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六十八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 / 2)

四次政變, 讓數個大唐時空的人心思浮動。

複位不久的唐中宗李顯和他親愛的弟弟相王李旦麵麵相覷,一時間殿中的氣氛有些尷尬。

就在剛剛, 李顯執意要立李旦當皇太弟, 李旦態度堅決地拒絕了這個天降的儲君之位。[1]

李旦此刻慌亂又尷尬,他哥讓他做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他拒絕了, 還言辭懇切地說自己真的對皇位一點欲望都沒有。

結果現在,視頻告訴所有人他家三郎搞出個政變,把他給送上皇位了。

要麼三郎是把他哥李顯送走了, 要麼就是把他侄子送走了。

不管是哪種情況, 都快把他李旦的臉打腫了。

李顯:正規程序不想走, 就想來點刺激的?

李旦:哥你聽我說,這是三郎搞的, 不關我的事啊!

李旦果斷往地上一跪, 腦袋重重磕在地上, 使勁擠著眼淚:“聖上,這其中一定有誤會!”

李顯被他弟嚎得頭疼,他本也沒想立刻就對李旦父子做什麼。

前腳還讓李旦當皇太弟,後腳聽見李隆基政變篡位就要把人弄死, 這肯定會讓彆人認為他不是真心實意想讓李旦當儲君的。

李顯走下來, 扶起跪地流淚的李旦:“你先起來,待看完視頻我們再說彆的。”

-

另一時空。

【……第四次是“先天政變”, 靠著這次政變, 李隆基終於坐穩了皇位。】

先天?

這是李隆基登基之後改的年號。

太平公主眼中一冷:李隆基都當上皇帝了還搞出個“先天政變”……

李隆基既是靠著這次政變坐穩了皇位, 那就說明這次政變他鏟除了威脅他皇位的人。

而這個人,不是手上還握有權力的太上皇李旦,就是她太平。

李旦最多就是被奪走大權, 可她就不一定能保住這條命了。

“令常元楷、李慈……來見。”[2]

他們的計劃得提前了。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李隆基也在調配著手下人。

姑侄二人都知他們之間早晚都會撕破臉,視頻的出現不過是提前打破表麵的風平浪靜罷了。

太平看著光屏,毫不掩飾眼中的野心:這一次,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

【就衝“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咱們就能知道李隆基的登基之路有多刺激。】

【先說這“唐隆政變”。景龍四年,唐中宗李顯駕崩。】

【《舊唐書》中稱其是被毒殺的,而毒殺他的人是他的皇後韋氏及其女兒安樂公主。】[3]

【韋後想要臨朝稱製,而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於是二人合謀毒殺了唐中宗李顯。】

【也有人認為李顯不是被韋後母女毒殺的,他們認為李顯是死於李唐皇室的遺傳病。】

【但最廣為流傳、最受大眾認可的說法還是《舊唐書》所說的——李顯被韋後母女毒殺。】

劉邦從江夏的講述中感覺到不對勁,為什麼皇後、公主毒殺皇帝的說法會最受大眾認可?

要知道這《舊唐書》中記載的她們毒殺皇帝的原因可是皇後想臨朝稱製、公主想當皇太女!

皇後想臨朝稱製就算了,畢竟他自己身邊就坐著一個在未來臨朝稱製的皇後,可是公主為什麼敢產生當皇太女的想法?!

難道唐朝真這麼開放?

難道李唐皇室的人真都這麼敢想敢拚?

劉邦:朕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是不是李隆基為了自己的名聲瞎編出來的!

畢竟,不給韋後母女安個罪名他怎麼能占據大義、名正言順地發動政變?

“真是一個敢寫,一個敢信,”劉邦嘀咕著,“但是後人到底為什麼會信這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的說法?”

劉邦想不通,乾脆不想了。

他轉頭對呂雉說道:“李唐皇室愛搞政變是李世民帶頭的,那皇後想臨朝稱製肯定就是你發揮的模範帶頭作用。”

劉邦活學活用,視頻裡剛出現的新詞“模範帶頭作用”,他立馬就用上了。

“幾百年之後都還有人拿你做榜樣……”

呂雉斜了他一眼:“你怎麼知道這韋後就一定是把我當榜樣?”

呂雉不認為華夏幾千年裡,隻有她這一個女人對天下之主的位子生出野心,她也不認為,女子中隻有她有執掌天下的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