蝶兩邊的翅膀圖案繡得不一樣。”
宋書玉湊過去盯著他指著的地方仔細看了一會兒,還真是。
她懊惱地說:“王主任,對不起,這都是咱們的疏忽,這副刺繡我帶回去重新返工。”
王主任沒多說,繼續往下檢查。
好在剩下的刺繡都沒什麼問題。
28幅刺繡,隻有一幅出了點小問題。
王主任還算滿意,但他提醒宋書玉:“小宋啊,這個質量你們要把關嚴一些,這要是每次都檢查出問題,我這可不好交差啊,也不放心將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們。”
“王主任說得是,這次是我們的錯,回去我一定好好監督繡娘們,讓她們下次注意點,絕不再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宋書玉認真的道歉。
她年紀小,道歉又這麼真誠,王主任不好再說什麼,算了一下工錢,給了她一張條子:“你拿著這個去會計結賬吧。然後來一趟倉庫,我把下一批繡品的材料給你。”
“好,謝謝王主任。”宋書玉拿著單子去二樓的會計那兒領了錢,然後來到倉庫,王主任他們還在收拾。
刺繡廠的倉庫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裡麵堆積著各種宋書玉或認識或從未見過的布料、絲線,顏色更是五花八門,花花綠綠的,什麼都有。
倉庫是重地,宋書玉也不好進去,就站在門口等著。
王主任帶著兩個工人在拿材料。她這次來之前沒打招呼,所以王主任也還沒準好材料。
兩個工人一邊收拾一邊將一些用不上的碎布塞進了一個大蛇皮袋裡,然後拉到最西邊的角落地放著。
宋書玉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就見角落地堆了六個那麼大的袋子,全部塞得脹鼓鼓的,最上麵還露出一截翠綠的布料。
發財了,宋書玉眼睛發亮,指著袋子問:“王主任,這些布你們都不要了嗎?”
王主任看了一眼她手指的方向:“那些都是剪裁剩下來的碎布,沒什麼用。”
刺繡廠的碎片不少,有些複雜的刺繡要用好幾種布料,也有可能,本來準備好的布料不滿意,隻能換一種,先前采購的就隻能閒置了。
好在他們刺繡廠是創彙單位,給國家掙外彙的,計劃委員會對他們非常優待,需要的原材料批得都比較多。
這些報廢的布,五六尺長能做一身衣服的基本上都被廠裡的職工分了。還有些更小的,零零碎碎的布,做不了一件衣服,廠裡的人瞧不上,就塞進袋子,丟在倉庫裡,多了再清理。
他們看不上,宋書玉瞧得上啊。
她笑眯眯地說:“王主任,能不能將這些碎布便宜點賣給我?咱們鄉下人可以用來做鞋底。”
布鞋的鞋底就是用舊衣服裁剪整齊,糊上一層層的麵糊,多沾幾層,然後在太陽底下暴曬,曬乾後根據腳的大小剪下來,蒙上一層白布,再用麻線細細密密地納一圈。
布鞋的鞋底就做好了。
這些東西堆在倉庫也沒什麼用,王主任說:“都是些碎布,你要拿就拿去吧,不用錢。”
那怎麼行,這些她可是全要的。而且不花錢,一次兩次還行,但你不能回回問人要,那樣顯得她太過貪婪了,很敗好感。
所以宋書玉堅決不肯答應:“王主任,這些布料雖然不像完整的那麼值錢,但也到底是布,這錢必須得給。這樣吧,一袋五塊錢賣給我怎麼樣?”
“小宋,你怎麼這麼固執。行吧,你看著給。”王主任無所謂。
宋書玉連忙還沒捂熱的錢掏了三十塊出來,遞了過去:“王主任,謝謝,這六個袋子都是碎布吧,我都要了。”
王主任震驚地看著她:“這麼多,小宋你能搬得動嗎?而且你們做鞋底需要這麼多碎布嗎?”
當然用不著,而且這樣好的布拿來做鞋底也太浪費了。
宋書玉不好意思地說:“家裡親戚多,人也多,我爸這邊,我媽那邊,還有一些村子裡關係比較好叔伯嬸子的。而且咱們鄉下人費鞋子,反正便宜,我都帶回去了,今年穿不完,還可以明年穿,也不會浪費。”
這會兒的人都生得多,王主任家裡就有七八個兄弟姐妹,要把父母兩邊的堂的表的兄弟姐妹一塊兒算上,那得好幾十個,更彆提關係遠一些的親戚。
因此王主任沒多想,笑著說:“小宋,你可真會過日子。”
將整理好的材料和清單遞給宋書玉,核對無誤後,他讓兩個工人幫宋書玉將這六袋碎布都給搬了出去。
宋書玉買布料的時候豪爽痛快,可站在廠子門口,她就發愁了。這麼多布料,她怎麼弄回去啊?
老大爺見她站在幾個蛇皮袋中間發愁,過來問清楚了怎麼回事,頓時樂了:“這個好辦。小宋,你等等,我給你借一輛三輪車,你用車子拉回去。不過這麼多東西,紅雲公社還有二十多裡地,小宋,你能行嗎?要不分兩趟拉吧。”
分兩趟又得多花一天的時間,宋書玉擺手:“沒問題的,謝謝叔。我的自行車先放你們廠子裡啊,明兒來還三輪車的時候騎走。”
“行,我給你看著。”老大爺答應,還特意將她的車子推到車棚下麵上了鎖。
宋書玉從一個袋子裡翻出了幾條細碎的長布條係在一塊兒,弄成繩子的模樣,先把幾個袋子都拴好,然後抱上三輪車,整齊地碼上去,最後再用繩子捆綁一圈,以防顛簸的時候袋子掉落。
弄好後,宋書玉跟大老爺揮了揮手,用力蹬著三輪車風風火火地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