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 【兩位被稱為神的皇帝】……(1 / 2)

馬蹄聲愈來愈大,一匹匹馬從鏡頭前飛馳而過,掀起陣陣風沙,一支急行軍出現在光屏之上。

龐大的軍隊沉默著快速前進,上至大將下至小兵都是一臉疲態,根本沒有力氣說話。

【自詡千古明君預備役的趙光義攻下北漢後便立刻命令全軍北上趕赴燕雲,這個決定遭到了許多將領的反對。宋初良將雲集,大多都是隨宋太·祖南征北戰的老將,作戰經驗十足,不會像趙光義一樣被勝利衝昏頭腦。】

【他們很冷靜地告訴趙光義:打完太原大家現在都很累,應該先犒賞三軍,趙光義不聽。】

【將領們沒放棄,繼續勸阻趙光義:糧食儲備不夠,趙光義轉頭從其他地方調了糧食過來。】

【這下他們沒轍了,於是這支剛打完一場苦戰的勝利之軍在一個子兒都還沒見著的情況下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北上之路。】

【趙光義這麼匆忙北上就是想趁遼軍不備發動奇襲,這是他一拍腦門做的決定,彆說遼軍能做好迎戰準備了,就是宋軍都是匆忙奔赴戰場的。】

【剛開始確實如趙光義所想,宋軍很是順利地收複了易州和涿州。】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感歎一下宋初軍隊的戰力之高,跟後來的宋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哎,怎麼後麵就成那樣了呢?】

-

趙匡胤和趙光義被江夏這話和她深深遺憾的語氣勾住了,什麼叫“怎麼後麵就成那樣了呢?”

你倒是說啊!後來的大宋軍事是不行了還是咋地?

如果是不行,又不行到什麼地步了?

趙匡胤急得抓心撓肺又奈何不了江夏,隻好再打會趙光義緩解一下。

剛才的那些話早已透露出一個信息——這場仗敗了,甚至可能是慘敗。

“連軍隊都不犒賞就北上?你打過幾次仗?那麼多大將阻攔你都不聽。你是不是以為自己厲害完了?”

趙光義委屈:“我怎麼知道我那時候怎麼想的?”

“我是不是說過隻要攻下一城就給將士發錢?”[1]

趙光義更委屈了:“你說過那麼多話,我能全都記住?”

他在心裡嘀咕著:那時候我都當皇帝了,難不成還得事事聽你的?

江夏的話也讓一些大宋皇帝陷入沉默。

他們大宋軍事拉跨的事這麼出名嗎?

【咳咳,咱們繼續說,大宋軍隊打到幽州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趙禎歎了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知曉這場戰役的宋人都提著一口氣,心情複雜地想著:終於要出現嗎?

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這難以言喻的心情中摻雜著詭異的期待。

太宗……

驢車……

-

【燕雲十六州也叫幽雲十六州,從名字就不難看出幽州的重要地位,可以說隻要攻下幽州,收複其他幾州的難度將直線下降,這也意味著這一戰幾乎就能定了燕雲的歸屬權。】

【此時幽州城的守將為韓德讓、耶律奚底等人,韓德讓在未來對遼國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是遼國史上相當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的身影也多次出現在往後的宋遼戰爭中,高梁河之戰就是他嶄露頭角的第一戰。】

【韓德讓和其他守將在宋軍的攻城作戰下愣是堅守數日,撐到了援軍的到來。】

【耶律休哥等人率援軍趕到時,宋軍已經因數日的攻城作戰而身心俱疲,趙光義終於為自己這種“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行為付出代價了。】

殘陽如血,高梁河畔喊殺聲震天。

宋軍有心奮戰,可惜力不從心。

無論是體力還是意誌,疲憊的宋軍根本無法同此時的遼軍相比。

得知遼國的援軍趕到,再看宋軍的萎靡之態,趙光義為了鼓舞將士,一咬牙親自上了戰場。

他的出現果然讓宋軍精神一振。

-

趙匡胤見此大發慈悲,吩咐人把太醫找過來給趙光義上藥。

趙光義不可置信地看他哥,難道他哥突然良心發現了?

他受寵若驚的模樣太過明顯,趙匡胤嫌棄道:“看在你沒慫親自上戰場的份上才給你請的太醫。”

-

昏黃的天空逐漸黯淡,這場戰役從白天打到黑夜。

耶律休哥猶如殺神附體,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被他斬於馬下的宋兵多得根本數不過來,即使已經身受重傷他也像是沒事人一樣繼續拚殺。

【這場戰役亦是耶律休哥的揚名之戰,大遼戰神之路由此開始。】

此時的宋軍被遼軍夾擊,已有敗退之勢。

【趙光義跟他武將出身的哥哥不同,他哥趙匡胤是絕世猛男,他就是個瘦弱小雞仔,雖然親自上了戰場,但也是一直被親兵護著的,說到底就是個吉祥物。】

【在混亂搏殺的戰場上,一個男人被一堆精兵護著,這一坨人是多麼醒目。啊!這簡直就是完美的活靶子!】

這話剛落,活靶子趙光義的屁股上就中了兩箭。

光屏外的趙光義覺得被他哥踹過的屁股更痛了。

範仲淹則“咦”了一聲,他記得太宗陛下是大腿中箭呀?

難不成後世史料出了錯?

屁股中箭的趙光義從馬上摔下來,親兵趕忙翻身下馬將他扶起,眼睛四處張望,焦急地思索著該怎麼帶著陛下突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