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警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向檸又開罰單了!
貨輪不是想進塢就能進塢的,要先接受港監、海關、檢疫和邊檢等部門檢查。同時要等把船塢裡的水排空,不然不好根據貨輪龍骨位置布設塢墩。
現在的塢墩還在圖紙上。
為加快塢墩製作的進度,王老板和吳老板忍痛分包。
在開發區外輪塢修領導小組協調下,三河及三河周邊的機加工企業全在趕製塢墩。開發區各基建工地的木匠,也全在按圖紙緊急加工塢木。
事實證明,三年前沒有白參與“大鯊魚”轉運,要不是參與過塢墩製作和“大鯊魚”坐墩,韓渝真不敢動員王總、吳總接這個大工程。
兩個小船廠和中遠船廠的工程師受益匪淺,紛紛感歎設計製作塢墩沒之前以為的那麼難。
他們現在兵分幾路,前去各機加工企業現場監造。
既要確保質量也要趕時間,所有塢墩必須趕在明天上午九點前製作好並運到現場安裝。
韓渝一樣沒閒著,圖紙設計好就上了港務局拖輪隊的港作拖輪,指揮船員把浮箱式塢門拖到船塢“門檻”處注水下沉。
這個工作很重要,直接關係著能不能關上船塢大門。
如果關不上,或者止不住水,就意味著船塢不能使用,外輪大修工程自然無法繼續。
就在韓渝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韓向檸和匆匆趕到的港監局安檢員,在進駐三河的邊檢站警官那裡現場辦理登船手續,跟同樣辦理了登船手續的唐文濤和郭維濤一起乘坐監督39趕到海輪錨地,順著外輪船員放下的引航舷梯爬上外輪。
唐文濤現在的身份不隻是陵海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也是港監局的翻譯。
至於郭維濤登船,那是韓渝要求的。
作為一個水警,不能不了解大船。
正好利用港監登船檢查的機會,讓學姐帶他上外輪開開眼界。
郭維濤這是頭一次上遠洋貨輪,一上來就被震撼到了。
這艘外輪真的很大,全長兩百多米,有七個大貨艙,中間的貨艙蓋上竟有直升機停機坪的標誌!
見他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唐文濤低聲介紹道:“這是遠洋貨輪,要去全世界好多國家。歐美發達國家的引水員有時候乘引航艇上下船,有時候乘直升機。”
“發達國家的引水員坐直升機上船?”
“這很正常。”
唐文濤笑了笑,補充道:“貨輪在發達國家海域航行,如果有船員生病或負傷,也會通過電台聯係岸上的人救援,救援人員就會搭乘直升機上船。”
郭維濤驚詫地問:“歐美國家這麼發達?”
“嗯。”唐文濤想想又笑道:“船員在船上服務七八個月就要輪換休息,有時候外國船東也會花錢請直升機送新船員上船,接服務期滿的老船員下船。”
資本主義國家太豪橫了,居然舍得動用直升機接送船員。
郭維濤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忍不住問:“唐主任,像這條船的船長,一年工資多少錢?”
“折合人民幣,至少在一百萬以上。”
“年收入上百萬!”
“這也很正常,遠洋海輪船員的工資本來就高。”
正說著,走在前麵的“老板娘”突然停住腳步。
從駕駛台下來迎接的澳大利亞大副回頭提醒:“女士,樓梯前麵那邊。”
唐文濤正準備上前翻譯,這兩年惡補過英語的韓向檸就環顧了下四周,用英語不動聲色說:“知道了,謝謝。”
這條船不但大,而且高。
船尾的上層建築有五層樓,一口氣爬上五樓駕駛室,自認為身體不錯的郭維濤都有些累,港監局的兩位老安檢員更是累的氣喘籲籲。
船長四十來歲,是新加坡華人,很熱情的跟眾人打招呼。說的是國語,溝通無障礙。
就在兩位安檢員檢查相關證書的時候,韓向檸突然問:“李船長,你們之前運的什麼貨?”
“鐵礦石,這裡有記錄。”
“運了多少噸?”
“六萬四千噸。”
“在江城港卸的貨?”
“是的,有問題嗎?”
“我先看看航行日誌。”韓向檸微微一笑,跟兩位同事一起檢查起船長提供的相關記錄。
這個駕駛室真大真先進,好多儀器設備隻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郭維濤正好奇的四處張望,“老板娘”冷不丁來了句:“李船長,你的船很乾淨。”
船長愣了愣,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往下接。
郭維濤正想著“老板娘”問這些做什麼,韓向檸臉色一正:“船長先生,麻煩您提供下船艙清洗和甲板清洗記錄。”
“處長女士,您想知道什麼?”
“您說呢?”
“處長女士,我們是來修船的,能不能通融通融。”
看來眼前這個新加坡船長跑中國航線跑多了,也學壞了,居然知道通融!
在彆的地方或許可以通融,甚至可以用錢解決問題,但這裡不是其它地方,這兒是陵海水域。
韓向檸可不會跟他客氣,緊盯著他很認真很嚴肅地問:“船長先生,坦率的說我們中國港口卸貨很快,全世界可能找不到比我們更快的,但我們中國港口在裝卸時也不是很注意環境衛生,會把煤炭、礦石等貨物灑的到處都是。
從航行記錄上看,你們卸完鐵礦石後不到兩小時就起航離港了,船艙和甲板應該很臟,而你們的船艙和甲板如此乾淨,請問你們是在哪兒清理衝洗的,清理出的鐵礦石殘渣和衝洗貨艙、甲板的汙水都排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