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屁股……龍臀中箭不能騎馬,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親兵毫無頭緒之時,一聲驢叫吸引了他的注意。
所有觀眾都看著一輛驢車在戰場上亂竄,竟是直直地朝著趙光義的方向跑來!
眾人的心中同時響起了一句:臥槽!
不是,這驢是怎麼做到在戰場上亂竄,不僅無人能近身,還能歡快地邁著蹄子於萬軍之中準確無誤地奔向趙光義的?
古有老馬識途,今有小驢識光義!
在小驢堅定奔向趙光義的同時,江夏的聲音更加激動,她像是奧運會的解說員一般慷慨激昂地喊道——
【近了!近了!小驢連過十八人!又是一個華麗的漂移!天哪!它創造了一個奇跡!】
【你以為這是驢叫聲嗎?不!是勇敢驢驢在說——它!不怕困難!陛下!臣來救您啦!】
戰場之上的趙光義望著驢車的目光中閃著璀璨的光,他的神驢騎兵來救他了!
趙光義快速爬上驢車,小驢接到人後立刻拔足狂奔。
親兵則跟在驢車身後,護著趙光義衝出包圍。
小驢拉著趙光義一路跑出戰場,戰場上的宋軍見陛下一溜煙沒了影徹底沒了士氣。
大遼鐵騎窮追不舍,卻跟不上神驢的速度,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趙光義消失在他們眼前。
趙光義趴在驢車上,兩瓣屁股上各插著一支箭,羽箭隨著板車的顛簸而微微晃動。
【他們跑出幽州、跑過涿州,一路逃到金台屯。】
地圖再次出現,觀眾能直觀地看懂趙光義跑了多遠。
【經此一役,趙光義榮獲“高梁河車神”之稱,其飄逸靈動的身姿令人難忘,後人讚曰:“大宋車神趙光義,驢車漂移,轉戰千裡。”】
【高梁河車神、大宋車神、宋驢宗成為他一輩子都摘不掉的title(頭銜)。】
-
趙光義身體一涼,趙匡胤陰惻惻的聲音回蕩在他耳邊,宛如惡魔低語:“宋驢宗挺能跑啊。”
剛進殿的太醫又被揮退,在他踏出殿門時,趙光義的慘叫驚得他打了個哆嗦。
趙匡胤這次也不收著力道打了:“當著全軍的麵頭也不回地逃走,你是去鼓舞士氣的嗎?你是嫌大軍敗得太慢影響你吃屎嗎?”
“禦駕親征乾嘛?好好待著不行嗎?老李他們比你會打仗,你逞什麼能?”
“怎麼不說話?啞巴了嗎?”
趙光義屬實冤枉,是他不想說話嗎?是他說不了話。
宋太·祖不僅棍法精湛,其拳法亦是高超,其所編拳法名為“三十二式長拳”,又名“太·祖長拳”,在後世素有“百拳之母”的稱號。[2]
在這種級彆的攻擊下,趙光義叫都叫不出聲,他哥下手太狠,拳頭跟鐵錘一樣,他還能留口氣都是他生命力頑強。
-
朱祁鎮見趙光義狼狽逃走、毫無帝王風範的樣子不屑道:“這種人也能當皇帝?”
他不知道,趙光義成功逃走才被稱作車神,要是趙光義沒跑成,朱祁鎮就要和他瞧不起的趙光義共享戰神的稱號了,高梁河之戰也得改名叫北狩。
-
【剛才的視頻片段來自於古早電視劇《大宋神驢》,劇中情節和史料其實是有出入的啊,觀眾朋友們不要當真!】
【事實上,趙光義是兩條大腿中箭,劇方可能進行了“一點點”藝術加工,或者拍攝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將趙光義中箭的部位改成了屁股。】[3]
【他也不是乘坐驢車逃出戰場的,目前最可靠的說法是他兩腿中箭後騎馬逃離戰場,等逃到涿州時才換乘驢車繼續跑路。】[4]
【雖然不是駕著驢車跑那麼遠,但我還是覺得大宋車□□號實至名歸,大家怎麼看哈哈哈?】
視頻片段來自於電視劇?
電視劇究竟是何物?
趙禎思考之時,範仲淹道:“官家,這電視劇或許就如民間瓦肆勾欄中的雜劇一樣,是演給人看的。”
各時空中越來越多的人終於想明白視頻片段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片段是從電視劇裡截取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曆史影像,至於人是真的曆史人物——
應該是為了讓人更有代入感?
時空視頻平台表示:隻是為了方便觀眾認人。
已經口不能言的趙光義心中大呼:我不要這勞什子的代入感!看到頂著自己臉的人屁股中箭,光屏外的他也是會痛的好嗎?他哥看到光屏裡外都讓他糟心的自己,下手隻會更狠。
還有,為什麼非要找這個不符合史實的《大宋神驢》裡的片段?現在全大宋都看見他趙光義屁股中箭的窘樣了!
如果江夏能夠聽見他的控訴,就會告訴他:“搞笑片段當然要分享啊,要傳遞快樂啊!”
博觀眾老爺一笑很重要的!
【趙光義逃到金台屯才終於停下腳步,等待撤退的宋軍。】
【宋軍竟然一直沒到,他察覺到不對勁,派人前去查看,前去探查的人帶回來一個令他又驚又怒的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宋神驢》是作者瞎編的。
[1]【乙亥,全斌等辭,宴於崇德殿,帝出畫圖授全斌等,因謂曰:“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芻糧,悉以錢帛分給戰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續資治通鑒》】
[2]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紀效新書》】
[3]【神宗初即位,慨然有取山後之誌。滕章敏首被擢用,所以東坡詩雲“先帝知公早,虛懷第一人”,蓋欲委滕公以天下之事也。一日,語及北虜事,曰:“太宗自燕京城下軍潰,北虜追之,僅得脫。凡行在服禦寶器儘為所奪,從人宮嬪儘陷沒。股上中兩箭,歲歲必發。其棄天下竟以箭瘡發雲。蓋北虜乃不共戴天之仇,反捐金繒數十萬以事之為叔父,為人子孫,當如是乎!”——《默記》】
[4] 【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甲申,擊宋餘軍,所殺甚眾,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