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第七十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 / 2)

光屏上的太平公主雖比起少時要沉穩大氣了許多, 但李治還是從她出現的那一刻就認出這是他的寶貝女兒。

看著氣勢逼人的女兒,李治滿意地點頭:不愧是當過皇帝的……

突然,李治像是被施了定身術一般, 翹到一半的嘴角僵硬地掛在臉上。

不對!

方才的猜想被李治瞬間推翻, 若太平是被李顯拉下的皇帝,那她絕不可能活到現在, 也絕不可能再次在出現在大唐的朝堂之上。

難道說神龍政變的對象就是朕或者太子?

李治還想深想下去, 頭卻傳來一陣陣痛意,眼前的景物變得有些模糊。

“嘶……”

他的病又犯了。

他揉著腦袋,想要緩解痛意。

一雙溫熱的手搭在他的手上, 身後響起一道女聲:“聖上, 可是頭又疼了?”

“是有些。”李治順勢拉著她的手, 微微使力,讓她坐在自己身旁。

他的目光定在女人臉上, 她剛批閱完奏章, 臉上略有疲態,眼中的疲倦藏都藏不住。。

李治緩了緩說道:“幸而有你, 不然我這頭還得更疼。”

尚未自名為武曌的武後聲音含笑:“那就好。”

帝後二人相視一笑,殿中氣氛升溫。

“太平?”武後像是終於注意到李治的光屏畫麵。

李治點了點頭,拉著她一起看:“這期視頻好些地方沒說清楚,等看完這期視頻,我們一起想想……”

武後斂眸應道:“好。”

在李治看不到的地方,武後未曾與他共享的光屏上, 畫麵暫停在太平出現的那一刻。

-

【太平公主, 唐高宗李治之女。她被認為是華夏曆史上最有權勢、最具知名的公主。】

【她的侄子李隆基隻參與了兩次政變,而她比李隆基還要多一次,她參與了三次政變, 並且在每一次政變中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是“神龍政變”,太平公主有功,加號鎮國太平長公主,食實封五千戶。】[1]

【第二次是“唐隆政變”,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同謀,在少帝退位一事中太平公主同樣出了大力。此次政變之後,其實封再加五千戶,達到萬戶之多。】[2]

【萬戶這個數量有多誇張?】

【據《唐會要》記載,在高宗一朝之前,親王一般食封八百戶,有的能有一千戶。而公主在通常情況下食封三百戶,長公主多加三百戶,可至六百戶。】[3]

【除了食實封達萬戶之外,太平公主的兒子們都被封為了異姓王。】

【此時的太平公主能同唐睿宗李旦一起商議朝中大事,如果她有時沒來上朝,李旦就會派宰相去她府上詢問她對某些政事的意見。】[4]

【在《資治通鑒》中,甚至有著這樣一段記載。據說宰相奏事時,李旦會先問“嘗與太平議否?”,接著又問“與三郎議否?”】

【不管這段記載究竟是真是假,都說明了太平公主在當時的權力之盛。】

-

李世民以為李隆基參與兩次政變已經夠能搞事了,沒想到他孫女也這麼能折騰。

如果《資治通鑒》記載的是真的,李旦先問宰相和太平公主商討過沒有,再問是否和李隆基商討過……

那太平公主都不能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這簡直都快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李世民眉毛一挑,頗為得瑟:我孫女真有本事。

長孫無忌看見李世民那樣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心中無奈:聖上,這是得瑟的時候嗎?

不應該趕緊想想為什麼李唐皇室的女眷這麼有夢想有追求?

韋後想要臨朝稱製他還能想得通,遠了有漢朝呂後的例子,近了,也有隋朝的文帝和獨孤皇後經常一起商議政事,宮中尊他們為“二聖”的例子。[5]

可公主們這麼有追求又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我們李家女兒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李世民同樣想到他兒子立了皇太女的可能,隻是他和李治有信息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