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我憑本事當太宗】……(2 / 2)

朵顏三衛,我的啦!

被迫入夥、天天替朱棣寫檄文的朱權:我記得最開始,他是讓我寫檢討書來著。[8][9]

-

“原來造反還能強迫人入夥?”劉邦嘀咕著,“這朱棣挺合我胃口的。”

合胃口的意思是:臭味相投,朱棣無恥到他心上了。

若是永樂帝能聽見劉邦對他的稱讚,隻怕是會立刻反駁:“什麼無恥?這叫智取!”

-

【朱棣離開大寧後,發現果然不出他所料——李景隆太菜,這都好幾天了他還沒把北平攻下來。】

【其實李景隆麾下的都督瞿能差點就能攻破張掖門,可李景隆居然阻止了他。《明史》記載的原因是李景隆怕瞿能立功。】[10]

【先不管這個原因是否真實,但他這個操作真的很迷惑,以至於直到現在還有人在爭論李景隆到底是臥底還是真的菜。】

【毫無懸念,回來的朱棣把李景隆打跑了。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每次朱棣和李景隆對打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神奇的事,讓人覺得是不是真有天命這麼一說。】

【比如這一戰,朱棣自大寧回北平,駐紮孤山。】

朱棣站在河邊,白河水流湍急過不去。

眾人眼睜睜地看著朱棣低頭雙手合十祈禱:“天若助吾,河冰即合。”

畫麵中,一道白光溢滿整片屏幕,眨眼之間,河麵上便結了冰。

朱棣就這麼率著士兵過河了。

朱元璋:?

【而當李景隆麾下的陳暉率士兵襲擊燕軍不成,被迫逃到冰封的河麵時,冰麵破碎,許多士兵都溺水而死,燕軍則繳獲了兩千多匹馬。】[11] [12]

【白溝河之戰,燕軍處於劣勢,士氣不振,誰料竟然起了一陣大風!風折斷了李景隆的軍旗,借著風勢,朱棣放了把火,成功將即將戰敗的局麵扭轉過來。】[13]

光屏上的朱棣站在亂軍之中,振臂高呼:“風來!風來!”

霎時間,風起。

大風帶起地麵上的沙土,一些沙土飛到了朱棣嘴裡,他也渾不在意、放聲大笑:“哈哈哈!”

【除了和李景隆的幾場戰鬥,在朱棣與盛庸、吳傑、平安軍作戰時也起了風。一場東北風讓燕軍乘風殺敵,大敗盛庸軍,又一場颶風讓吳傑、平安軍敗走。】[14]

【Judy也由此得了個“風係大魔導師”的稱號,和“火係大魔導師”秀兒並稱為“位麵之子”、“天選之子”。】

【其實之前我還想過要不要把Judy和秀兒放在一起講,做一個《大魔導師》的專題。】

-

漢光武帝劉秀聽見“秀兒”兩個字,心裡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秀兒不會是在說他吧?

叫他叫得這麼親熱……

按照後世人的尿性,這裡麵一定有鬼。

火係大魔導師,不會是因為那場流星吧?[15]

劉秀抬眼,迎上臣子們揶揄的目光,無奈扶額。

那什麼流星真的不是他弄出來的!

真的就是湊巧啊!

-

趙光義看視頻看得並不開心,憑什麼講他就是罵,講朱棣就是誇?

要不是為了能在視頻裡看見能幫助大宋的東西,他才不想看。

他現在看朱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聽見這幾場玄乎的風,默默翻了個白眼:大家都是當皇帝的,誰不知道誰呀?

他趙光義還是太陽之子呢!

-

終於從吃屎陰影中走出來的燕王朱棣喜上眉梢,再度感歎——天助我也。

天選之子,那不就是天子嗎?

他要不是天命所歸,那為什麼燕軍過河就結冰,敵軍過河冰麵就融化了?

他要不是天選之子,誰能解釋那幾場大風是怎麼回事?

什麼電視劇?

什麼史料有誤?

什麼他自己改的史?

放屁!這就是事實!

作者有話要說:  [1]【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裡,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漢書》】

[2]【二十三年,同晉王討乃兒不花。晉王怯不敢進,王倍道趨迤都山,獲其全部而還,□□大喜,是後屢帥諸將出征,並令王節製沿邊士馬,王威名大振。——《明史》】

[3]【拔居庸關,破懷來,執宋忠,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二旬眾至數萬。——《明史》】

[4] 【甲申,燕兵攻懷來。 時餘瑱守居庸,簡練關卒,得數千人,將進攻北平。 燕王曰:「居庸險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無北顧憂,瑱若據此,是拊我背也。 宜急取之,緩則增兵繕守,後難圖矣。」 令指揮徐安、鐘祥等擊瑱,瑱且守且戰,援兵不至,乃棄關走懷來,依宋忠。 燕王曰:「宋忠握兵懷來,必爭居庸,宜乘其未至,擊之。」 諸將皆曰:「彼眾我寡,難以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王曰:「當以智勝,難以力取。 彼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矣。」 遂帥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而進。 王據鞍指揮,有喜色。

先是,宋忠紿將士雲:「爾等家在北平,城中皆為燕兵所殺,屍積道路。」 欲以激怒將士。 燕王令其家人張樹旗幟為先鋒,眾遙識旗幟,呼其父兄子弟,相問勞無恙,輒喜,謂「宋都督欺我」,倒戈走。 宋忠帥餘眾倉皇列陣,未成,王麾師渡河,鼓噪而前。 都指揮孫泰先登,頗有斬獲; 燕王擇善射者,射泰中之,流血被甲,慷慨裹血而戰,奮呼陷陣死。 忠軍大敗,奔入城,燕兵乘之而入。——《明史紀事本末》】

[5] 【甲戌,燕王以郭資守北平,出師次通州,指揮房勝以城降。 張玉曰:「不先定薊州,將為後患。」 時都督指揮馬宣嚴兵守薊州,燕王命玉帥兵往攻。 玉使人諭之,不下。 環城攻之,宣率眾出戰,敗,被執,罵不絕口,遂死之。 指揮毛遂以薊州降。 玉撫定薊州,乘夜趨遵化,戒將士止殺曰:「行師以得人心為本。」 因簡勇士,以夜四鼓登城,開門而入,城中始覺。 遵化衛指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鄭亨,皆以城降。——《明史紀事本末》】

[6]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儘,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記》】

[7] 【景隆馳至德州,會兵進營河間。燕王聞之喜,語諸將曰:“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戰,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趨大寧。——《明史》】

[8] 【高退,燕王遂自劉家口間道趨大寧,詭言窮蹙來求救。權邀燕王單騎入城,執手大慟,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謝罪。居數日,疑洽不為備。北平銳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陰結三衛部長及諸戍卒。燕王辭去,權祖之郊,伏兵起,擁權行。三衛彍騎及諸戍卒,一呼畢集。守將朱鑒不能禦,戰歿。王府妃妾世子皆隨入鬆亭關,歸北平,大寧城為空。權入燕軍,時時為燕王草檄。燕王謂權,事成,當中分天下。——《明史》】

[9]【冬十月壬寅,以計入其城。居七日,挾寧王權,拔大寧之眾及朵顏三衛卒俱南。——《明史》】

[10]【景隆聞之,進圍北平。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明史》】

[11]【十一月丁卯朔。庚午,師回至孤山,訊知李景隆軍鄭村壩。我遊騎至白河,歸言:「河水流撕,兵不可渡。」又聞李景隆列陣於白河西。是日,大雪初霽,上默禱曰:「天若助吾,河冰即合。」是夜起營,次,報至曰:「河冰已合。」於是麾師畢渡。諸將進賀曰:「昔光武中興漢室,濾沱河冰合。今殿下翦除奸雄,以安社稷,亦複如是,天之相助,同符千載。」上曰:「命之興廢,豈人所知,惟聽於天爾。」時李景隆遣都督陳暉領騎萬餘來哨,錯道不相值。暉探知大軍渡河,從後追躡,眾渡白河,上率精騎逆擊之,斬首無算。暉餘眾奔渡白河,冰忽解,溺死者其眾,獲馬二千餘匹,暉僅以身免。——《奉天靖難記》】

[12]【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邏騎還報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禱於神,至則冰合,乃濟師。景隆遣都督陳暉偵敵,道左,出王軍後。王分軍還擊之,暉眾爭渡河,冰忽解,溺死無算。——《明史》】

[13]【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郭英潰而西,景隆潰而南,儘喪其所賜璽書斧鉞,走德州。五月癸酉,王入德州,景隆走濟南。庚辰,攻濟南,敗景隆軍城下。鐵鉉、盛庸堅守,不克。——《明史》】

[14]【三年春正月辛酉,敗吳傑、平安於威縣,又敗之於深州,遂還北平。二月乙巳,複帥師南下。三月辛巳,與盛庸遇於夾河,譚淵戰死。朱能、張武殊死鬥,庸軍少卻。會日暮,各斂兵入營。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是日複戰,自辰至未,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走德州。吳傑、平安自真定引軍與庸會,未至八十裡,聞敗引還。王以計誘之,傑、安出兵襲王。閏月戊戌,遇於槁城。己亥,與戰,大風拔木,傑、安敗走,追至真定城下。癸醜,至大名,聞齊泰、黃子澄已罷,上書請召還吳傑、平安、盛庸兵。天子使大理少卿薛岩來報,諭王釋甲,王不奉詔。——《明史》】

[15]【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後漢書》】

感謝在2023-02-26 22:17:58~2023-02-27 22:47: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棠梨煎雪、我愛二郎神、清桔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蘆洲白 105瓶;謝今宴 20瓶;思緒滿天飛、餘又一、嚕嚕嚕、跟漂亮姐姐貼貼、霸王票 10瓶;月光公主、25271175、七柒、丸子 5瓶;冰葉日中花、雜然賦流形 3瓶;23333、艾兒 2瓶;luta、冷孤雪?(^_^)Y、挽扇、雨&sk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