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七十一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 / 2)

劉徹越看這發展越覺得眼熟。

唐朝上一個送親爹當皇帝的人是誰?

是李世民。

唐朝上一個禪位給兒子的人又是誰?

是李淵。

李淵是主動禪位的嗎?

表麵上看, 他是主動的,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李旦呢?

李旦真的會因為一個所謂的“彗星現世”就心甘情願地禪位, 把所有權力交給李隆基嗎?

再怎麼說, 他也是一國之君。在李唐皇室的權力爭鬥中,在他妹妹和兒子的博弈中,真的沒有一絲李旦的影子嗎?

劉徹:不是我說, 當皇帝的能有幾個乾淨的?

反正他沒見過。

-

光屏之上,太平公主極力勸阻李旦不要禪位,而李旦卻說:“中宗皇帝在時, 屢有災異, 我當時勸他在一眾皇子中選一個賢明的立為皇帝, 他很不高興。我能勸他禪位,那我自己怎麼能做不到這點呢?”[1]

李旦:做人不能太雙標。

而李隆基得知此李旦想要禪位給自己便急忙入宮麵聖, 堅決推辭, 直到李旦說:“你是孝順孩子,難道非要等到站在我的靈柩前,你才肯接受這皇帝之位嗎?”

李隆基發動老李家天賦技能——說來就來的眼淚, 他哭著退下了。

而後, 阻止不了李旦禪位的太平公主又勸他禪讓之後也要執掌朝政大權。

李旦聽進去了,他找來太子李隆基。

畫麵中的李旦和藹又貼心地問道:“三郎啊,是不是覺得國家事務太繁重了?這樣, 阿耶幫你分擔一些吧。雖然阿耶把皇位傳給了你,但也不能就不管國家大事了,以後的政事,阿耶還是會參與處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資治通鑒》中稱李旦不放權是聽了太平公主的話, 而在《舊唐書》中則並未出現太平公主的身影。】[2]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也在《資治通鑒考異》中指出:李旦明言自己仍要掌握實權可能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也可能是太平公主勸說的。】

【而關於李旦禪位的原因,有人從李旦性格的角度分析,認為是他對皇位沒有欲望,不喜權力,恰好彗星現世,他就順水推舟把這擔子扔給了李隆基,也有人認為是顧念親情的唐睿宗不希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鬥得你死我活,索性讓李隆基提前即位。】

【在學界則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李隆基利用天象逼迫李旦退位,這是以李錦繡為代表的觀點。另一種觀點則以雷豔紅為代表,認為這表明了李旦對李隆基的支持。】

唐睿宗李旦一個人待在殿裡,他聽著視頻的講述,想象著見千年後的人扒著史書、抓耳撓腮地研究自己這個古人的所思所想的畫麵,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無數人想在史書上留下姓名就是為了讓後世記住自己,李旦卻覺得比起讓後人知道自己的事跡,還是讓他們怎麼都猜不透自己更讓他有成就感。

如果江夏和後世的曆史愛好者、曆史研究人員知道他現在在想什麼,肯定會捂著心口大喊:唐睿宗,你缺大德啊!

江夏:如果可以,希望每位古人都有寫日記的好習慣,每位史官都能把每天的事事無巨細地記下來!

-

【就這樣,在唐隆政變不到三年後——公元712年,李旦禪位給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改年號為先天,李旦成為了太上皇。】

【太上皇李旦自稱“朕”,新帝李隆基則自稱“予”,李隆基可以自行任免三品以下的官員,而涉及到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免和重大事務就得詢問太上皇。】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這時的李隆基雖然成為了皇帝,但並未掌握所有的權力,李旦和太平公主對他來說仍是一個威脅,太平公主也並未因為李隆基登基而放棄與他的爭鬥。】

【沒能把李隆基從太子之位上趕下去的太平公主決定要把已經當上皇帝的李隆基拉下來。】

【先天二年,距離上一次政變過去還沒幾年,又一場政變爆發了。】

【李隆基提前知悉太平公主一黨會在七月四日作亂,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七月三日,李隆基帶著親信先後在虔化門、內客省等地捉拿、斬殺太平公主的黨羽。】[3]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