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急了:“不行,我才是大將軍!”
“你是征北大將軍,那我就征南西東!”
“不行,一人征一邊!”
朱棣抿唇,暗暗想著:隨你們怎麼爭,反正我可是視頻認證的永樂第一名將!我還和霍去病一樣封狼居胥了!
朱元璋最在意家人,看到這兄友弟恭的模樣欣慰極了,他相信接下來朱祁鎮做的事再怎麼過分也不會破壞他的好心情。
咱老朱保證:就算生氣也不會去打他們威名赫赫的征北大將軍。
朱棣也覺得自己安全了,翹著二郎腿,美滋滋地繼續看視頻,朱標吩咐人去端些吃的來,朱棣立刻大聲地提著要求:“本將軍要吃兩份!吃得飽才能打仗!”
-
朱瞻基看見自己爺爺被稱作明仁宗的征北大將軍,笑得嘴裡的茶差點噴出來。
明仁宗是他爹朱高熾,爺爺成了爹的征北大將軍,怎麼想怎麼好笑。
不過朱瞻基覺得這個稱號還挺符合他爺爺的,爺爺愛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老是讓他爹監國。
他爹處理政務,他爺爺打仗,你說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將軍?
朱高熾在後世還被戲稱為“大明常務副皇帝”,雖然從名義上隻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但從實際上來說,他當了近十年的皇帝。
-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
朱允炆、黃子澄、齊泰三人陷入沉思。
“明仁宗?”朱允炆小聲念叨著,這會不會是他自己?
“征北大將軍?五征漠北?”黃子澄念叨著朱棣的功績,心想:難不成燕王真的一點反心都沒有?
半響,朱允炆試探性地開口:“要不,咱們不動四叔?”
要是他四叔沒了,自己還能成為明仁宗嗎?
朱允炆舍不得這個廟號,他不敢賭。
黃子澄終是點了點頭:“燕王既能安心當個將軍、為陛下所用,於國於陛下都是有利的,說不定還能讓削藩一事更為順利。”
燕王可以不削,其他幾個王爺還是要削的。
一旁的齊泰也同意不動燕王,隻是他遲疑著說道:“陛下,若後來是朱祁鎮繼位,那極有可能是陛下的子嗣方麵……”出了問題。
這話點醒了朱允炆,他臉色一變:“朕知道了。”
他現在隻有一個兒子——未滿三歲的朱文奎。
看來這些日子得勤去後宮了。
-
某一時空中的永樂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和皇子大臣們一起進行著頭腦風暴。
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他們陛下怎麼成了明仁宗的征北大將軍了?
“太子,你怎麼看?”朱棣問一旁正揉著肚子的朱高熾。
朱高熾還在回味剛才吃的美味烤鴨,聽見朱棣問話一愣:“啊?咱也不知道。”
“問你也是白問,對了,下月我出征,你監國……“
朱高熾聽著這熟悉的話,心裡默默吐槽:又跑去打仗,難怪叫你征北大將軍。還讓我監國,我是皇帝你是皇……
朱棣見他兒子突然瞪大了眼睛,以為他是不願意監察國。
“怎麼,還不願意?”暴脾氣老頭拍了下朱高熾的肚子,沒想到他兒子也沒反應,隻是對他露出了傻笑。
朱高熾:咱悟了。
咱的廟號是仁宗,嘿嘿。
作者有話要說: 老朱:我的太子是明仁宗,嘿嘿。
朱允炆:我是明仁宗,嘿嘿。
朱小胖:我是明仁宗,嘿嘿。
明天有一章更新=3=
[1] 【侍講劉球因雷震上言陳得失,語刺振。振下球獄,使指揮馬順支解之。大理少卿薛瑄、祭酒李時勉素不禮振。振摭他事陷瑄幾死,時勉至荷校國子監門。禦史李鐸遇振不跪,謫戍鐵嶺衛。駙馬都尉石璟詈其家閹,振惡賤己同類,下璟獄。怒霸州知州張需禁飭牧馬校卒,逮之,並坐需舉主王鐸。又械戶部尚書劉中敷,侍郎吳璽、陳瑺於長安門。所忤恨,輒加罪謫。內侍張環、顧忠、錦衣衛卒王永心不平,以匿名書暴振罪狀。事發,磔於市,不覆奏。——《明史》】
[2] 【十四年,其太師也先貢馬,振減其直,使者恚而去。——《明史》】
[3]【凡番貨價值。弘治間定、回回並番使人等進貢寶石等項。內府估驗定價例、赤金、每兩直鈔五十貫。足色銀、每兩十五貫。錫、每斤五百文。 琉球八貫、 鐵、每斤三百文。腰刀、每把三貫。番弓、每張二貫。番箭、每枝一百文。鶴頂、每個一貫。玳瑁盒、每個一貫。玳瑁盂、每個一貫。珊瑚枝、每斤三十貫。珊瑚珠、每兩二貫。大玻璃瓶碗、每個三貫。小玻璃瓶碗、每個二貫。玻璃燈甌、每個二貫。粟米珠、每兩五貫。象牙、每斤五百文。 暹羅十貫。 翠毛、每斤三百文。古剌水、內大合一貫。小合五百文。回回石青、每斤一貫。烏爹泥、每斤五百文。油血石、每兩二貫。番砂、每斤二百文。膽礬、每斤二貫。妥剔牙、每斤一貫。黃蠟、每斤五百文。雄黃、每斤五百文。阿魏、每斤二貫。蓽茇、每斤二貫。沒藥、每斤五貫。 滿剌加十貫、 肉豆蔻、每斤五百文。 暹羅白豆蔻十貫。 豆蔻花、每斤五百文。蓽澄茄、每斤一貫。悶蟲藥、每斤二百文。大楓子、每斤一百文。 暹羅十貫。 木鱉子、每斤三百文。血竭、每斤一十五貫。龍涎、每兩三貫。蘇合油、每斤三貫。乳香、每斤五貫。 暹羅四十貫。 沉香、每斤三貫。速香、每斤二貫。丁香、每斤一貫。木香、每斤三貫。金銀香、每斤五百文。降真香、每斤五百文。 暹羅十貫。 黃熟香、每斤一貫。 暹羅十貫。 安息香、每斤五百文。梔子花、每斤一貫。丁皮、每斤五百文。 暹羅二貫。 蘇木、每斤五百文。 琉球十貫。暹羅五貫。 烏木、每斤五百文。 暹羅滿剌加俱四十貫。 紫壇木、每斤五百文。胡椒、每斤三貫。 琉球三十貫。暹羅二十五貫。滿剌加二十貫。 鹽、每斤一百文。藤竭裡襄、每斤一貫。夕牙吸荅納、每斤五百文。八的阿納、每斤四百文。三額阿剌必、每斤五百文。彆模剌、每斤五百文。厥枯露、每斤二百文。加定、每斤五百文。哈都味思、每斤五百文。阿思模達塗兒氣、每斤五百文。蘇麻達、每斤二百文。花氈單、每條一十貫。大花手巾、每條二貫。小花手巾、每條一貫。絲手巾、每條二貫。紅紋節知被、每條五貫。苾布、每疋一十五貫。撒哈剌、每疋一百貫。兜羅布、每(土商)一十貫。油紅布、每(土商)一貫五百文。青布、每(土商)一貫五百文。花布、每(土商)一貫。暗花打布、每(土商)一貫。沙連布、每(土商)一貫。青查禮布、每(土商)一貫。加籠宜布、每(土商)一貫。烏連布、每(土商)一貫。勿那朱布、每(土商)一貫。各樣粗布、每(土商)一貫 日本國附進刀劍、每把鈔三貫。內一分與錢、九分支絹。每鈔一百貫、該絹一疋。其名檀香、每十斤、銀一兩、折錢七百文。暹羅滿剌加檀香、俱每斤鈔十貫。暹羅藤黃、每斤鈔十五貫。紫莖、每斤鈔三十貫。琉球暹羅滿剌加、每鈔二百貫、折絹一疋。
凡折還物價。弘治間定、各色紵絲、每疋折鈔五百貫。各色綾子、每疋三百貫。各色紗、每疋三百貫。各色絹、每疋一百貫。青絨氁子、每疋六百貫。駝褐氁子、每疋六百貫。青花白瓷盤、每個五百貫。碗、每個三百貫。瓶、每個五百貫。酒海、每個一千五百貫。豆青瓷盤、每個一百五十貫。碗、每個一百貫。瓶、每個一百五十貫。麝香、每斤一千五百貫。樟腦、每斤一百貫。良薑、每斤二十五貫。大黃、每斤三十貫。鐵鍋、三尺闊麵、每口一百五十貫。——《大明會典》】
[4]【百戶經,掌勇字五十九號四百料官船一隻。此船後送琉球國中山王,差長史郭祖尾去國。——《崇武所城誌》】
[5]【故特賜以閩人之善操舟者三十有六姓焉,使之便往來,時朝貢,亦作指南車之意焉耳。——《使琉球錄》】
[6]【海舟經年,被海風壞,臣等附內官柴山舟得達,乞賜一舟歸國,且便朝貢,宣宗命工部給之。——《琉球史料叢書》】
[7]【七年,使臣沙裡拔來貢。言去年舟次烏豬洋,遭風壞舟,飄至海南,賴官司救護,尚存飄餘兜羅綿、降香、蘇木諸物進獻,廣東省臣以聞。帝怪其無表,既言舟覆,而方物乃有存者,疑其為番商,命卻之。——《明史》】
[8]【諭中書及禮部臣曰:“古諸侯於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則每世一朝,所貢方物,表誠敬而已。惟高麗頗知禮樂,故令三年一貢。他遠國,如占城、安南、西洋瑣裡、爪哇、浡泥、三佛齊、暹羅斛、真臘諸國,入貢既頻,勞費太甚。今不必複爾,其移牒諸國俾知之。”——《明史》】
[9] 【瓦剌使來,更增至三千人,複虛其數以冒廩餼。禮部按實予之,所請又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明史》】
[10]永樂第一名將有說是張輔,也有說是朱棣,文裡用的朱棣
感謝在2023-02-12 18:58:42~2023-02-14 14:56: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1582749、淤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紫發小雅 100瓶;幽靈 50瓶;江悅 10瓶;綠綠綠綠豆沙、端月姐姐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