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夏念道——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前來大唐朝貢的國家數不勝數,大唐威名遠播傳遍世界。】
【大唐的威名有多盛?光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就足以說明了。】
【王玄策出使天竺時被中天竺篡位之臣派兵劫掠,王玄策前往吐蕃、泥婆羅輕鬆借到軍隊,一個唐人帶著一群吐蕃人、泥婆羅人把天竺滅了。】
【這場滅國之戰,大唐隻出了一個人和兩個字——“大唐”。】
【王玄策無疑是清楚這一點的。這位驕傲的唐人在前往彆國借兵之時沒有一點猶豫,他從沒想過被拒絕的可能,因為他來自大唐。】
【隻需要搬出大唐的名頭,深知大唐之威的吐蕃、泥婆羅便慷慨借兵,兩國的士兵也願意為了大唐衝鋒陷陣。】
【大唐的強大不止體現在軍事上。】
【無數人從世界各地湧向大唐,學習大唐文化。】
【關於各國學習大唐文化,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日本的遣唐使。日本先後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前來大唐學習,他們幾乎將大唐的文化、製度、習俗、建築……都學了個遍。】
【甚至於在李世民駕崩的兩百多年後,日本天皇也以貞觀為年號,搞出了一個日本版“貞觀之治”。】
【這一切足以說明,大唐的強大不止體現在武力上,還體現在文化上。】
【大唐的文化氛圍無疑是開放包容的,它毫不吝嗇地向世界展現它的燦爛文明,同時也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其他文化。】
【這樣的大唐如何不讓百姓以身為唐人為傲?無論是大唐還是唐人都同它的開創者李世民一樣驕傲又自信。】
【他們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大唐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隻要見了大唐,所有人都將被它折服。】
-
光屏之外,親身經曆過隋末亂世的百姓看著這些畫麵,竟是有些恍惚。
明明隋末亂世隻過去了數年,他們卻覺得那顛沛流離的日子好像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
百姓求得不多,隻要給他們一個“安穩”就好。
從前的隋煬帝沒有給他們,李世民給了。
從地獄到人間,隻過了短短二十多年。
他們形容不出這種感受。
坐在田邊的人眯著眼,午時的陽光很盛、也很暖。
遠處,村裡的炊煙穿過了光。
不知過了多久,才有人說道:“真好啊……”
-
光屏陷入一片漆黑,觀眾以為這期視頻到這裡就結束了。
誰知下一秒,光屏再次亮起。
鏡頭從夜空轉向地麵,它帶著所有人俯瞰著地麵的那座流光溢彩的城市。
【即使過去千年,華夏民族對大唐的憧憬向往也從未消失,長安始終是華夏民族魂牽夢縈之處。】
【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有無數的人不遠萬裡來到西安。】
夜色下的西安和長安是不一樣的美,帶給觀眾的震撼也是不一樣的。
奔馳在寬闊馬路上的鋼鐵巨獸,綠化帶樹上掛著的彩燈,街道兩旁亮起的商鋪燈牌……
一切新奇的東西刺激著各時空人的眼球。
【在西安,有一座大唐不夜城。】
【它是後人建造的仿唐建築群步行街,建造者試圖讓人們在這條街上能看見千年前的大唐氣象,哪怕他們隻能重現大唐的萬分之一。】
【大唐不夜城的地標性建築便是貞觀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是由李世民騎馬像和周圍的文臣武將、儀仗隊等雕像組成的。
李世民雙眼發熱,儘管這座騎馬像和他並不像,但他就是開心。
應該說從看見大唐不夜城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心。
他們大唐得好到什麼地步才能讓後人再建一座大唐不夜城,才能讓後人願意不遠萬裡來到這不夜城呢?
【身在華夏的華夏人從沒有忘記過大唐,身處海外的華夏人同樣沒有忘記過。】
【如果說因為有漢朝,所以漢民族有了名字。那麼正是因為有大唐,華夏人也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唐人。】
【在海外,華夏人都被稱為唐人,海外華人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到後來唐人街逐漸成為了中華文化區的代名詞。】
光屏畫麵來到大洋彼岸。
一閃而過的異國街景,各色人種的出現讓觀眾晃了下神。
在一串在觀眾看來歪歪扭扭的蝌蚪文中,那幾個方方正正的漢字顯得格外親切。
視頻中的唐人街正沉浸在慶祝華夏農曆新年的喜悅中。
極具華夏風格的唐人街內擠滿了來自各國的人,街道正中央是準備就緒的舞獅隊。
各時空的人看見那些異國人舉著一塊薄薄的、方方正正的東西,那東西就如他們綁定時空視頻平台後的眼睛一樣,可以錄製眼前之景。
在鑼鼓聲中,舞獅隊開始在唐人街中移動,這頭異常靈活可愛的舞獅在異國慶祝著祖國的節日。
他們毫不吝嗇地將華夏新年的喜氣分享給世界。
就如千年前的大唐人一樣,千年後的華夏人依然自信地向世界展現著華夏的文化。
【是的,即使過去千年,華夏人依然以身為唐人為傲。】
【李世民將大唐永遠刻進了華夏人的血脈裡。】
【大唐,是唐人的大唐,是華夏的大唐。】
【李世民,是大唐的李世民,是華夏的李世民。】
-
【注意看,這是一顆彩蛋(bushi)】
【Q:請問你對唐太宗李世民有什麼看法?】
光屏中出現的是一座小學,快到放學時間,小學外的街道上擠滿了電瓶車、汽車。燒烤攤主、蛋糕攤主也都準備就緒,就等著迎接他們尊貴的學生會員。
遙控鐵門緩緩打開,放學的學生按班依次出來。
這是江夏之前去街上隨機采訪的視頻。
本來剪完視頻後,她覺得加上這段采訪有些突兀,但是想著這可是她克服社恐,千辛萬苦才得來的素材,不用太對不起自己了,所以她還是在視頻最後加上了采訪片段。
個身上穿著校服的小姑娘出現在光屏正中央,看著眼前遞上來的話筒,女孩們有些害羞又有些激動。
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肯站中間。
終於,其中一個女生被迫妥協站在中央,羞澀地看著鏡頭。
江夏的聲音響起:“請問你對唐太宗李世民有什麼看法”
“李世民?”女孩沒想到江夏會問這個問題,“嗯……他很會打仗,是個很厲害的皇帝。”
旁邊的女生接上:“他是千古一帝,開創了貞觀之治。”
話筒遞到另一個女孩嘴邊:“我覺得跟其他皇帝比起來,他、他脾氣好像很好的樣子,總被魏徵罵,他也沒翻臉。”
李世民:……其實我每天都很想翻臉。
-
光屏中接受采訪的人在不斷變化,江夏幾乎把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采訪了個遍。
白發老奶奶第一次接受采訪,很是興奮:“我曉得他,是不是“君舟民水”的那個皇帝?我覺得能明白君舟民水的道理,還真的去做咯,在我看來,他就是很了不起了的。那句話咋個說的?要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嘛,我看他應該是悟到一點點了吧?”
“天縱奇才!六邊形戰士!超級有人格魅力的皇帝!”
“因為太厲害以至於大眾對他的要求很高吧。”一身書卷氣的女孩說道,“比如他打高句麗,隻是沒把人滅國而已,結果很多人都覺得是他輸了。”
沒把高句麗滅國就算輸了?
李世民為未來的自己可惜了一把。
既然這個小娘子能這麼說,就說明他把高句麗打得很慘,離滅國差不了幾步。
他試試這回能不能一舉滅掉高句麗吧。
-
“雖然可能有李世民隻活了五十多歲的原因,但我還是要說他是難得的、沒在晚年瞎折騰的皇帝。”受訪者推了推眼鏡,“沒錯,內涵的就是劉小豬。”
劉?
劉徹擰眉,他覺得這個劉小豬應該是他們大漢的皇帝。
劉小豬,這又是怎麼起出來的愛稱?
聽這人這麼說,劉徹大致猜到這個劉小豬應該是早年當皇帝當得還行,到晚年就昏頭了。
嘖,他這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孫子活這麼長乾什麼?
這麼能活,勻點給他祖宗我啊!
江夏隻剪了誇讚李世民的采訪,畢竟這是個狂吹視頻。
於是在後人對李世民的一句句誇讚之中,這條極長的視頻結束了。
【同遊華夏五千年,共識曆史名人麵。我是講夏,我們下期再見。】
視頻結束,觀眾本以為跳出來的會是打賞界麵,卻沒想到出來的會是一張調查問卷。
【用戶滿意度調查表】
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