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知道除了太平公主,他不可能會立其他女兒為皇太女,可李世民不知道啊,他到現在都還以為神龍政變的對象是他那當了女帝的孫女。
武曌:?
-
一直閉目養神,隻用耳朵聽著江夏講述的武曌終於慢慢地睜開了眼。
她已不再年輕,但眼神依舊銳利。
她看著她的女兒,淡聲說道:“神龍政變,食封五千?”
聖曆年間就已食封三千的太平公主喊道:“聖上!”
阿娘這話說的就好像她是為了食封才參加的政變。
武曌當然沒有這麼想,隻是逗她罷了。
此時尚是聖曆年間,武曌尚未改年號為神龍,但她已經猜出這場政變應該是針對的她。
既然太平參與了政變……
看來那時的自己身體已經不大好了。
七十餘歲的武曌早有心理準備,沒在這上麵多做糾結,隻看著光屏出神:在她武曌出現過的前提下,他們會不會擔心太平成為第二個自己?他們是否容得下手握大權的太平?
這些問題應該不會有另一個答案。
應該說,哪怕沒有她的出現,李隆基也不會希望有個權勢滔天的姑姑壓在頭上。
“太平,你覺得你能從第三次政變裡活下來嗎?”
-
【太平公主參與的前兩次政變都讓她手中的權力越發強大,可第三次政變,太平公主敗給了她的侄子李隆基。】
【這場“先天政變”讓李隆基坐穩了皇位,也讓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丟了性命。】
【如果隻從《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看,先天政變的事情脈絡似乎很清晰,太平公主好像就是這件事裡唯一的反派大BOSS。】
【據說太平公主擔心太子李隆基英明神武,如果他登基極有可能會削弱她的權勢,所以她想要換一個太子。】[6]
【《資治通鑒》中說她散布流言稱李隆基不是嫡長子,不該當太子,說她派人監視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還說她偷聽到李旦和一個名為韋安石的官員談話,知道這個官員幫李隆基說話,於是就陷害了他……】
【怎麼說呢?要說彆的事或許還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太平公主偷聽李旦君臣談話就真的有些離譜了,原文裡還說是李旦秘密召見的韋安石……這得多秘密才能讓太平公主偷聽到?】
【這裡的藝術加工加得太多了啊!】
【不過在這裡還是嚴謹地說——僅代表我個人,覺得這段不是真的。】
彆說江夏不信,就是聽見這段的大部分的人也無語凝噎。
李旦:雖然朕本事不算大,但也不至於秘密召見個臣子還能被人偷聽了吧?
太平公主:誰把我寫得這麼……掉價?!
還有,什麼叫因為我派人監視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
那小子會不安?
太平要被氣笑了。
【總之,在《資治通鑒》裡,太平公主一直針對李隆基、打壓李隆基,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弄巧成拙親手把李隆基送上了皇位。】
【怎麼弄巧成拙的呢?太平公主讓術士向李旦進言,說彗星現世,太子應當繼位。】
【本意是想挑撥李旦和李隆基的關係,誰知李旦壓根不按套路出牌,他不但沒和李隆基起隔閡,他還真就禪位了!】[7]
李旦真禪位了?!
爽快到有些草率了吧?
劉恒不解:不就是個彗星現世嗎?下個罪己詔就差不多得了啊!
劉驁:這不是找個背鍋俠就能解決的事嗎?
想起自家的臭小子的李淵:重孫,你告訴我,是不是你的不孝子也逼你禪位了?
李世民:我不信,因為我阿耶不這樣。
阿瑪死活不放權的高齡太子胤礽:這樣的爹能不能給我來一打?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